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金昱

季刊

1000-1824

yxxb@ybu.edu.cn

0433-2660262

133000

吉林省延吉市局子街1327号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 Yanbian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反映本校医学科学研究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我校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为综合性高级医药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本校医学科学研究成果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贝伐珠单抗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标志物及细胞凋亡因子水平的影响

    胡震霆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标志物及细胞凋亡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间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信迪利单抗治疗,观察组给予贝伐珠单抗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比较两组原发性肝癌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肝癌标志物(G73、AFP-L3及AFP)及细胞凋亡因子(sFas、sFasL及Caspase-3)水平.[结果]观察组原发性肝癌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肝癌标志物及细胞凋亡因子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的肝癌标志物及sFas、sFas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aspase-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信迪利单抗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肝癌标志物及细胞凋亡因子水平,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原发性肝癌贝伐珠单抗信迪利单抗肝癌标志物细胞凋亡因子

    糖皮质激素联合沙丁胺醇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张玉琳路亘吴娇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与沙丁胺醇注射液联合应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60例)和观察组(接受糖皮质激素与沙丁胺醇注射液联合治疗,6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沙丁胺醇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满意,可改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糖皮质激素沙丁胺醇注射液

    老年急性呼吸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心肌酶谱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

    文振昌叶建敏吴杨宗邹清平...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探讨老年急性呼吸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心肌酶谱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病例报告]选择自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老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39例和无肺部感染组81例.分析肺部感染组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和病原菌耐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心肌酶谱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分析肺部感染组患者心肌酶谱指标与炎性因子相关性.结果显示,肺部感染组39例患者痰标本中共培养出病原菌5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0株(20.0%),革兰阴性菌36株(72.0%),真菌4株(8.0%);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盐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肺部感染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肺部感染组心肌酶谱指标CK、LDH、CKMB与炎性因子PCT、CRP均呈正相关(P<0.05).[讨论]老年急性呼吸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血清CK、LDH、CKMB、PCT、CRP水平均呈高表达,可作为疾病监测指标.

    老年急性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心肌酶谱炎性因子病原菌分布

    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及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力衰竭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卢超刘俊晓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心力衰竭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自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间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列入观察组,另收集同时期49例非心力衰竭者临床资料列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及RDW.将观察组患者中在出院后3个月内出现全因死亡/心力衰竭再入院的23例纳入预后不良组,其余63例纳入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及RDW.进一步分析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及RDW与心力衰竭预后的相关性及对心力衰竭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RDW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RDW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白蛋白及RDW的预测阈值分别为131.35、38.22 g/L及0.155 g/dL,三者单一指标及联合预测心力衰竭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7、0.717、0.702及0.809,三者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最大,灵敏度、特异度亦较高.[结论]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的明显降低及RDW的明显升高与心力衰竭预后不良有关系,三者联合检查对心力衰竭预后不良的预测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心力衰竭血红蛋白白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预后

    血清N-乙酰神经氨酸、S100钙结合蛋白A1水平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闫伟立刘葛霞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及S100钙结合蛋白A1(S100A1)水平预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间长葛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ACI患者纳入研究组,根据病情分为轻度组(n=35)、中度型(n=30)和重度组(n=15),根据治疗后3个月的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n=54)和预后不良组(n=26);另选择同时期行体格检查的7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入院后24 h内检测血清Neu5Ac、S100A1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ACI患者预后临床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Neu5Ac、S100A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血清Neu5Ac、S100A1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Neu5Ac、S100A1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Neu5Ac、S100A1预测ACI预后的AUC分别为0.830和0.882,二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27.[结论]ACI患者血清Neu5Ac、S100A1水平均明显升高,其水平变化与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两者联合应用预测ACI预后的效果更佳.

