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医学
系统医学

半月刊

系统医学/Journal Systems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氟西汀治疗老年癫痫伴轻中度抑郁患者的效果及对抑郁的改善作用

    安娜
    38-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氟西汀治疗老年癫痫伴轻中度抑郁患者的效果及对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2年2月—2023年9月山东省新泰市精神病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癫痫轻中度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抗癫痫治疗,观察组加用氟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抑郁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43/44),高于对照组的81.82%(3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6,P<0.05).观察组治疗4、6、8周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癫痫伴轻中度抑郁患者采取氟西汀治疗有确切优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氟西汀老年癫痫轻中度抑郁抑郁评分

    甲状腺炎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应用效果及灵敏度分析

    张宏艳陈琼朱小英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甲状腺炎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价值.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1年6月—2023年9月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收治的88例疑似甲状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化学发光免疫法、电化学法检查,对比两种方案的检出情况、诊断效能.结果 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灵敏度为97.06%(66/68)、特异度为95.00%(19/20)、96.59%准确度为(85/88),高于电化学法的73.53%(50/68)、50.00%(10/20)、68.18%(6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07、10.156、15.744,P均<0.05).化学发光免疫法的阳性预测值为98.51%(61/67),阴性预测值为90.48%(19/21),高于电化学法的83.33%(50/60)、35.71%(1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12、14.897,P均<0.05).结论 在甲状腺炎临床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电化学法均有一定价值,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更高.

    临床检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效果研究

    张杏刘合英万凤娇宋茜...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治疗时,探究采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药物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0例.药物治疗组使用富马酸喹硫平片单药治疗,联合治疗组使用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应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联合治疗组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7/50),略低于药物治疗组的12.00%(6/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8,P>0.05).结论 在进行双相情感障碍治疗过程中,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双相情感障碍临床效果

    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对BCVA、CMT的影响

    柳园园宋江廷庄宿荣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对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ion acuity,BCVA)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的影响.方法 非随机选取莒县中医医院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提供激光治疗,研究组增加雷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视力恢复结果、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40/41),高于对照组的82.93%(3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7,P<0.05);治疗后,两组BCVA均明显升高,研究组的BCV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CMT、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采取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可改善BCVA和CMT,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雷珠单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激光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

    机械通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老年重症肺炎临床效果分析

    袁馗靳庆朋位娟
    52-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机械通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睢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联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相关指标、血气指标及炎症指标.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11.42±3.46)d、感染控制时间(4.22±1.33)d,住院时间(12.42±3.62)d,均短于对照组的(15.62±3.56)d、(6.55±1.32)d、(17.62±3.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0、7.143、5.803,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炎症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机械通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可促进病情转归,改善其血气指标,减轻炎症反应.

    机械通气纤维支气管镜重症肺炎血气分析

    瑞马唑仑对全麻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的影响

    苏慧王飞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瑞马唑仑实施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徐州市肿瘤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诱导方案的不同分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苯磺顺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采用瑞芬太尼与瑞马唑仑麻醉维持.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苯磺顺阿曲库铵麻醉诱导,采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维持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认知功能、手术应激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脑电双频指数<60时以及插管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手术应激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P<0.05).结论 在全身麻醉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应用瑞马唑仑,能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手术应激反应,加快术后恢复速度,改善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全髋关节置换术瑞马唑仑丙泊酚全身麻醉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疝气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王继卫邹明王长华
    60-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疝气的效果.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疝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实施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治疗),每组31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30/31),高于对照组的74.19%(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9,P<0.05).观察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疝气可以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疝气并发症复发率

    血浆与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大量失血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邓瑜颖陈会慧成文华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和分析血浆与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大量失血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第一医院(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40例大量失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输注比例不同进行分组,每组70例.A组采取100 mL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1 U红细胞悬液(red blood cell suspension,RBCs)的输注比例,B组采取100 mL FFP∶1.5 U RBCs输注比.对比两组输注后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水平、输注量(FFP、冷沉淀、血小板)及输注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水平变化.结果 输注24 h后,两组Hb水平升高、PLT水平降低,但A组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FFP输注量为(11.47±0.76)mL/kg,低于B组的(17.39±1.38)mL/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39,P<0.05).两组冷沉淀、血小板输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输注24 h后,两组Fbg水平降低,但A组高于B组;两组PT、APTT水平升高,但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血浆与红细胞1∶1的输注比例,可快速改善大量失血患者的血常规,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更小,血浆输注量更少.

    血浆红细胞输注比例大量失血凝血功能预后

    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

    王远波马晓艳于德明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早期给予他汀类药物的疗效.方法 目的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9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前组基础上早期给予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脂指标和氧化炎症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疗效为95.83(46/48),高于对照组的83.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8,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更低,高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氧化炎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进一步改善血脂指标,降低机体氧化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价值.

    脑梗死早期治疗他汀类药物临床疗效

    抗体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班孟琦陈舒媛鲍德力格尔
    71-7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抗体与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联合检测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乌海市蒙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感染组,并以同期90名健康儿童的临床资料作为健康组.对所有儿童进行抗体与hs-CRP的检测,对比分析这两种检测方式单独及联合使用的诊断效能及一致性.结果 单独使用抗体检测的Kappa值为0.722,hs-CRP检测的Kappa值为0.611,显示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为中等;而联合检测的Kappa值高达0.967,表明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高.此外,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方法(P均<0.05).结论 抗体与hs-CRP联合检测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显示出较高的诊断效能和一致性,相较于单一检测方法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可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小儿肺炎支原体抗体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