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导报
中国医药导报

王丽 黄正明

旬刊

1673-7210

yyzx11@vip.163.com

010-59679533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1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

中国医药导报/Journal China Medical Herald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府逐瘀汤现代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刘韩彬刘如歌王家慧卫佳豪...
    66-6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功效,主治胸中血瘀证,现被广泛用于临床证属气滞血瘀的各类疾病,收效显著。本文从血府逐瘀汤的现代临床应用和作用机制两个方面对文献进行梳理,阐述血府逐瘀汤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外科疾病、眼科疾病、妇产科疾病及内分泌科疾病等病种,均获良效。同时从作用机制方面阐述血府逐瘀汤治疗疾病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线粒体质量控制、调节血管生成、降低氧化应激及抗纤维化等机制相关。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作用机制

    溶瘤病毒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及其在骨肉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刘茂荣同志超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肉瘤是一种骨组织原发性恶性肿瘤,常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一般可产生局部疼痛、肿胀和活动畸形等临床症状。目前手术切除和化疗是骨肉瘤的常见治疗类型,但由于其高度恶性、耐药性、易复发及易远处转移的特点,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溶瘤病毒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治疗手段参与肿瘤治疗,已成为骨肉瘤研究的新方向。本文旨在综述溶瘤病毒的定义和分类、抗肿瘤机制、治疗骨肉瘤研究进展及与其他疗法协同治疗骨肉瘤的效果,为骨肉瘤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溶瘤病毒骨肉瘤治疗进展溶瘤机制联合治疗

    Hippo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朱恬恬东丽李畅澈根...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Hippo信号通路异常激活是多数肿瘤进展和侵袭的重要机制之一,也是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Hippo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在肿瘤干细胞、免疫治疗和肿瘤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该通路的表达水平和活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基因突变、表观遗传修饰等。通过其效应分子Yes相关蛋白/PDZ结合域转录共激活因子,Hippo信号通路调控结直肠癌细胞的多个方面,且与其他信号通路如Wnt/β-连环蛋白、Notch等形成复杂的交互网络,共同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本文旨在综述Hippo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调控、功能作用及与其他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为结直肠癌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Hippo信号通路结直肠癌信号通路交互Yes相关蛋白治疗靶点

    虚拟数字人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策略思考

    蔡文清张辰陈阳张雨萌...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AI+"时代的到来,虚拟数字人作为一种前沿的智能化手段,在护理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虚拟数字人是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超写实仿真、多模态等先进技术,依托多模态数据,打造出的融合拟人化外观和精密化肢体动作的虚拟形象,旨在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理人员负担,使其有更多时间致力于临床工作,为患者提供更直接的护理服务。但由于现有数据的质量参差不齐及虚拟数字人的"黑盒性",其生成决策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还有待验证。基于此,本研究将对虚拟数字人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回顾虚拟数字人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精准护理决策、康复训练、健康教育、情感支持方面的应用现状,并探究虚拟数字人在"AI+"护理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策略,以期为未来虚拟数字人在"AI+"护理领域的设计及完善提供参考。

    "AI+"虚拟数字人护理决策综述

    自评健康和睡眠时间在中年女性疼痛和抑郁间的链式中介效应

    李思琦曾洋菁琚新梅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评健康和睡眠时间在中年女性疼痛和抑郁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2023年11月公开发布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20年相关数据。根据问卷中"基本信息"部分,收集45~59岁的中年女性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健康状况和功能"部分,收集自评健康、抑郁、疼痛程度及睡眠时间相关信息。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检验中年女性疼痛、自评健康状况、抑郁、睡眠时间的相关性,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验证。结果 3 270名中年女性抑郁评分为8。00(5。00)分,自评健康得分3。00(1。00)分,睡眠时间为6。00(2。00)h,疼痛评分为2。00(2。00)分。1 345名中年女性存在抑郁,检出率为41。13%。抑郁和无抑郁的中年女性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自评健康状况、睡眠时间、对生活满意度、子女关系满意度、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女性疼痛与抑郁呈正相关(rs>0,P<0。05);睡眠时间与抑郁、疼痛呈负相关(rs<0,P<0。05);自评健康与抑郁、疼痛呈负相关(rs<0,P<0。05),与睡眠时间呈正相关(rs>0,P<0。05)。自评健康和睡眠时间在抑郁与疼痛中起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66%。结论 自评健康和睡眠时间在中年女性疼痛和抑郁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今后应以自评健康和睡眠时间作为切入点,降低中年女性抑郁的发生率。

    中年女性疼痛自评健康睡眠时间抑郁链式中介效应

    临床护士离职意愿的潜在剖面分析

    胡红琴李良兰李文君白婕...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护士离职意愿的潜在剖面并分析不同剖面的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6月至8月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护士心理资本量表、工作嵌入量表、离职意愿量表对重庆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临床护士离职意愿调查结果进行潜在剖面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护士离职意愿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共调查1 139名护士,其离职意愿分为4个潜在剖面,将其命名为"高离职意愿组""离职犹豫组""离职犹豫-低行动组"和"低离职意愿组",分别占比为20。90%、35。91%、11。33%、31。8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称、有无编制、每月总收入、心理资本、工作嵌入是临床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护士离职意愿可分为4个潜在剖面,医院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特征的护士制订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其离职意愿。

