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课程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课程研究
新课程研究

黄世新

月刊

1671-0568

xkcyj2012@163.com xkcyj2012@126.com

027-68892594

430077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黄鹂路39号

新课程研究/Journal New curriculum research
查看更多>>《新课程研究》是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教育研究院、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大家报刊社主办的面向广大教师、教科研工作者的教育专业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42-1778/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0568。《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瞄准基础教育领域课改前沿,立足课改实际,以重建课程文化为目标,以服务教育改革为宗旨,以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重点;从宏观角度传递国家课改新政策,解读课改新理念,从微观角度探究课堂教学新方法,捕捉课改新热点,交流实践新动态;着重于为一线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为教科研者提供交流成果的平台,研讨课改难题,展示全国范围内的课改新成果,为顺利实施新课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为课程理论研究提供最翔实的实践资料,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管理类课程建设与实践——以辽宁师范大学为例

    韩东伯金美月关尔群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旨在培养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型复合人才。辽宁师范大学对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管理类课程进行了系统的创新建设与实践,构建专家引领、理实融合、育训一体、贯穿培养全过程、核心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建立贯穿培养全过程的课程结构;构建贯穿培养全过程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培养体系;确立可操作、协同推进的学业评价指标,采用多元评价方法。

    教育管理类课程教育硕士课程建设

    新时代高校离岗离校学生骨干跟踪服务机制的构建研究

    富琳桦陈伟杰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要发掘青年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帮助"青年更加主动、自信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文章探索以品学兼优、朝气蓬勃、综合表现突出的学生骨干队伍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厘清关联要素、发现现状困境、梳理普遍需求,提出对其在岗在校期间培养的基础上,延长服务过程,延伸服务方位,构建高校离岗离校学生骨干跟踪服务机制,为高校学生骨干的一贯制培养与高校毕业生整体服务机制的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高校学生骨干离岗离校跟踪服务机制

    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学校教育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构

    王少菲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能力不仅是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还是培养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适应和应对挑战的基础。在此背景下,学校教育管理专业需要创新教育理念与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与教育的变化,培养具有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教育管理类人才。基于此,文章将探讨如何整合先进的教育理念、实践经验和前沿技术,构建一个具有前瞻性和灵活性的学校教育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和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能力学校教育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路径

    智能财务背景下技工院校会计专业工学一体化课程建设研究

    方宪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智能财务迅速发展的时代中,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课程已经无法满足智能财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迫切需求,尤其是在人工智能与会计的深度融合这一领域。为应对这一挑战,本研究旨在探讨智能财务背景下技工院校会计专业工学一体化课程的建设策略及具体实施路径,并通过设定课程目标、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培养学生在智能财务领域具备全面技术应用与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专业人才,同时将通过教学团队建设与支持、课程评估与改进机制、实施可行性分析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确保工学一体化课程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智能财务技工院校会计专业工学一体化课程教育改革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金佳梅子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强调优化培养课程体系,突出保教融合,健全学前教育法规及规章制度,加强儿童发展、幼儿园保育教育实践类课程建设,提高培养专业化水平。这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提出了要求,也指明了方向。基于此,文章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视角,深入探究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从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保障与课程评价五个方面进行路径重构,旨在创新课程体系,以便更好地培养新时代综合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职业能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路径

    基于协同学的设计类国际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可持续设计研究"国际课程为例

    邓冰旎向佳旻严文鸿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背景下,线上课程飞速发展。高校研究生国际课程迎来大变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一种新趋势。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研究发现针对设计类课程的特殊性,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也带来了新的协同问题。因此,文章引入协同学理论,并以"可持续设计研究"研究生国际课程为例,构建并实践探索了协同教学"线上 2+线下 2"效能模式,使得教学组织与管理趋于有序化,教学质量得到有效增值。

    协同学理论设计类国际课程混合教学模式

    产教融合视域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周加全张星黄秀芳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将学校教育和以信息化为核心的内容相结合来促进学校和产业的共同发展。产教融合是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相互结合的产物,文章主要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应的实践策略和路径,积极探索产教融合视域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培养出更具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计算机技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医学高职教育中计算机基础教学分层策略的应用

    王磊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医疗现代化稳步推进,医学岗位要求人才需具备与计算机相关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医学高职教育中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文章论述了医学高职教育中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及其教学重要性,讨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分层的理论基础,同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教学分层策略,指出教师可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分层满足学生的个性学习需要,期望为教师优化教学课程提供参考。

    医学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分层策略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徐波卢晓萌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校企联合模式的不断趋于完整、深入发展,环境设计专业实践育人目标更好地契合了市场用人需求,为学生今后顺利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此,文章重点阐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剖析其含义、优势,引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补充模式应用要点,为相关教师提供思路、参考。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应用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研究

    钮华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高职教育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方面变得更加重要。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语言之一,其在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也愈加重要。基于此,文章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针对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展开研究,旨在为高职英语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助力高职英语学生提升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高职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