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课程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课程研究
新课程研究

黄世新

月刊

1671-0568

xkcyj2012@163.com xkcyj2012@126.com

027-68892594

430077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黄鹂路39号

新课程研究/Journal New curriculum research
查看更多>>《新课程研究》是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教育研究院、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大家报刊社主办的面向广大教师、教科研工作者的教育专业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42-1778/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0568。《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瞄准基础教育领域课改前沿,立足课改实际,以重建课程文化为目标,以服务教育改革为宗旨,以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重点;从宏观角度传递国家课改新政策,解读课改新理念,从微观角度探究课堂教学新方法,捕捉课改新热点,交流实践新动态;着重于为一线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为教科研者提供交流成果的平台,研讨课改难题,展示全国范围内的课改新成果,为顺利实施新课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为课程理论研究提供最翔实的实践资料,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区域实施策略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

    徐云知卢立涛沈茜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市西城区作为教育部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基于西城区普通高中"双新"实施的先进理念(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逻辑起点(已有的基础、成绩与问题),探索了区域普通高中"双新"实施的策略和经验,为全面推进普通高中"双新"实施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策略区域改革

    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实施策略

    金钊季美林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势在必行。文章探讨优化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的策略,即:明标定向,明确不同学段的要求;变教为学,构建开放自主的课堂;关联生活,提高深度思考的能力;拓展空间,丰富亲身实践的体验。

    中小学思政课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路径探析

    陈彦旭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学习任务群作为学生学习内容的载体和组织形式。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提出,标志着整本书阅读由泛在的课程资源转化为正式的课程内容。新课改背景下,无论站在微观视角还是宏观层面,整本书阅读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和教学价值都极为深刻,但当前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文章聚焦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必要性,在厘清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内涵特质基础上,展开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实践。

    整本书阅读新课标课程化教学策略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邬晓雯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整本书阅读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本书阅读教学应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主,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的多种策略。文章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入手,探讨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即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教授有效的阅读方法,重视评价与反馈等,以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整本书阅读小学高年级教学策略

    项目化学习推动整本书阅读的实践研究——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为例

    陈思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项目化学习推动整本书阅读,教师设计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学习任务,有助于提升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的目标感、获得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呈现项目化学习方案推动下的阅读实践研究。

    项目化整本书阅读《西游记》

    基于"五象"的"图形与几何"教学实践探索

    谭长存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观念是学生必备的基本数学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师要选择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题材,而图形与几何领域每一部分内容都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素材。文章依托"图形与几何"教学实践,重点阐述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必经的五个阶段实践策略。

    空间观念图形与几何"五象"

    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张重柯利斌陈潇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出,教育者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也不断变化,并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衡量一节好课。文章旨在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评价一堂课的评价标准,以便教师更好地指导日常教学实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建构高品质的课堂。

    核心素养好课评价标准

    基于成"人"理念的小学语文教育主张阐释

    张永杰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主张是教师基于自身教学实践,通过经验总结和理论建构而形成的教育认识。文章基于成"人"理念的语文教育,从教育目的出发厘清成"人"的语文教育的内涵;从时代、学生发展及语文的价值追求角度阐述成"人"的语文教育的必要性;从感受语言文字之美、体会思维之美、提升品鉴欣赏三个以"美"为主线的途径实践成"人"的语文教育主张。

    教育主张语文教育成"人"理念审美

    基于学情研判的识字教学探究

    杨昀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识字教学往往被视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识字,教师应借助学情研判,准确掌握学生的实际起点,并有针对性地革新识字教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做到以学生为本,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生活。

    学情研判识字教学学生

    基于终身学习力的小学全科阅读教学的困境与突围

    陈淑芳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科阅读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多学科、全学科的基础上,以传统的语文阅读为切入点,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掌握全科阅读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成长发展所需要的关键素养和必备品格。教师应明确全科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了解全科阅读的困境,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构建个性化、生活化、预测性阅读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终身学习力。

    全科阅读终身学习力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