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小学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小学教学参考
小学教学参考

邓国勋

旬刊

1007-9068

707055263@qq.com

0771-5860509、5860155

530023

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广西教育学院内

小学教学参考/Journal Reference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ing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小学教师辅导刊物。具有资料性、实用性、时效性的特点,根据小学教师的需要,配合教学进度,提供实用的教学参考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盈—营—赢: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思维可视化学习路径

    黄玉香
    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思维可视化学习路径"盈—营—赢"旨在突显学习活动的思维价值、过程价值以及学科的育人价值。盈是丰盈题意理解,锚准卡点"胖"读题、巧设支架明题意,探寻信息关联;营是探寻关联"画"结构,操作表象善关联;赢是素养融通巧推理、致力高阶拓延展。让学生的思维路径外显,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综合素养。

    SOLO分类理论思维可视化"盈—营—赢"学习路径

    SOLO分类理论视域下复习课的"四步进阶"策略探索——以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整理与复习为例

    蔡雅雅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SOLO分类理论为指导,重新构思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的整理与复习课,以"四步进阶"方式来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课前调研,把握学习的"前理解";精选素材,提高学习的"整合力";设计任务,促进学习的"深刻性";延展提升,发展数学"高阶思维"。

    SOLO分类理论面积单元整理与复习

    运用SOLO促思维,打造学习新模式——以"变化的量"为例谈数学思维可视化课堂教学

    邱玲
    10-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SOLO理论下的数学思维可视化课堂是多层次、多元化、多路径的课堂,是学生学科实践的主场。文章以"变化的量"为例,运用SOLO分类理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转型进行研究,得出SOLO理论下的数学思维可视化课堂的模型结构。

    SOLO分类理论数学思维可视化学习模式

    SOLO引路,聚焦量感,显化思维——以"什么是面积"为例谈数学思维可视化教学设计

    李婵娟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为例,论述采用SOLO分类理论的可行性,并提出四大教学举措:直观感知,形成量感;单位度量,发展量感;估测对比,增强量感;类比教学,形成结构。

    SOLO分类理论面积量感

    变、行、计:小学数学估算教学"新视界"

    邓云
    19-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估算在学习和实际生活中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比新旧两版课程标准中关于估算内容的变化,明确了估算教学的重点,并针对目前教学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解决估算教学偏差的路径,以促进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和应用意识的发展。

    估算估算教学课程标准

    "具身"与"离身"并重:让量感落地生根

    范冉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要建立良好的量感,学生需要经历持续的体验、实践和反复的矫正。因此,教师应设计丰富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在具身学习中形成量感,并通过理性思考,在不断的经验重组和思辨中深化量感。

    量感体验思辨

    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数与运算"深度学习——北京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百数表"课例研究报告

    冉国明魏建祺刘莹
    28-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整体把握"理念,以北京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数学百花园"的百数表为研究对象,从研究背景、教材分析、个人思考、教学实践和反思收获五个方面对"100以内数与运算"教学基于"计数单位表达一致性"的课例实践展开探讨,得出"整体把握教材、整体设计教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促进深度学习"和"抽象内容应以直观、显性的方式呈现,特别是几何直观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的结论。

    整体把握数与运算百数表深度学习

    学生认知风格与教师手势对学习的交互影响

    张可懿周炜琛徐辰哲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手势具备传达额外信息和引导注意的功能,其中象征性手势和指示性手势是使用最多的手势类型。为了了解两种手势对数学学习的作用是否受到学生认知风格的影响,文章采用准实验研究法,考查了学生认知风格(场独立型vs场依存型)和教师手势类型(象征性手势vs指示性手势)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指示性手势比象征性手势更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对场依存型学生来说,两种手势的影响差异显著,指示性手势为其提供了更多注意引导和社会互动线索;对场独立型学生来说,两种手势对学习的影响无差异。该研究结果可为教师如何使用手势适应不同认知风格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科学指导。

    认知风格教师手势小学数学

    核心概念引领下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以三年级"面积"单元为例

    马骏唐舒庆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核心概念设计与实施单元教学,是引领当前义务教育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引擎和方向。在深入理解"核心概念""单元教学"等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文章以三年级"面积"单元为例,梳理总结出开展单元教学的具体路径,进而形成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生态系统。

    核心概念单元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评价

    多元表征:学生数学思维意识有迹生长的路径寻绎

    杨宇超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较强,运用多元表征可以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多元表征包括文字表征、数据表征、图形表征、符号表征等形式。通过将数学概念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征,学生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概念的内涵,从而建立起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多元表征思维意识数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