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课程导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课程导学
新课程导学

夏昆

旬刊

1673-9582

xkcdxqk@163.com

0851-6823177 6839719

550001

贵阳市中华北路289号

新课程导学/Journal xinkecheng daoxue
查看更多>>《新课程导学》面向基础教育,立足基层学校,联系一线教师;关注课程改革,理论结合实际,注重开拓创新。努力推动基础教育教研教改的深入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学习进阶"理念下高中历史跨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实践

    叶真国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程改革正逐步向纵深发展,对各学段、各学科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例,探讨在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如何凸显"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助力学生不断提升认知水平与技能水平."学习进阶"是一个持续性的、不断进步的过程,教师需要将这一教学理念贯穿学科教学的全过程.文章围绕"学习进阶"理念,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分析高中历史跨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及具体开发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

    "学习进阶"理念高中历史跨学科校本课程

    融合与创新: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新探

    陈松俊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合美术、科学等学科内容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新时期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如何打破学科界限,有效融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课堂模式,是小学数学教师应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论述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必要性,深入分析其内在逻辑,并通过具体教学案例探讨实施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策略.教师可以以趣味元素为支撑,设计跨学科主题情境学习活动;以复杂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主题探究学习,为提高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融合与创新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多元化评价策略的应用探究

    王玉芳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评价正经历着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深刻变革.文章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多元化评价策略的应用价值,从"化片面为全面""由固定变灵活""变单向为多向"三个方面入手,深入研究了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多元化评价策略的应用,以期让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以及评价主体实现多元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教学评价的成效.

    新课标小学体育多元化评价

    基于"双减"视域下的小学体育家庭作业设计策略

    许浩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体育家庭作业则成为一种重要的锻炼形式.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和扩展,体育家庭作业能更全面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文章通过对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意义、当前面临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小学体育家庭作业设计策略,以期为广大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参考.

    "双减"政策小学体育体育家庭作业

    以艺术体验为核心的小学美术学科实践研究

    黄祎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美术教育必须遵循学科特点,以实践推动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小学美术学科实践的核心目标在于引领学生体验与理解艺术,促进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文章立足于艺术学科的感知体验特点,深入分析了美术学科实践的内涵及思维指向.在关联小学美术学科教育实际的基础上,文章围绕课堂阵地建设、学科跨界融合、主题活动设计以及家校合作引领四个关键角度,提出了小学美术学科实践的行动路径及具体策略,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小学美术学科实践艺术体验核心素养

    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与实践

    郑琴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音乐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形象化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音乐学习的规律和特点.此外,教师应结合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教学,促进学生的音乐理解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文章以跨学科教学为例,探究小学音乐教学的升级和改进策略,分析了音乐与历史、舞蹈、美术、语文四门学科的内在联系,旨在通过"跨界"导入、"跨界"施教和"跨界"探究的方式,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创新培养.

    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核心素养

    "双新"背景下"三环六步"的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课堂的应用——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为例

    熊奕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新"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教学正逐渐转型,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动参与者,知识则成为培养学科素养的重要载体.当前,高中生物学的教学模式正逐渐由重视知识学习的结果转变为重视知识学习的过程.文章中的"三环六步"教学模式是一种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探究新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双新"背景"三环六步"教学模式高中生物学

    PBL教学法在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的应用——以"铁的化合物"教学为例

    张瑞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PBL教学法在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的应用,并以"铁的化合物"教学为例进行详细分析.PBL教学法通过问题导向的学习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PBL教学法能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并促进学生之间的小组协作.文章概述了PBL教学法的定义、特点及基本原理,分析了PBL教学法在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以"铁的化合物"教学为例,详细阐述了PBL教学法的应用步骤.结果表明,PBL教学法在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具有显著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PBL教学法化学实验探究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分析及其优化对策研究

    魏耀明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课程在初中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显著提升,相应的教学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文章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构建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评估教学活动的设计、内容与资源的选择、学习活动的实施、教师的教学素养以及教学的反馈与改进等方面.研究发现,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在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度、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仍存在改进空间.为优化教学效果,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以期培养更多具备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初中信息技术TPACK框架课堂教学效果

    中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堂中项目式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田星李柔陈曲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化背景下,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成为新时代优秀人才的关键技能.中小学应重视信息技术教学,使学生从小掌握编程、设计、数据分析等基础知识,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思维.文章阐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项目式学习的重要意义,并给出一系列实践策略.通过采用项目式学习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调动学习兴趣与热情,提高课堂参与度.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应充分应用项目式学习方法,优化教学设计,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中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堂项目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