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教学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教学通讯
语文教学通讯

月刊

1004-6097

语文教学通讯/Journal Yuwen Jiaoxue Tongxun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变形烛照幽微,异化巧鉴人心——《变形记(节选)》课例品鉴

    杨威然丁亚宏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研读封面的学习任务,引领学生整体梳理文章思路和把握文意;并于文本寻常处开掘,剖析人物心理,洞见"闲笔"背后的深意.巧用比较阅读,辨析《变形记》与《促织》在"变形"方面的异同,引导学生从对这一"篇"的学习走向对这一"课"的思考.用设计腰封的活动,呈现学习成果,并通过课后的分层作业由这一"课"拓展到这一"单元",体现单元整体教学意识.

    表面变形内心异化比较探究

    梳理与探究:搭建整体阅读观——《<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课例品赏

    杨德慧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梳理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可有效地缩短阅读时间,高效地建构起知识体系.通过英莲的故事启发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在整个过程中不断深入实践"梳理与探究"的阅读方法,通过梳理时间线和空间线,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搭建阅读《红楼梦》的基本框架,帮助学生建立阅读整本书的整体阅读观.

    梳理与探究《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整体阅读观

    从"谏"到"鉴":微项目驱动下的深度学习——《谏太宗十思疏》课例品鉴

    倪蕴佳黄玉兵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撰写短论"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八单元大项目之下的子项目,这是最终完成大项目"撰写论文"的保障.课堂设计通过对主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深入鉴赏文本,推动微项目落地,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微项目主问题深度学习

    重建宫殿,深思其意——《阿房宫赋》课例品鉴

    王璇路德奎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设情境,以"你就是一名'总工程师',负责设计重建复原阿房宫"为中心任务,通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把握用法落实重点文言知识,以学生齐读、师生合作读、学生个人读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诵读能力,采取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文体特点进行鉴赏.注重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培养学生以史为鉴、敢于担当的精神.

    创设情境重建复原立德树人

    倾听理性之声,思古辨今以载道——《<阿房宫赋><六国论>联读》课例品鉴

    杨玲邱嘉峪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核心词"理性",引导学生探究《阿房宫赋》《六国论》理性声音的内涵,通过小组合作梳理两篇文本的说理艺术,感受气盛理足的特色;审辩说理不完美之处,并结合拓展资料理解文本的现实针对性,体悟古代文人解决现实问题的实用理性思维,感悟两位作者的责任与担当,领悟雄文力量不仅来自出色的说理表达,更来自情感上的极强感染力.

    理性审辩实用理性责任担当

    借助特定支架,将议论引向深入——《以否肯技术强化说理力》课例品鉴

    马静袁菊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时,习惯于提出观点,然后进行正面印证,这种单向思维方式往往疏忽了反例和特例的存在,缺乏论证思维的开放性和辩证性.议论文写作教学重在对学生思维过程的指导,否定句与肯定句是可以相互补充和观照的,通过引入否肯技术,让学生充分了解这类句型的特点和变化形式,搭建思维支架,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从不同层面剖析事理,可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撬动学生的思维,从而使议论说理充满思辨性,写出高品质的议论文.

    议论文教学否肯技术思维支架有效说理思辨性

    审题精"细",立意在"我"——《审题与立意》课例品赏

    郑萍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写作指导是"审题与立意",以往的苏教版教材中很少出现这样的写作指导和任务活动.根据教材的写作要求来看,主要是审题清楚,立意准确、具体且体现独特性.课堂用湖州艺术大师吴昌硕先生的《葫芦图》开场,以寓言故事"惠子的葫芦有用无用"即本单元《五石之瓠》的白话文改编之讨论为课堂抓手,提炼关键词,以新、实、"我"为立意路径,从葫芦之用到"我"之用,逐层进行"审材料之意,立文章之意,立人生之意"的课堂深入,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我"之用.

    审题立意"我"

    在发问中确定深刻立意,达成思维训练——《审题与立意》课例品鉴

    王玉婵徐亚丽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把握作文材料,理解材料内涵,是审题与立意的关键.找准关键词,是审题准确的关键;运用辩证思维,是立意深刻的关键.以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为例,指导学生把握高考作文题的命题方向;具体又以2023年新课标Ⅱ卷的作文题为例开展活动,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发散思维、辩证思维,通过不断发问理解概念内涵,厘清概念间的关系,同时关注命题人的命题意图,从而确定深刻立意.

    发问发散思维辩证思维立意深刻

    聚焦逻辑工具属性,锚定语文人文品质——《学写更具"说服力"的驳论段》课例品赏

    王德宸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首先以古文中的类比段落和生活中的类比事例为支架,引导学生探究类比原理,有逻辑地反驳机械类比;接着通过变量实验使刚才有逻辑的反驳失去说服力,启发学生认清逻辑的工具属性;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归纳出增强说服力的工具,并辨析各种工具的适用语境,最终让学生写出更具说服力的驳论段.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古文普遍存在谬误的原因,既加深了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也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

    逻辑单元类比模型任务情境教学实录

    逻辑,让表达更有力——《逻辑的力量》课例品赏

    曹伟芳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焦逻辑核心知识的理解与迁移,打通逻辑单元三个版块,助力学生初步建构逻辑核心知识框架.通过贴合高中生的学习情境"小瑞选科争论",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并运用两组核心逻辑知识——"前提与结论""概念、判断与推理",体验逻辑在语言表达中的力量.通过辩论"吴艳妮是否适合担任学校形象大使",促成所学的逻辑知识迁移,掌握让逻辑走向严密的路径.

    真实情境逻辑联结辨谬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