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医学
系统医学

半月刊

系统医学/Journal Systems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研讨

    柳望舒李虎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支原体肺炎患儿实施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考组(行传统治疗)和探究组(行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炎症指标、肺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炎症指标、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探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参考组,炎症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安全性高,能迅速减轻炎症,提升肺功能,疗效显著.

    阿奇霉素临床疗效支原体肺炎不良反应序贯治疗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高光功率光子治疗轻中度痤疮的创新疗法研究

    陈国卫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高光功率光子治疗轻中度痤疮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无锡市惠山区老年病医院皮肤科收治的250例轻中度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25例)实施高光功率光子治疗,研究组(125例)实施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高光功率光子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皮损数目变化情况、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4周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80%)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9,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粉刺数目、丘疹数目、脓包数目均减少,且研究组的粉刺数目、丘疹数目、脓包数目较对照组均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研究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高光功率光子用于轻中度痤疮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更佳,可显著减少皮损,控制相关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高光功率光子轻中度痤疮疗效

    左西替利嗪联合地氯雷他定对慢性荨麻疹患儿临床症状改善、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赵海纵刘磊程磊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荨麻疹患儿实施左西替利嗪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后对其临床症状及炎性因子水平等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鱼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慢性荨麻疹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各37例.参考组患儿采用地氯雷他定治疗,研究组在参考组的基础上结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41%,低于参考组的1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4,P<0.05).结论 慢性荨麻疹患儿采取左西替利嗪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其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治疗效果显著.

    慢性荨麻疹炎性因子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不良反应

    乙肝大小三阳状态、不同HBVDNA载量孕妇肝功能指标水平分析

    李巧华
    165-167,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乙肝孕妇大三阳和小三阳状态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载量、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标志物含量及不同HBVDNA载量孕妇的肝功能水平.方法 选取临清市人民医院于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乙肝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将其分为两组,即大三阳组(n=60)和小三阳组(n=60).比较两组HBVDNA载量、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标志物含量及不同HBVDNA载量孕妇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标志物含量.结果 大三阳组丙氨酸转移酶水平(29.00±7.62)U/L、HBVDNA水平(5.18±1.16)×104 U/mL均高于小三阳组的(26.00±2.85)U/L、(2.08±1.11)×104 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6、14.956,P均<0.05).大三阳组的重组人几丁质酶3样蛋白1水平低于小三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着HBVDNA载量上升,两组患者甲胎蛋白水平随之增加,但是在同等HBADNA载量下,两组甲胎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孕前抗乙肝病毒诊疗、孕期风险系数评估,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均能够有效抑制乙肝在母婴中的传播.

    乙肝孕妇大三阳小三阳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标志物含量

    术前不同容量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

    孙文朋殷振
    16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中采用不同容量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分别使用剂量为12、20 mL的0.375%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及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舒适(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BCS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可有效降低其疼痛指数,其中使用剂量为20 mL、浓度为0.375%的罗哌卡因进行镇痛效果更佳.

    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

    ProGRP、CEA、CA153联合检验在乳腺癌初诊者中的表达意义分析

    李高堂
    17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ProGR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以及糖类蛋白153(Carbohydrate Antigen-153,CA153)在乳腺癌初诊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1月东明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收治的90例乳腺癌初诊者(病理确诊为乳腺癌,为乳腺癌组)与90例良性肿瘤者(同期收治,为良性肿瘤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验其血清中ProGRP、CEA、CA153指标表达水平,评估其临床表达意义、分析其疾病诊断价值.结果 乳腺癌组的ProGRP、CEA及CA153指标水平均高于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CEA、CA153指标水平相比,ProGRP指标水平的灵敏度、特异度均更高;同时3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度均更高.结论 在乳腺癌初诊者临床诊断过程中采取ProGRP、CEA、CA153联合检验方式,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同时ProGRP、CEA、CA153指标水平在乳腺癌患者表达上调.

    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癌胚抗原糖类蛋白153联合检验乳腺癌表达意义

    吉非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评价

    孙春花徐晓俊
    1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晚期肺腺癌行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3年5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掷骰子分组,即化疗组、靶向组,各31例,化疗组行培美曲塞加顺铂治疗,靶向在化疗组基础上增加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缓解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靶向组缓解率为64.52%,高于化疗组的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226,P<0.05).靶向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9.35%,化疗组为9.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169,P>0.05).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顺铂的效果好,能提升缓解率,不增加就诊期间的不良反应,对晚期肺腺癌患者较适用.

    化学治疗不良反应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检验的效果研讨

    赵冬凤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实施口腔微生物菌群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无锡口腔医院收治的6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溃疡患者(34例)纳入溃疡组,溃疡愈合患者(34 例)纳入愈合组,对比两组口腔微生物菌群、口腔细菌数.结果 溃疡组革兰阴性球菌为(45.71±1.93)copies/mL、革兰阴性杆菌为(4.54±0.61)copies/mL,相比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97、2.362,P均<0.05);两组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阳性杆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愈合组链球菌、奈瑟菌数高于溃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韦荣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微生物菌群检验可明确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感染微生物情况,为患者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微生物菌群检验愈合

    运脾颗粒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慢惊风的效果研究

    高艳丽郑玉艳刘子美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小儿慢惊风患儿采取运脾颗粒+推拿手法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5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6例小儿慢惊风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参照组(28例)采用运脾颗粒治疗,研究组(28例)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清因子水平[谷氨酸(Glutamate,Glu)、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43%)高于参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7,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GLU、GABA、BDNF水平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小儿慢惊风患儿采用运脾颗粒+推拿手法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清因子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促进小儿慢惊风患儿的良好预后.

    运脾颗粒推拿手法小儿慢惊风治疗效果血清因子水平中医证候

    C反应蛋白在宫颈癌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宋彬陈黎陈晨
    184-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尽管临床上已采取各种实验技术手段进行早期宫颈病变的筛查,但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居高不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正向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在机体感染或炎症状态时急剧升高,并在不同类型恶性肿瘤中显示出诊断和预后价值.最新研究表明,CRP可用于宫颈癌预后评估、疗效观察和并发症预测,CRP检测能够帮助识别宫颈癌进展和相关死亡风险增加的患者,其分子机制主要包括CRP对抗肿瘤免疫、促癌基因的表达、化疗耐药等过程的调控,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等众多信号通路.本文则围绕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指导基于CRP检测的宫颈癌筛查和靶向CRP的宫颈癌治疗新手段.

    C反应蛋白宫颈癌预后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