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课程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课程研究
新课程研究

黄世新

月刊

1671-0568

xkcyj2012@163.com xkcyj2012@126.com

027-68892594

430077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黄鹂路39号

新课程研究/Journal New curriculum research
查看更多>>《新课程研究》是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教育研究院、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大家报刊社主办的面向广大教师、教科研工作者的教育专业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42-1778/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0568。《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瞄准基础教育领域课改前沿,立足课改实际,以重建课程文化为目标,以服务教育改革为宗旨,以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重点;从宏观角度传递国家课改新政策,解读课改新理念,从微观角度探究课堂教学新方法,捕捉课改新热点,交流实践新动态;着重于为一线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为教科研者提供交流成果的平台,研讨课改难题,展示全国范围内的课改新成果,为顺利实施新课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为课程理论研究提供最翔实的实践资料,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学语文高年段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三大策略

    朱彩娥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言文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章探讨小学高年级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及优化策略。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育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理论,应用"诵读、理解、拓展"三个策略,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与把握,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文言文诵读理解拓展

    情境学习理论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践研究——以《语言要连贯》为例

    方芳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境学习理论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的是教师结合学生的角色意识以及完整的生活经验,创设学习知识、技能应用的情境,展开学习者和学习情境、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开展作文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引导学生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情境作文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参与中做好个体认知,还能够搭建起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桥梁。文章主要对情境学习理论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践进行探究,从生活化情境、游戏化情境、任务化情境、互动化情境以及延伸化情境等多种教学情境创设的角度出发,探究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模式。

    情境学习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践

    大单元教学下基于"观察·循证·建构"的物理概念群教学实践——以"力的合成与分解"为例

    徐汉超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观察·循证·建构"是真实情景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物理概念的思维路径,基于物理概念群的思维活动与师生协作是"观察·循证·建构"的教学载体。文章以"力的合成与分解"为例,通过创设真实情景营造概念存在环境体会与观察证据存在的事实,围绕核心问题借助提问与合作采用多类证据解决概念建构认知困惑,明确教学目标强化证据链建构概念图形成完善概念群。

    "观察·循证·建构"概念群"力的合成与分解"课堂模型

    共生教育视域下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信息科技课堂实践探究

    顾霞萍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生教育视域下的信息科技课堂实践,旨在通过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从共生教育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核心素养培养的内涵与要求,结合当前信息科技课堂的现状,探究共生教育视域下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信息科技课堂实践策略,以期为信息科技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共生教育核心素养信息科技课堂实践

    基于科学探究能力的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案例分析

    郭信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高中生物学必修模块中的探究实践活动实验教学为例,依据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从改进实验教学组织方式、利用简单易得的实验材料、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实现实验材料一材多用等四个方面,探索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科学探究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真实情境

    小学数学"自能课堂"教学模式建构

    周琦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能课堂"教学模式具有独特优势,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全面经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在自疑互议、自解互评、自构互拓的三个教学板块中,按照疑、议、解、评、拓的五步骤,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文章通过运用实践探究法与经验总结法,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提出小学数学"自能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策略:课前准备丰富资源,引领学生自疑互议;课中实施情境教学,指导学生自解互评;课后进行归纳总结,要求学生自构互拓;探索激励学习方式,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要全面分析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根据基本学情,落实这些建构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自能课堂"自疑互议自解互评自构互拓

    高中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策略——以《荷塘月色》教学为例

    谷燕霞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本细读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为例,依据相关阅读教学理论,探讨高中语文文本细读的教学策略,包括引导学生感知文本语言、分析文本结构、挖掘文本情感、拓展文本内涵等方面,通过具体实施方法和教学示例加以阐述,并融入"细而要重,细而要深,细而要活"的教学要点,以期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高中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策略

    实用性文本跨学科学习教学策略初探——以《梦回繁华》为例

    刘岩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用性文本融入跨学科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多学科素养,也可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用性文本阅读与交流,可以从文本语言特点分析、文本学习内容选择、文本生活运用链接等方面融入跨学科学习,也可以用学习活动中制作的活动方案、宣传海报,撰写的解说词等评价学习成果,还可以延伸学习主题、走向更广阔的生活天地。

    实用性文本跨学科学习解说词梦回繁华

    "视域融合"视角下的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实践研究——以《故乡》教学为例

    郑法玲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解读小说,握文本主题,应以"视域融合"为根本,在不同角度的视域下创造出新的视域。小说主题的解读就是"视域融合"的过程。但知识积累有限的初中生还未具备这一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小说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个方法,实现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交流,以此加强学生解读小说主题的能力。

    初中小说阅读视域融合《故乡》小说教学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单元主题式教学策略分析

    庄利城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度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文章阐述了深度学习对于初中数学的价值,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单元主题式教学策略,并详细介绍了其在教学目标制定和教学过程实施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案例证明了该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深度学习初中数学单元主题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