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科学仪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科学仪器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现代科学仪器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胡柏顺

双月刊

1003-8892

info@instrumentation.com.cn

010-68422478;68410135

100089

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理化实验楼512室

现代科学仪器/Journal Modern Scientific Instrument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唯一的以介绍和评论国内外科学仪器为主的综合性的全国性科技期刊。主要内容:对国内外仪器进行综述和评论;及时介绍现代仪器国际前沿的动态和成果;报导国内仪器研制成果,交流仪器选购、使用和维修的知识和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GC-MS/MS测定水产品中的6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

    王玮Stephan Altmaier
    58-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分析水产品中 6 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N-二甲基亚硝胺,N-甲基乙基亚硝胺,N-二乙基亚硝胺,N-二丙基亚硝胺,N-二丁基亚硝胺,N-亚硝基哌啶)的检测方法。样品经过乙腈提取,用基于 QuEChERS 原则的固相萃取法进行样品处理,最后乙腈定容,同时使用多模式进样口(MMI)溶剂放空模式直接进样 5µL,GC-MS/MS 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测定,基质外标法定量。6 种 N-亚硝胺类化合物在0。1-10 µg/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 0。9990,在实际水产品的分析中,6 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在 82。9%-108%的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 2。8-8。6%,方法检测限为 0。05µg/L。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耗时短且灵敏度和回收率高,适用于分析水产品中的N-亚硝胺类化合物。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N-亚硝胺类化合物多模式进样口(MMI)

    血小板分布宽度与计数比值对评估脓毒症预后的价值

    孙毅王婷婷曹树臣张坤...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血小板分布宽度与计数比值(PCR)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 2021 年 1月至 2023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脓毒症患者根据其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影响脓毒症预后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PCR、乳酸(Lac)、APACHEⅡ评分及呼吸系统感染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且为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CR、Lac、APACHEⅡ评分及呼吸系统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 0。880、0。660、0。673、0。637。结论:PCR可以作为评估脓毒症预后的新型临床标志物。

    脓毒症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预后评估

    FAR联合多指标对脓毒症严重程度评估价值

    王婷婷孙毅赵艳军于健...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联合多指标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搜集 2021年 1月到 2023年 1月入我院急诊科治疗的脓毒症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根据脓毒症的诊断标准将其为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分析影响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脓毒症休克组 FAR、PCT、APACHE 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ROC 曲线结果显示:FAR、PCT、APACHEⅡ评分及三项联合曲线下面积是 0。751,0。651,0。664,0。788。结论:三项联合对脓毒症严重性评估价值优于其他指标。

    FAR降钙素原APACHEⅡ评分脓毒症

    血清OPN、25(OH)D、CTGF水平预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价值观察

    郝晓玲邢忠兴侯艳丽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骨桥蛋白(OPN)、25 羟维生素[25(OH)D]、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预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 2019年 8月至 2022年 8月收治的 85例产后PFD患者与 85名正常产妇。分析产后发生PFD的影响因素及OPN、25(OH)D、CTGF水平预测产后PFD的价值。结果:ROC结果显示,OPN、25(OH)D、CTGF水平预测产后PFD的AUC分别为 0。883、0。841、0。934(P<0。05)。结论:发生产后PFD的患者OPN、CTGF较高,25(OH)D较低,在产后PFD预测中均有一定价值。

    盆底功能障碍骨桥蛋白25羟维生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药物辅助犯罪案件中镇静催眠类药物在人体头发中的分析

    刘雁婷王继芬王燕燕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药物辅助犯罪(drug-facilitated crimes)时有发生,尤其是在性侵犯等案件中,犯罪人员经常使用安眠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等,使被害人丧失抵抗能力,从而达到其犯罪目的。然而受被害人心理、药物顺行、遗忘等因素影响,此类案件往往报案时间滞后,而常规血液、尿液检材检测窗口期短,涉案药物体内代谢速度较快,因此证实被害人被动摄入药物给检测人员带来挑战。头发因检测窗口期长,反映摄药时间等特点,在此类案件中有独特优势,通过对头发中安眠药等多种类型镇静催眠类药物的研究现状,处理方法,分析方法,阳性阈值等进行分析,以期为建立头发中多种类型镇静催眠类药物的分析方法提供参考。

    DFC头发镇静催眠药

    血清UA、SOD水平与高原地区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曹建东马晓峰邓勇王红...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冠心病的发生与尿酸(U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相关性。方法:1491 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1394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分析各组间尿酸、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差异性。结果:冠心病组中UA高于对照组,而SOD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t=6。896、-8。594,P<0。05)。ACS组SOD低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536,155。212,P<0。05)。结论:冠心病发生的风险随着尿酸升高而增加,随着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减低而增高,两者可作为评估发生冠心病风险的重要指标。

    尿酸超氧化物歧化酶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性心绞痛

    不同基线LVEF对急性STEMI患者MACE的影响

    叶丽程景林李雪翔范婷婷...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不同基线LVEF对PCI治疗急性STEMI患者MACE的影响。回顾性收集125例行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将其根据不同基线LVEF分为LVEF保留组(n=44)、LVEF中间值组(n=31)、LVEF降低组(n=50),三组LVEF、肌钙蛋白I(cTnI)及MACE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LVEF较低、cTnI水平较高为影响急性STEMI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不同基线LVEF急性STEMI患者经PCI治疗后MACE的发生率存在差异,且低LVEF和高cTnI为影响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左心室射血分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

    奥塔戈运动结合中频脉冲治疗在脑梗死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程慧杨海毓徐慧宋杰...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奥塔戈运动(OEP)与中频脉冲治疗联合应用于脑梗死偏瘫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 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 45例患者。B组使用中频脉冲电治疗,A组在B组的基础上结合OEP训练,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在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平衡能力和生活质量上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 14天后两组患者FMA、MBI、MFES、BBS及NHP量表的各项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且A组相较B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结论:OEP联合中频脉冲治疗可减轻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改善机体平衡力,提高生活质量。

    奥塔戈运动中频脉冲电治疗脑梗死偏瘫

    NLR、动脉血气分析与早产儿脑损伤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何婷陈旭琳沈佩婷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NLR、动脉血气分析与早产儿脑损伤情况的相关性。方法:研究选取 100 例早产儿,依据头颅MRI分为脑损伤(35 例)和无脑损伤组(65 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评估NLR、动脉血气指标与脑损伤的相关性。结果:早产、自然分娩、1分钟Apgar评分、动脉血气及NLR水平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分析确认自然分娩、低Apgar评分、动脉血异常及高NLR为脑损伤独立风险因子(P<0。05)。ROC分析显示,五项指标联合预测脑损伤AUC为 0。859,灵敏度 77。10%,特异度 87。70%,模型拟合良好。结论:自然分娩、低Apgar评分、动脉血异常(低pH、高PaCO2)及高NLR是早产儿脑损伤风险因素。五项指标联合预测价值高。

    早产儿脑损伤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动脉血气分析

    术中低体温预防与手术室配合在子宫内膜病损切除的应用

    庄丹丹马翠兰冯丽萍庞利影...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术中低体温预防联合手术室配合在子宫内膜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0年 11月~2023年 12月80例子宫内膜病损切除术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术中低体温预防联合手术室配合,观察体温变化、凝血功能、心理状态、康复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围术期体温、凝血功能、心理状态、康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低体温预防联合手术室配合可稳定子宫内膜病损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体温,改善术后凝血功能,减少不良情绪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情况。

    术中低体温干预手术室配合子宫内膜病损切除术手术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