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医学
系统医学

半月刊

系统医学/Journal Systems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老年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罗济霞王秀霞高一珲姜青春...
    44-4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其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12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8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40例患者术后治疗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40例患者术后治疗采取神经肌肉电刺激方式.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疼痛评分及术后不良事件.结果 观察组患肢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患肢负重恢复时间均比常规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情况较常规组有更为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低于常规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P<0.05).结论 老年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能够促进其术后功能恢复,同时可使患者手术安全性得到保障.

    神经肌肉电刺激人工膝关节置换老年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临床效果

    右美托咪定叠加咪达唑仑对椎管内麻醉下老年患者术中镇静及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

    李文政付晓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叠加咪达唑仑用于椎管内麻醉手术老年患者术中镇静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寿光市人民医院东院区麻醉科开展椎管内麻醉手术的1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84)和研究组(n=84),椎管内麻醉平面稳定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维持,研究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维持,比较两组生命体征指标、应激指标、术后睡眠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应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心动过缓、血栓、低血压、呼吸抑制、静脉血栓的总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21,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叠加咪达唑仑用于椎管内麻醉下老年患者术中镇静的效果突出,能够改善术后当日的睡眠质量.

    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椎管内麻醉镇静效果睡眠质量

    两种术式联合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陆诗林刘振豹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运用两种术式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10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5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和研究组(50例,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与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眼压、视力水平及前房深度.结果 术后,研究组的眼压小于参照组,视力水平优于参照组,前房深度大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00%)低于参照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45).结论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运用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与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的效果突出,可以更好地降低术后的眼压,提高视力水平和前房深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青光眼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白内障小梁切除手术眼压前房深度

    化学发光法与TPP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价值分析

    王健刘永
    55-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及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CLIA)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东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于2021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的1 636份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应用TPPA及CLIA行特异性抗体血清学检测,以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为金标准,计算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LIA、TPPA的敏感度分别为85.89%、91.02%,特异度为99.87%、99.81%,准确度为99.21%、99.39%,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005、0.200、0.394,P均>0.05).结论 将CLIA与TPPA应用于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诊疗中发现,两种检测方法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并且CLIA更快速且易适用于自动化高通量实验,能够提高检测效率,成本也更为低廉.

    化学发光法梅毒螺旋体抗体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

    血清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b)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胡铭哲张永生赵颖莎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红蛋白(Myoglobin,Mb)、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联合检测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检测cTnI、Mb、CK-MB,并比较两组检测值差异,分析联合检测与单项指标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cTnⅠ(24.85±1.63)μg/mL为Mb(122.46±18.62)μg/L为CK-MB(42.54±8.29)U/L,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186、38.386、36.493,P均<0.05).联合检测诊断准确率为95.83%,灵敏度为96.67%,高于cTnI、Mb、CK-MB单独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特异度为95.00%,与单独检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I、Mb、CK-MB异常升高,该三指标联用可提高诊断效能.

    血清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应用不同抗栓治疗方案的临床安全性

    郎晓青罗卓卡王宇栋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应用不同抗栓治疗方案的临床安全性.方法 选取常州市肿瘤医院于2022年7月—2023年11月收治的80例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次序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先入院者(2022年7月—2023年2月)纳入常规组;后入院者(2023年3月—2023年11月)纳入研究组.常规组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栓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华法林抗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出血事件发生率、炎性因子水平和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和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常规组(97.50%vs 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治疗后,研究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凝血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华法林抗栓治疗的效果理想,出血情况少,用药安全性高.

    冠心病房颤高龄患者抗栓治疗

    研究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与分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疾病的临床效果

    张晖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治疗肛周脓肿疾病实施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与分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无锡市惠山区康复医院收治的80例肛周脓肿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患者编为1~80号,1~40号为对照组,实施分期手术治疗;41~80号为研究组,实施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肛门功能指标、疼痛指标,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用时、切口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肛门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P<0.05).结论 实施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其临床指标、肛门功能指标更优,疼痛评分更低,临床效果更好.

    肛周脓肿疾病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分期手术临床指标肛门功能

    综合疗法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刘贞祥崔晓靖王军
    70-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采用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5月寿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6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参照组(33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研究组(33例)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一氧化碳弥散量、肺总量、动脉血氧分压、症状体征积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6.97%)高于参照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4,P<0.05);治疗后,研究组一氧化碳弥散量、肺总量、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咯痰评分、咳嗽评分、胸闷评分以及呼吸困难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中西医综合疗法的有效应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总体疗效,显著提升患者的一氧化碳弥散量、肺总量、动脉血氧分压水平,显著改善症状,可提升患者预后.

    综合疗法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治疗效果症状体征积分

    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在臂丛神经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詹中利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臂丛神经麻醉中联合应用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8月扬州市江都中医院收治的90例臂丛神经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予利多卡因,观察组(45例)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对比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较对照组(93.33%vs 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414,P<0.05).观察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而阻滞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89%vs 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臂丛神经麻醉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可提高麻醉优良率,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并延长麻醉阻滞时间,降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臂丛神经麻醉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应用效果

    血小板参数与骨髓细胞结合用于白血病诊断的价值评估分析

    丛佃红吴爱娟国岩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白血病采用血小板参数与骨髓细胞结合检验对患者病情的诊断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疑似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血小板参数、骨髓细胞检验结合形式对患者实施检查,以免疫学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查等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血常规检验、骨髓细胞检验结合诊断白血病的效能.结果 72例患者中,综合诊断(金标准)检出白血病患者53例,血小板参数检验、骨髓细胞检验结合检验形式检出白血病患者53例,单一血小板参数检出白血病患者44例,单一骨髓细胞检验检出白血病患者49例.血小板参数、骨髓细胞检验联合对白血病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分别为97.22%(70/72),98.11%(52/53),高于血小板参数检验的70.83%(51/72)、71.69%(38/53),以及骨髓细胞检验的80.56%(58/72)、83.02%(4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79、14.428、20.417、7.067,P均<0.05);各组诊断特异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血小板参数、骨髓细胞检验结合检验检查、诊断白血病,能够有效明确血小板参数、骨髓细胞等指标数据,了解患者机体状态,有助于临床判断患者所患白血病类型,疾病检出率、诊断作用等.

    血小板参数骨髓细胞检验分析白血病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