    临床护士离职意愿潜在剖面分析护理管理

    心理僵化与睡眠质量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自我同情与主观幸福感间的链式中介效应

    刘菊香齐向秀曲盛美巩思佳...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僵化、睡眠质量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自我同情和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336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对象的自我同情、主观幸福感、心理僵化与睡眠质量的关系及心理僵化与睡眠质量在自我同情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使用Pearson相关性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验证。结果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自我同情量表评分为(83。11±14。69)分,总体幸福感量表评分为(70。33±13。99)分,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评分为(16。15±7。66)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为(7。38±3。33)分。主观幸福感与自我同情呈正相关(r>0,P<0。05),与心理僵化、睡眠质量呈负相关(r<0,P<0。05);自我同情与心理僵化、睡眠质量呈负相关(r<0,P<0。05);心理僵化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r>0,P<0。05)。自我同情通过心理僵化和睡眠质量到主观幸福感的路径占总效应的37。32%。结论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为中等水平,自我同情能够通过心理僵化和睡眠质量间接作用于主观幸福感,医护人员可进行相应的睡眠指导或积极心理干预以提升患者幸福感水平。

    乳腺癌睡眠质量自我同情心理僵化主观幸福感链式中介效应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药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用药规律

    刘娴许颖智刘婧訸郝同...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中药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筛选文献,建立中药处方数据库,进行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功效类别统计。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中药间关联规则分析,并运用Gephi 0。10。1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包括k-core层次分析和社团分析,探究核心药物组合。结果 共纳入46个中药处方,涉及116味中药,频次前5位的中药为川芎、黄芪、当归、红花、桃仁。药类频次前5位的中药类别依次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平肝息风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药性多为平、寒、凉,药味以苦、甘、辛为主,主要归肝、脾、心经。关联分析及网状图显示,川芎-桃仁-当归、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丹参-黄芪为常用中药组合;复杂网络k-core层次分析显示,"当归、川芎、红花、黄芪、丹参、桃仁、大黄、天麻、天南星、甘草、赤芍、石菖蒲、半夏、地龙、水蛭、全蝎"是核心中药处方;社团分析得到3个核心中药群。结论 中药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强调以"补气活血"为主要治疗原则,同时注重平肝息风、健脾化痰,适当应用虫类药是临床治疗新思路。

    中风病脑梗死中药溶栓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炎症蛋白与心力衰竭因果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张艺博卢健棋毛美玲陈丽丹...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以确定91种炎症蛋白与心力衰竭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91种炎症蛋白数据来自GWAS数据库统计数据。心力衰竭的数据来自FinnGens数据库。采用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法、加权模型法来研究91种炎症蛋白与心力衰竭之间的因果关系。使用Cochran's Q检验、MR-PRESSO全局检验、漏斗图、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进而验证结果的稳健性、异质性和水平多效性。通过Steiger检测,判断心力衰竭与91种炎症蛋白之间有无反向因果关系。结果 91种炎症蛋白共获得了 2 25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共有6种炎症蛋白被确定为具有因果作用。逆方差加权法分析显示,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OR=1。102,95%CI:1。043~1。165,P=0。001),肿瘤坏死因子-β(OR=1。059,95%CI:1。018~1。103,P=0。005),T 细胞表面糖蛋白 CD6 亚型(OR=1。067,95%CI:1。012~1。124,P=0。016),C-X-C 基序趋化因子 10(OR=1。060,95%CI:1。005~1。118,P=0。034)与 HF 呈正相关;8 和 Notch 样表皮生长因子相关受体(OR=0。941,95%CI:0。895~0。991,P=0。02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2(OR=0。903,95%C1:0。817~0。998,P=0。045)与 HF 呈负相关。通过 Steiger 检测,判断心力衰竭与炎症蛋白之间无反向因果关系。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所选单核苷酸多态性间不存在水平多效性和显著的异质性,提示结果的稳健性。结论 炎症蛋白与心力衰竭发生风险存在潜在因果关系,且未发现反向因果关联。

    炎症蛋白心力衰竭孟德尔随机化因果关系

    老年健康体检人群残余胆固醇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董奥奇武艳张祥王庆雯...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健康体检人群残余胆固醇(RC)与动脉硬化(AS)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6月至10月进行健康体检的1 013名老年人,依据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测量动脉损伤程度。根据baPWV测量结果将体检人群分为AS组(baPWV≥1 400 cm/s)与非AS组(baPWV<1400 cm/s)。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RC与AC发病的其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向前法)探讨RC是否为老年健康体检人群AS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RC与高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球蛋白、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呈正相关(rs=0。080、0。070、0。475、0。196、0。122、0。085,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蛋白/球蛋白呈负相关(rs=-0。093、-0。170,P<0。05)。二元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 RC 水平(OR=1。453,95%CI=1。024~2。061)、高血压(OR=2。071,95%CI=1。493~2。872)、白细胞计数(OR=1。106,95%CI=1。012~1。208)、脉压差(OR=1。018,95%CI=1。007~1。028)、天冬氨酸转氨酶/谷丙转氨酶(OR=1。771,95%CI=1。303~2。406)是老年健康体检人群发生AS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386,95%CI:0。255~0。583)是老年健康体检人群AS的保护因素。结论 老年健康体检人群发生AS与高RC水平有关,可通过监测RC水平降低其AS发生率。

    残余胆固醇动脉硬化血脂异常健康体检人群老年人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