    急性脑梗死N-乙酰神经氨酸S100钙结合蛋白A1预后

    未成熟血小板分数和糖萼素指数在肝硬化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价值

    李光一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未成熟血小板分数(IPF)和糖萼素指数(GCI)评估肝硬化相关血小板减少症(TP)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自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间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相关血小板减少症患者83例纳入病例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指南进行TP诊断和分级;选择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30例健康人纳入对照组.肝硬化严重程度判断采用MELD评分和Child-Pugh分级.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GC水平,并计算GCI;利用血细胞分析仪输出参数IPF;分析IPF和GCI与肝硬化严重程度和TP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肝硬化患者的IPF和GCI均显著升高(P<0.001),而GC浓度显著降低(P=0.002).IPF和GCI在TP分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01),且GCI随着Child-Pugh分级增高而升高(P=0.013).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CI与MELD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10,P=0.004),与HBV-DNA载量亦相关(r=0.222,P=0.044).[结论]IPF和GCI与肝硬化严重程度及TP分级相关,可应用于评估疾病进程.

    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症未成熟血小板分数糖萼素

    腺苷脱氨酶、5'-核苷酸酶及谷胱甘肽还原酶联合检测在评估乙型肝炎患者肝损伤中的临床价值

    黄倩郭守俊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5'-核苷酸酶(5'-NT)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联合检测在评估乙型肝炎(CHB)患者肝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4年6月间就诊的72例CHB患者列入实验组,按照肝损伤不同程度分为轻度组(n=39)、中度组(n=25)、重度组(n=8),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格检查的72例健康者列入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血液样本,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ADA、5'-NT、GR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ADA、5'-NT、G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肝损伤重度组患者的血清ADA、5'-NT、GR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中度组血清ADA、5'-NT、GR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DA、5'-NT、GR联合检测可应用于CHB临床辅助诊断及肝损伤程度评估中,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乙型肝炎肝损伤腺苷脱氨酶5'-核苷酸酶谷胱甘肽还原酶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CD4+、CD8+淋巴细胞计数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

    崔美灵刘春礼张焕霞仝小庆...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CD4+淋巴细胞计数、CD4+/CD8+比例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自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间就诊于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的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86例纳入研究组,并选择同时期30名体格检查健康者纳入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CD4+淋巴细胞及CD4+/CD8+比例,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外周血CD4+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自患者入院至出院后3个月无失访情况,其中存活74例,死亡12例;死亡组外周血CD4+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意识障碍占比、HIV RNA数、颅内压情况、存在其他合并症占比均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意识障碍、低外周血CD4+计数、高HIVRNA、高颅内压、存在其他合并症均是影响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CD4+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低水平CD4+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艾滋病隐球菌脑膜炎CD4+CD8+预后

    输尿管壁面积在嵌顿性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预测价值

    张举裴德龙孙钟海朴敏虎...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壁面积在嵌顿性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1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为嵌顿性输尿管结石分为嵌顿组(54例)和非嵌顿组(56例),行单因素分析后初步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独立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预测结石嵌顿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截点值.[结果]两组UWAmax、UWTmax、结石最大横径、结石CT值、结石近端输尿管壁CT值及结石远端输尿管壁CT值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WAmax、UWTmax及肾盂直径是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UWAmax截点值为64.050 mm2,UWTmax为3.150 mm,肾盂直径为43.250 mm.[结论]UWAmax及UWTmax均可作为嵌顿性输尿管结石诊断的术前预测指标;当UWAmax>64.05 mm2或UWTmax>3.15 mm时发生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可能性较大.

    嵌顿性输尿管结石输尿管壁面积术前预测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30例新生儿气胸临床观察

    郑启华牛桂花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观察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病例报告]选择2020年11月-2023年9月间红寺堡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0例新生儿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30例,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临床指标、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结果显示,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为(8.87±2.67)d,用氧总时间为(14.89±3.85)d,住院时间为(22.81+3.96)d;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为(6.51±1.29)d,用氧总时间为(13.56±2.97)d,住院时间为(20.66+2.14)d;相比较观察组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6.897、6.497、7.581,P<0.05).[讨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应用于新生儿气胸患者中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新生儿气胸高频振荡通气临床指标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