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导报
中国医药导报

王丽 黄正明

旬刊

1673-7210

yyzx11@vip.163.com

010-59679533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1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

中国医药导报/Journal China Medical Herald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肌酸激酶同工酶MB、肌钙蛋白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顾黔琳徐丹张涵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Ⅰ(cTnI)、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比较两组CK-MB、cTnI和NT-pro BNP水平;分析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CK-MB、cTnI、NT-pro BNP诊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结果 12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ST段持续压低53例、ST段压低动态衍变67例.观察组血清CK-MB、cTnI、NT-pro 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K-MB、cTnI及NT-pro BNP是发生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OR=3.515、4.683、3.577,P<0.05).CK-MB、cTnI、NT-proBNP单一及联合诊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50(95%CI:0.649~0.851)、0.748(95%CI:0.649~0.847)、0.731(95%CI:0.631~0.832)、0.827(95%CI:0.739~0.915).结论 CK-MB、cTnI、NT-pro BNP可用于辅助诊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且诊断效能较高.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肌酸激酶同工酶MB肌钙蛋白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诊断

    双侧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姚珊郭鹏飞孙洁张蒙蒙...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双侧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以单侧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联治疗,观察组采用双侧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AA)、洼田饮水试验(KWST)、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10(EAT-10)]、肌电图指标、脑损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 β)、神经丝蛋白轻链(NF-L)].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AA、KWST、EAT-10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下颌舌骨肌表面肌电信号振幅、时程均低于治疗前,中位频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下颌舌骨肌表面肌电信号振幅、时程低于对照组,中位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SE、S100β、NF-L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侧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良好,改善吞咽障碍程度与肌电图指标,降低脑损伤标志物水平.

    脑卒中吞咽障碍双侧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

    下肢机器人联合膝关节控制训练在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杨韬李允堪高黎明
    56-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下肢机器人联合膝关节控制训练在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南京脑科医院收治的106例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实施膝关节控制训练,观察组给予下肢机器人联合膝关节控制训练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步态参数、运动耐力.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Berg平衡量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屈髋峰值、屈膝峰值高于治疗前,步幅长于治疗前,步频、步速快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屈髋峰值、屈膝峰值高于对照组,步幅长于对照组,步频、步速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峰值摄氧量(V02peak)、无氧阈值(AT)高于治疗前,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02 peak、AT高于对照组,6 MWT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下肢机器人联合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下肢功能障碍患者效果显著,能提升下肢运动功能,增强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

    脑卒中膝关节控制训练下肢机器人下肢功能步态参数运动耐力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的先兆子痫与缺血性卒中的关联性分析

    王洋奚志王铭修佳琦...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来探索先兆子痫与缺血性卒中及其亚型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从公开可获取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得到先兆子痫和缺血性卒中及其亚型的汇总统计数据集,先兆子痫的数据来源于FinnGen联盟,包括3 903例病例和114 753例对照.缺血性卒中及其亚型的数据来自MEGASTROKE联盟,包括34 217例缺血性卒中病例和406 111例对照,亚型包括大动脉卒中(4 373例病例和146 392例对照)、小血管卒中(5 386例病例和192 662例对照)和心源性卒中(7 193例病例和204 570例对照).使用逆方差加权法、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回归法研究2个特征之间的因果关联,并且通过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的稳健性.结果 选取7个与先兆子痫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为遗传工具变量.在逆方差加权法方法中,未发现证据提示先兆子痫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增加相关(OR=1.05,95%CI:0.96~1.15,P=0.312).在对缺血性卒中亚型的分析中,发现基因预测的先兆子痫与小血管卒中的患病风险增加相关(OR=1.21,95%CI:1.05~1.40,P=0.008).未发现先兆子痫与大动脉卒中(OR=1.12,95%CI:0.89~1.40,P=0.326)和心源性卒中(OR=1.01,95%CI:0.86~1.20,P=0.857)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敏感性分析提示不存在工具变量的水平多效性.留一法未发现对效应估计值影响较大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再次提示结果的稳定.结论 遗传预测的先兆子痫与小血管卒中的风险增加有关,对于有先兆子痫病史患者进行早期干预以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先兆子痫缺血性卒中孟德尔随机化因果关系

    尿神经丝轻链、高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A1在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和预测价值

    马莉陈阳杜宇平万琦...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的尿神经丝轻链(uNf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A1)在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和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9例脑梗死患者的基本资料,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不同,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52例)和认知功能障碍组(37例).记录并比较两组uNfL、外周血HDL和ApoA1,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进行预测价值分析.结果 认知功能障碍组uNfL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HDL和ApoA1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uNfL、HDL和ApoA1是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uNfL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HDL和ApoA1;uNfL的曲线下面积大于HDL和ApoA1(P<0.05).结论 uNfL、HDL、ApoA1均可作为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预测指标,尤其是uNfL,其在早期识别和预防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尿神经丝轻链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对早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预后的影响

