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医药
云南医药

任国钧

双月刊

1006-4141

0871-5360070

650118

昆明市人民西路205号

云南医药/
查看更多>>医药卫生刊物。主要报道省内外医药卫生成果、防治工作经验;传播新知识、新技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顺序追踪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研究

    马璠李亚红王玲芳吴潇潇...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产前胎儿肢体畸形的优势.方法 将329名孕妇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胎儿出生及引产结果的金标准为依据,对比分析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者分别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灵敏度与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差异.结果 连续顺序追踪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产前胎儿肢体畸形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高于任何一种单一超声诊断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联合连续顺序追踪超声与胎儿出生及引产结果一致(Kappa=0.85).提示连续顺序追踪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诊断产前胎儿肢体畸形,优于单一超声法诊断.

    胎儿肢体畸形产前检查连续顺序追踪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灵敏度

    10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特征和血常规及散点图分析

    姚昔友陈穆群尹霜梅朱莹...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100例APL的临床特征和血常规及散点图分析,警示血常规报告审核人员及时进行显微镜复检,保证异常早幼粒细胞报告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APL患者的临床特征、血常规及散点图特征.根据白细胞计数不同,分析散点图特征.结果 APL男女发病率相当,男性略多于女性.以出血、发热、乏力为主诉就诊的占比分别为46%、20%、15%,其次为体检发现血细胞减少和肿瘤术后复查发现血常规异常,分别占比8%和5%.APL患者就诊时,82%患者白细胞异常,82%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95%患者血小板降低,仅3%患者就诊时未在外周血发现异常早幼粒细胞.白细胞相近的APL患者,血常规散点图较一致.结论 通过患者就诊的主诉、血常规结果和散点图指导检验人员镜检时寻找异常早幼粒细胞,为APL的快速诊断提供技巧.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特征血常规散点图

    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核抗体谱检测阳性率观察

    张秀琴杨宇溪杨美兰傅江华...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ANAs检测在老年SLE患者中的阳性率及不同年龄段抗体分布特点与临床应用.方法 用IFA检测217例老年SLE患者和211例非老年SLE患者ANA和抗ds-DNA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ANAs.对SLE患者不同年龄段ANAs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阳性率特点.结果 ANA在老年组、非老年组SLE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98.58%、99.54%;ANAs在老年组、非老年组SLE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98.58%、92.17%,其中抗ds-DNA抗体、nRNP、抗Sm抗体、ANuA、r-RNP和PCNA的阳性率,老年组低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RNP、AMA M2的阳性率,在老年组SLE患者不同年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A检测在老年组、非老年组SLE患者中均有较高的阳性率,ANAs老年组阳性率低于非老年组;抗nRNP抗体和抗AMA M2抗体随年龄发生不同的改变可能是ANAs检测SLE老年组有别于非老年组的特点,总之ANAs检测对老年SLE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抗核抗体谱阳性率

    不同病程、不同性别首诊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分析

    侯羲段馨懿张雪娇张秀月...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病程、不同性别的首诊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及差异,为抑郁症患者制订差别化的提升生活质量的干预方案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3月于玉溪市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首次就诊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程长短及性别进行分组,采取序贯入组的方式纳入研究;采用HAMD-24量表及WHOQOL-BREF量表来研究各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不同病程组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总分、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组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总分、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诊抑郁患者中,长病程患者拥有更差的社会关系及环境领域生活质量;女性患者总体生活质量、社会关系领域及生理领域的生活质量均不如男性,需制定差异化的干预方案.

    抑郁症病程性别差异生活质量

    真菌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

    李杰芬孙丽陈静宜管兴龙...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真菌抗原检测(G试验和GM试验)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玉溪市人民医院2023年1月-2023年8月2020例同时进行G、GM试验及相关感染部位真菌培养的患者检测结果,根据G、GM试验检测结果将试验分为3组,采用x2检验对3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对提高真菌检测效能的影响.结果 在2020例患者中,310例真菌培养阳性,包括酵母菌290例和其他真菌20例.G试验阳性151例,其中63例同时GM试验阳性.分析显示,G试验与GM试验同时阳性时真菌检出率高于G试验阳性GM阴性,且均高于G试验阴性.G试验阳性组的真菌检出率明显高于G试验阴性组.结论 真菌抗原联合检测能提高真菌的检出率,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辅助诊断指标.

    侵袭性真菌感染真菌抗原真菌培养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在干燥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白雪晶张秀琴杨宇溪向秀华...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SII在pSS合并T2DM的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集了 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门诊就诊的136例pSS患者,其中包括28例pSS-T2DM患者和108例单纯pSS患者,并随机选择了 124例T2DM患者作为对照组.本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细胞参数,并根据血常规结果计算SII、NLR和LMR等指标.结果 与pSS组相比,pSS-T2DM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NLR和SII均明显升高;与T2DM组相比,pSS-T2DM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NLR、PLR和SII升高,糖化血红蛋白、淋巴细胞及LMR降低;与T2DM组相比,pSS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及LMR降低,PLR升高.结论 SII与pSS发生发展为pSS-T2DM存在相关性,联合应用血常规NLR、PLR等指标对pSS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γ-干扰素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宇溪张秀琴杨宇舟李春梅...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CLIA检测γ-干扰素试验诊断结核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5月-2023年9月在本院接受检查的疑似结核病患者1616例,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判断全自动化学发光法检测γ-干扰素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临床最终诊断结果显示,阳性患者916例,阴性患者700例.γ-干扰素试验结果显示,阳性患者908例,阴性患者708例.CLIA检验γ-干扰素试验在肺外结核中的阳性检出率较高,但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核病、肺结核、呼吸道疾病、肺部炎症疾病的阳性检出率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核病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采用CLIA检测γ-干扰素试验可对结核病进行诊断,可明确患者为结核病或非结核疾病,并且在结核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

    全自动化学发光法γ-干扰素试验结核病诊断效能

    玉溪地区布鲁氏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分布及流行病学分析

    陈静宜廖飞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本地区布鲁氏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分布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布鲁氏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以玉溪市人民医院45例布鲁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本院布鲁菌感染患者大多中年,男性居多;患者多为农民或自由职业者,部分存在牛羊接触史;患者临床症状以发热及腰、下肢关节疼痛较为主,本院多个科室均有患者;患者血常规白细胞指标多为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出现降低、炎性指标、肝功能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本院主要采用"利福平+多西环素"联合治疗.结论 提示玉溪地区有布鲁氏菌感染病例,存在感染的风险,避免与牛羊接触,高度关注发热及腰、下肢关节疼痛患者的实验室指标,防止误诊漏诊,一旦确诊及时治疗.

    布鲁菌感染临床分布流行病学

    髂筋膜阻滞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和春燕朱雁鸿廖飞范林娜...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FICB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2年10月在本院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比较2组不同时刻的MAP、HR、VAS评分,MMSE评分及术中麻醉镇痛药物用量.结果 在观察组中,不同时刻HR、MAP、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在术后1d时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舒芬太尼及瑞芬太尼的使用剂量明显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CB能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减少术后不良反应,能降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早期POCD的发生率,对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较为有利.

    髂筋膜间隙阻滞髋关节置换认知功能

    保留梨状肌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

    苗绍刚陆景华张传林张毅...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保留梨状肌对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因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患者97例,随机分为保留梨状肌组(47例)和未保留梨状肌组(50例).对比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肢体长度变化、术后1月、3月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 保留梨状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肢体长度变化、术后1月HHS等方面均优于未保留梨状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梨状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能有效控制双下肢不等长,利于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

    保留梨状肌髋关节置换髋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