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小学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小学教学参考
小学教学参考

邓国勋

旬刊

1007-9068

707055263@qq.com

0771-5860509、5860155

530023

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广西教育学院内

小学教学参考/Journal Reference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ing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小学教师辅导刊物。具有资料性、实用性、时效性的特点,根据小学教师的需要,配合教学进度,提供实用的教学参考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单元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以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

    王颖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也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优质课程内容。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选编了传统节日、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历史和民俗等方面的内容,是促进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应以大单元为教学视角,通过确定学习内容、明晰素养目标、设计真实情境任务及注重学习评价等途径来实现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以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

    刘菊香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评"一体化是语文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对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明显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在六年级上册革命文化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以语文新课标理念为指引,从教有目标、学有抓手、练有重点、评有方向等方面展开教学,把单元内容整合在一起,可以使革命文化类课文的教学路径更加清晰,使学生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对革命精神、革命文化等有更深的理解与感悟,从而真正把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

    聚焦单元整体 落实语文要素——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

    张春艳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单元课文内容的合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教师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整体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可以促进单元语文要素在课堂中的有效落实。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围绕创造性复述课文这个核心目标,从单元课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与语文实践活动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能够真正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统编语文教材单元整体语文要素

    构建大单元教学框架,落实语文要素——以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为例

    宋翠钦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语文教材在每个单元都设置了语文要素,彻底扭转了传统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点杂乱无序、模糊不清的尴尬。基于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大单元教学理念,教师应悉心研读教材,把握编者意图,在解读要素中明确单元教学方向,在梳理联系中确立单元教学基础,在精准解读中构建单元教学板块,在整体规划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大单元理念语文要素明确方向确立基础构建板块

    用寓言敲开生活哲学之门——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任务群设计

    陈佳美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寓言是一种饱含生活哲学的文学体裁,寄托着为人、处事、待物之道。教师基于学科育人视角,从源于文本价值的主题提炼、指向学习目标的任务设计、沉淀认知概念的活动实施和追求多元增值的学习评价四个维度,建构以"牵手寓言,思辨生活"为主题的整本书阅读任务群,引领学生在寓言中探寻生活哲学。

    寓言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生活哲学教学设计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习作评改策略

    季茂旺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阶段,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意见是习作教学的重要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习作的修改与讲评或"缺席",或收效甚微。基于"教—学—评"一致性,教师可以以系统思维整体规划习作评改路径,以渐进式思维构建同类习作修改标准,以差异化思维分层实施修改策略,以读者思维构建习作多元评价模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教师的指导效果。

    "教—学—评"一致性习作评改教学策略

    农村地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浅谈——以统编语文低年级教材中的儿童诗教学为例

    朱凡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新课标以素养导向为基本理念,将语文核心素养划分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个维度。其中,"语言运用"是关联和落实其他三个维度的重要基础。由此可见,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要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建构语言,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展现出相应的语言运用状态。基于此,教师可以从强化诵读、强化赏析、强化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农村地区儿童诗语言运用核心素养低年级

    聚焦核心素养,提高习作能力——低中年段习作教学需要关注的问题

    刘阳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统编语文教材特别注重表达,不仅在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习作,还编排了专门的习作单元,同时在一些课文后安排了课后小练笔,以同步推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聚焦核心素养,通过关注教材内容、关注主题选材、发挥主导作用、注重观察体验、借助例文引路、抓好片段练习、阅读经典篇章、融入伟大时代等方式,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小学语文低年段中年段习作教学

    依托必备知识,重构习作教学新模式

    张晓菊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知识的建构需要紧扣语言运用这一核心,充分吸收并积极重组语文知识。习作教学的关键在于使适宜的语文知识伴随写作的整个过程,成为学生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的支架。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借助范例、创设语境、拓展视角、对比情境、转化重构等途径,丰富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淀,释放语文知识的读写活力,丰富语文知识的价值内涵,发挥语文知识的活用价值。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必备知识习作教学教学策略

    具体语境下的随文识字教学探析

    潘志敏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托语文新课标理念,积极创设语言情境,推动学生开展感性化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开始,也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因此,教师要聚焦随文识字教学,采用游戏识字、故事识字、辨形识字等策略,引领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探寻汉字的奥秘,走向学习深处,不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语言情境识字教学随文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