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小学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小学教学参考
小学教学参考

邓国勋

旬刊

1007-9068

707055263@qq.com

0771-5860509、5860155

530023

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广西教育学院内

小学教学参考/Journal Reference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ing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小学教师辅导刊物。具有资料性、实用性、时效性的特点,根据小学教师的需要,配合教学进度,提供实用的教学参考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考试命题改革,促"教—学—评"一致性——以2024年春季五年级期末考试试卷为例

    张纯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新课标提出"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为语文教学评价指明了方向,也为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阶段性评价中,试卷评价是一种有效手段。教师要赋予它新的内涵,扩大它的评价范围,增强它的针对性。为此,教师要编制一份有文化内涵的、符合学业质量检测标准的、关注学生语言经验结构化水平的试卷,以检测学生在一个阶段内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的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考试命题"教—学—评"一致性核心素养语文要素语文实践活动

    以关键表现为驱动的教学评价量表设计新视角——以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竹节人》为例

    曹成林
    5-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评价已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对《竹节人》这类兼具传统文化内涵和实践性的课文,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量表呢?教师可根据文本内容特点,抓住学生的关键表现设计评价量表,并认真观察、记录学生的表现,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反思教学过程,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能充分发挥评价量表的价值,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关键表现评价量表"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预学单的桥梁作用及设计策略

    徐婧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新课标提出"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强调评价对课堂教学的引领作用。预学单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工具,能有效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预学单的设计,以充分发挥它的桥梁作用:以达成教学目标为经,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连接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以实施教学内容为纬,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教与学双边互动;以提升学习能力为轴,促进高阶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预学单"教—学—评"一体化高阶思维

    在语文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夏绮云
    11-1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语文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至关重要。这不仅符合国家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也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语文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注重知识间的逻辑关联等,逐渐形成科学思考的方式和意识,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深化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探究性学习科学精神思辨性

    依托聚合教学理念设计主题单元学习任务群的策略

    洪小龙吴小凤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学习任务群是语文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围绕特定学习主题,开展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群时,可依托聚合教学理念,根据单元语文要素设置单元学习主题,结合家庭、校园、社会生活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整合单元学习材料,设计具体的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实践活动,搭建有效的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学习活动;同时,通过设计单元整体作业、单元评价体系来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聚合教学理念主题单元学习任务群设计策略

    第一学段语文课堂提问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邓梅华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当前,第一学段的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碎片化、层次低以及缺乏指向性、趣味性等问题。因此,教师要从语文新课标、语文教材以及学生学习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同时,采取有效策略,通过设计核心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开展深入探究,理解、体验文本的丰富内容。这样,能提升第一学段的课堂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第一学段语文课堂有效提问

    构建阅读教学场域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郑洁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语文新课标理念,结合教材文本内容特点,构建感性阅读场、语境阅读场、辨析阅读场、动态阅读场和多维阅读场,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这样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思考的习惯,在思考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阅读教学场域思维能力核心素养

    立足核心素养,探寻语文"教—学—评"一体化实践路径

    蓝庆艳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的特点,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语文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结合教材单元主题以及学生课堂学习心理,采取智教、趣学、慧评的策略,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细化学生的综合能力、构建理性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展开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这样,为全面落实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要求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教—学—评"一体化实践路径

    单元整体教学转化式学习四路径

    索永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化式学习强调知识获得的具身体验性,使学习者对知识或思维进行重构,以适应社会生活需要。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是深化教学改革的一种新路径。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转化式学习要遵循以下四条路径:强化自主预习、突出主问题设计、优化师生互动问答、实现成果可视化,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单元整体教学转化式学习自主预习主问题

    以"五策略"提升文言文教学实效

    黄君迎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语文教材选编的文言文短小精悍、含义深刻,是学生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但是,文言文教学中还存在机械灌输的现象,导致学生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为此,教师可通过多维诵读、趣讲故事、剧本表演、编写故事、"1+X"阅读等策略,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味、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理解文言文的表达形式,从而充分发挥文言文的价值,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这样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喜欢上文言文,形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而且能让学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文言文教学教学策略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