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宜春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宜春学院学报
宜春学院学报

李明斌

月刊

1671-380X

ycxyxb@126.com Yichuncollege@263.net

0795-3201238

336000

江西省宜春市学府路576号

宜春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Yichun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综合性本科大学宜春学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天书奇谭:还珠楼主"蜀山"小说的宝物书写

    王宗辉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建构以《蜀山剑侠传》为文本核心的"蜀山"小说的艺术世界之际,还珠楼主应用到多种具有民间文化韵味的元素,天书奇谭即是其中之一.以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的角度而论,"天书"属于神奇宝物的一种书写形式.在"蜀山"小说中,还珠楼主以天书奇谭为叙述重心,既建构出与之相关的命名、内容等小说叙事要素,也创造了因正邪两派的夺宝行为而引发的一系列"天书"故事.当天书奇谭被文学创作者转换成武林秘籍进行再创作之后,两者便同时附着于天书母题的文学书写链之上,从而显示出中国通俗文学古今之间的内在精神渊源.

    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天书奇谭宝物

    论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对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的继承与发展

    刘玲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首部广泛流传的八大家选本,茅坤的《唐宋八大家文钞》自刊刻以来,对文人学者在唐宋文接受及唐宋文选本编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清初储欣就是其中之一.储欣编选《唐宋八大家类选》,在选篇、体例、思想上继承茅坤《文钞》.但因受明末清初意识形态、文体流变等因素的影响,承中又有变化,体现了文学观念、学术思想流变对古文选本的影响.

    《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类选》文体流变接受与变革

    程度视角下"有点儿+A褒"的语义研究

    栗亚芬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程度语义学的分析框架,"有点儿+A褒"结构中的形容词具有等级形容词、相对形容词、评价类形容词的特点和属性,其真值语义因语境和比较标准的不同而存在模糊性,主观性强.程度副词"有点儿"的主要语义功能是对后接形容词在量级上的程度进行操作,是表主观量的程度词."有点儿+A褒"结构的整体语义表示个体在具体某一维度上的程度超出了主观期望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该结构具有反预期义和意外义的原因.

    "有点儿"A褒程度语义学

    避世与救世:韩宝忠与悟善社同人的诗词创作

    王子恒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社是韩宝忠晚年最重要的社交活动,是研究韩宝忠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他参加的众多社团中,兼具宗教、慈善与文学三重内核的悟善社最为特别,深刻影响了民国的社会与文化.韩宝忠与悟善社同人积极地进行诗词唱和,这些诗作反映出他们在避世与救世两种选择之间的挣扎:一方面,官场的失意让他们萌生避世的想法,将宗教信仰当作人生依靠,过起"出家"生活;另一方面,他们又不甘心"与世隔绝",利用宗教的教化作用以及自身影响力,在动乱的时局中传道布教、普济广施,积极进行救世.从悟善社诗词出发,既可以考察乱世文人的复杂心态,也可以探究宗教与文学、社会等错综复杂的联系,是回溯民国文学与历史的绝佳窗口.

    悟善社韩宝忠江朝宗诗词

    《寻乌调查》"子"尾名词英译的信息对等与缺失

    曾繁健刘丹婷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方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气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给方言英译也带了难题.为了促进方言英译和传播,本文以汤若杰(Thompson,Roger R)的《寻乌调查》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借助NVivo质性研究软件,探析其中客家方言"子"尾名词英译信息对等与缺失.为了实现"子"尾名词英译的信息对等,译者应首先分析汉语"子"尾的功能,才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其蕴含的信息,进一步实现语义和文化信息对等.研究发现,《寻乌调查》英译本中关于"子"尾词的英译绝大多数实现了信息对等,让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之间能够最大程度地接收到相同的信息;少部分由于译者汤若杰未能很好地理解到"子"尾功能,导致译文信息存在部分的缺失.

    《寻乌调查》"子"尾功能英译信息对等信息缺失

    《文心雕龙》"情采"的英译及其变异研究

    马晓欢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文心雕龙》"情采"篇中,刘勰论述了"情"与"采"之间的关系.用"情采"阐释"文质",在儒家文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采",构建了新的"文质"关系的范畴.本文从比较文学译介学以及变异学角度出发,分析施友忠和杨国斌两个全译本中关于"情采"的英译,对比两个译本在语言层面、语义层面及文化层面的差异,结合刘勰的"情采观"原义,对英语世界中"情采"的翻译及阐释进行观照,解蔽其中的"创造性叛逆"和变异现象,为建构中国文论的海外译介路径提供思路.

    文心雕龙情采英译创造性叛逆变异

    禅意的再生——文化诗学视角下王维禅诗英译新探索

    钟铭恩
    96-10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佛"王维的诗歌中,禅宗思想、文学价值和美学的体现是其独特价值所在.因此,翻译王维诗歌需要兼顾语言层面的转换和文化层面的传达.已有研究在平衡文本研究和文化传达上还可更进一步.童庆炳提出的文化诗学涵盖微观的语言分析和宏观的文化批评,是达到这一平衡的理想框架.以文化诗学为视角,本文探讨王维诗歌英译的语言审美价值,禅宗美学和思想在译本中的体现,以及现实指导意义.

    王维禅宗思想文化诗学诗歌英译跨文化交流

    身体的回归:具身视角下的幼儿教育

    徐东杨琴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身认知的兴起,为我国幼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具身认知强调身体对认知的重要性,注重心智、身体、环境三者耦合性整体,同时也是动态性、差异性的具身.基于此,幼儿教育也应是生命之"身"、情境之"身"、发展之"身"、个体之"身".因而,回归"具身"的幼儿教育需要注重幼儿的身心整体性发生,关注多元化的情境,注重幼儿的身体是发展的,解放幼儿个性化的身体.

    具身认知幼儿教育身体

    写作通识教育评价方式改革的探索与验证——以江西财经大学"写作与沟通"为例

    黄海燕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考核问题是通识写作教育改革中的重点、难点与痛点问题,多年来鲜有值得信赖的、可复制的方案可循.江西财经大学"写作与沟通"课程团队探索出的"六项测评法",融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于一体.焦点小组数据显示,该测评方法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课程投入度和获得感;同时,在组内与组间互评的权重及判分方式与标准等方面,"六项测评法"须做出一定的调试与改进,以避免或纠正学生的功利性分数取向.

    写作通识教育六项测评法焦点小组

    基于对话理论的法律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

    罗许生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及模式关乎教学目标与大学功能的实现.法学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法学教育应当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法学专业作为一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学科,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基于对话理论将对话式教学法引入法学课堂,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锻炼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对话式教学能够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体现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实现教师与学生间、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对话式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之间及其与教师之间知识结构由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的过程.

    对话式教学平等主体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