    张敏杨立
    70-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Ts)、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对早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早产ARDS患儿125例作为ARDS组,根据患儿预后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血浆游离DNA(cf-DNA)、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AI-1水平;分析早产ARDS患儿cf-DNA与NE、TNF-α的相关性;分析早产ARDS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cf-DNA、PAI-1对早产ARDS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结果 125例早产ARDS患儿预后不良47例,预后良好78例.预后不良组cf-DNA、NE、TNF-α、PAI-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早产ARDS患儿cf-DNA与NE、TNF-α呈正相关(r=0.645、0.687,P<0.05). cf-DNA、PAI-1水平升高是早产ARDS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2.188、2.303,P<0.05).cf-DNA、PAI-1联合预测早产ARDS患儿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Z=3.272、2.229,P<0.05).结论 NETs组成成分cf-DNA、PAI-1水平升高是早产ARDS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检测对患儿的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

    血清正五聚蛋白3和C反应蛋白对小儿肠套叠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

    孙祖银陈建勋张友波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和C反应蛋白(CRP)对小儿肠套叠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江苏省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在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12例行肠套叠手术治疗的患儿.观察患儿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并将其分为感染组和无感染组.收集患儿临床相关资料,并进行血清PTX3、CRP水平检测.分析肠套叠手术治疗患儿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TX3、CRP对肠套叠手术治疗患儿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112例行肠套叠手术治疗的患儿中,31例发生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7.68%.感染组年龄低于无感染组,住院时间长于无感染组,中转开腹占比、PTX3、CRP水平高于无感染组(P<0.05).中转开腹(OR=2.615)、PTX3(OR=2.112)、CRP(OR=2.343)是肠套叠手术治疗患儿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TX3、CRP及二者联合预测肠套叠手术治疗患儿术后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9、0.712、0.918.结论 血清PTX3、CRP是影响肠套叠手术治疗患儿术后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TX3联合CRP检测对肠套叠手术治疗患儿术后感染预测价值更好.

    小儿肠套叠术术后感染正五聚蛋白3C反应蛋白预测价值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理论的社交游戏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的疗效及行为的影响

    薛晶晶张雪娇何璐娜巩尊科...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理论的社交游戏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的疗效及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扬州大学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孤独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康复训练)和观察组(40例,基于ICF理论的社交游戏训练),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行为能力、发育水平、社交状态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治疗效果(言语/语言/交流、社交能力、感知/认知能力、健康/躯体/行为)、行为能力评分(感觉、交往、语言、躯体运动、生活自理)、社交状态评分(沟通、社交互动、重复刻板行为)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发育水平评分(语言、大运动、精细运动、个人-社交、适应性行为)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ICF理论的社交游戏训练能够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行为能力、发育水平、社交状态,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孤独症儿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社交游戏训练

    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产后尿潴留的影响因素分析

    吴斌梁丽丽支芬芳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产后尿潴留(PUR)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产后护理干预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20年7月至2023年2月接收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PUR,将其分为非尿潴留组(58例)和尿潴留组(32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心理状态、疼痛情况,分析初产妇经阴道分娩PUR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年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数字疼痛分级量表(N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5岁、SAS评分≥50分、NRS评分≥4分是初产妇经阴道分娩PUR发生的危险因素(OR=3.281、2.487、2.158,P<0.05).结论 初产妇经阴道分娩PUR发生率高,产科护理人员需加强疼痛管理策略,选取适当助产方式,及时心理疏导,强化护理注意事项知识掌握等干预,预防PUR发生.

    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尿潴留影响因素

    成都地区汉族男性腹主动脉瘤的筛查及高危因素分析

    刘一人赵纪春谷涌泉郭连瑞...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成都地区汉族男性腹主动脉瘤(AAA)患病率并分析危险因素.方法 2014-2022年对成都市双流区24个敬老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体检中心≥65岁的男性居民进行普查.筛查项目包括一般情况、合并症、生活习惯和超声指标.计算患病率.通过单因素及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索AAA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7 132 人纳入筛查,体检中心应答率为2 518/3 638(69.2%);敬老院应答率为3 092/3 494(88.5%).参加筛查的人群均为男性,汉族,患病率为5.17%(290/5 610).290人患AAA为患病组,未患病者为未患病组.患病组腹痛、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吸烟,及饮酒高于未患病组(P<0.05).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吸烟是AAA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超声在AAA筛查中可行;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吸烟是成都地区65岁以上男性人群AAA患病的危险因素.

    腹主动脉瘤筛查患病率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