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小学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小学教学参考
小学教学参考

邓国勋

旬刊

1007-9068

707055263@qq.com

0771-5860509、5860155

530023

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广西教育学院内

小学教学参考/Journal Reference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ing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小学教师辅导刊物。具有资料性、实用性、时效性的特点,根据小学教师的需要,配合教学进度,提供实用的教学参考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联结·生成·迁移:整体理解数的概念的一致性——以徐斌老师教学"数的认识"复习课为例

    华丽芳钱奕杉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与代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数学新课标在"数与运算"中提出"感悟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数感和符号意识"。这就要求教师站在整体化、系统化的高度,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整合,通过一系列层次递进的学习活动,推进结构化教学进程,引导学生以核心概念为统领,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有效的知识与方法的迁移,促进学生数感和符号意识的发展。

    整体性一致性联结生成迁移

    基于学科素养的数学概念课深度教学

    邵秋菊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苏教版数学教材为例,分析概念课教学的重要性,提出概念课深度教学的策略:创设生活情境,把握概念本质;设计学习任务,将概念具体化;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这样基于学科素养开展数学概念课教学,能让学生亲历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对概念的深刻理解与掌握。

    苏教版教材概念课深度教学

    素养导向下数概念教学的路径——以苏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

    李雪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苏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通过明确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目标,建构以下的教学路径:激活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含义;阅读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寻找数的联系;感受相等关系,促进学生掌握数的互换。这样引导学生经历从直观感知到抽象概括、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实现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

    苏教版教材数概念核心素养小数

    指向单元整合的立体图形概念教学——以苏教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教学为例

    万琼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苏教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教学为例,基于单元整合,设置教学路径:谈话导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任务驱动,鼓励学生呈现不同作品;抓住典型,引导学生掌握圆柱的特征;刨根问底,深化学生对圆柱侧面形状的探究。这样指向单元整合的立体图形概念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能促进学生空间观念、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苏教版教材单元整合立体图形

    基于代数几何,培养推理意识——苏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磨课历程与思考

    陆枫邱婷婷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一内容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基于此,教师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寻求突破,结合尺规作图、代数思维、推理意识三个方面,进行新的教学尝试,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在几何作图中得到提升,实现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

    尺规作图代数思维推理意识磨课

    "四活"交响曲,奏响教学新乐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实录与评析

    李芬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新课标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中新增了尺规作图这一内容,旨在让学生感受尺规作图价值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推理意识、几何直观、空间观念等素养。课堂上,教师可通过提出猜想、演绎推理、拓展应用等活动,引导学生直观感悟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体验规律探索的乐趣和挑战,使学生能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角形三边关系推理意识尺规作图

    优化学习活动 促进概念生成——苏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和思考

    左蓉蓉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苏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通过以下活动帮助学生建构角的概念:借助说文解字,揭示学习内容;动手制作尖角,初步认识角;运用所学说理,学会判断角;联系生活实际,呈现不同角;促进深度思考,辨析影响因素。这样优化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概念,学会如何观察、思考、分类和表达,提高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苏教版教材概念教学

    以科学作舟,乘数学之本——"我也来称象"教学实录与评析

    俞单婷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新课标把"曹冲称象的故事"纳入综合与实践领域,可见其学习价值。数学课堂中,教师以"曹冲称象"故事为依托,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科学实验、小组合作探究、解决称象问题等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等量的等量相等,发展学生的量感和推理意识。

    跨学科学习实验探究等量

    人教版两版教材中"10的认识"内容比较研究

    王逸娴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比较2022年和2024年人教版数学教材中"10的认识"的内容,基于单元设置、学习素材、引导问题、习题类型等维度,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后发现,2024年人教版数学教材在编排理念、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上均有所优化。基于此,教师可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人教版教材10的认识比较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内容比较研究——以2012年版和2024年版教材为例

    孙丽丹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比较研究2012年和2024年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内容,发现2024年版教材有了以下新的变化:重视幼小衔接,新增综合实践,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体现"教—学—评"一致性,单元标题指向更具体。同时,2024年版教材在编排特色和体例、核心素养落实等方面也有所优化。基于此,教师要围绕数学新课标的要求,认真研读教材的编排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