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
临床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

魏大成

月刊

2096-1278

xayybj@126.com

029-88445515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唐延路旺座国际城D座33楼

临床研究/Journal clinical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术前访视联合心理干预对呼吸内镜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张梦平张丽平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浅析呼吸内镜手术患者实行术前访视联合心理干预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入本次研究的 120 个病例均是河南省胸科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呼吸内镜手术患者,选用数字标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研究组行术前访视联合心理干预,比对两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术后各阶段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在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生活质量维度较对照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4 h、8 h、12 h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研究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内镜手术患者实行术前访视联合心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患者负性情绪,减轻术后疼痛感,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预后,实践价值较高。

    呼吸内镜手术心理干预术前访视负性情绪

    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急性压力性损伤的影响

    姜曙娟赵锐瑾刘军晓张丽...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并分析该护理模式对患者急性压力损伤的影响。方法 纳入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2 月在安阳市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 120 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60 例。对照组、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急性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干预前后负性心理、应对方式、自护能力、应激反应,并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急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癌症应对问卷量表(CCMQ),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率相比,研究组(98。33%)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的开展可有效减少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急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缓解负性情绪和应激反应,增强压力应对能力、自护能力,促进术后恢复,且患者认可度较高。

    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室护理量化评估策略急性压力性损伤负性心理

    无缝隙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依从性、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孙素洁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为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市中医院 2019 年 2 月至2022 年 2 月收治确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40 例为分析对象,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20)采取常规护理干预配合,与观察组(n=20)采取无缝隙护理干预配合。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冠心病治疗相关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健康依从性模型量表(CHBMS)各评价因子所得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提供无缝隙护理干预优势在于能够提高其对于疾病、治疗措施的理解程度,提高患者对于医护行为的配合程度,降低并发症风险,对临床治疗方案有良好的协同辅助效果。

    无缝隙护理老年冠心病知识掌握并发症依从性

    循证护理联合预警性护理在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中的应用

    田方张秀萍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中采用循证护理联合预警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4 月至2022 年 9 月在信阳市中心医院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共计 102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 51 例,干预组给予循证护理联合预警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复苏护理,比较两组麻醉恢复情况、镇静镇痛效果、麻醉恢复室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麻醉苏醒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意识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时间、气管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干预 12 h后Ramsay镇静评分提高,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12 h后,干预组Ramsay镇静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干预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麻醉恢复室并发症发生率(5。88%)较对照组(29。41%)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麻醉苏醒期不良事件发生率(3。92%)较对照组(23。53%)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根治术患者给予循证护理联合预警性护理能够改善麻醉恢复情况,缓解术后疼痛,提高镇静效果,减少麻醉恢复室并发症、苏醒期不良事件,可在临床使用。

    循证护理预警性护理肺癌根治术麻醉恢复

    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联合细节护理在秋季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乔俊敏马占敏李瑞芬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联合细节护理在秋季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17 年 8 月至 2019 年 2 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秋季腹泻患儿 102 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联合细节护理)各51例,对比两组临床指标、胃肠道功能、护理有效率、患儿依从性率、家长满意度率。结果 观察组止吐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均有所降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均有所提高,且对照组GAS、MTL高于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依从性率(78。43%)低于观察组(9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率(96。08%)高于对照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秋季腹泻患儿采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联合细节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胃肠功能,提高患儿依从性、家长护理满意率。

    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细节护理秋季腹泻患儿胃肠功能满意率

    医护一体化模式联合营养饮食指导对食管癌围手术期患者QLQ-C30评分的影响

    韩晓娟曹艳邱红丽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医护一体化模式食管癌手术患者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联合营养饮食指导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9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6)。观察组予以医护一体化护理联合营养饮食指导,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应激反应水平、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排气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应激反应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均有所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均有所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模式联合营养饮食指导应用于食管癌围手术期患者,可降低患者应激反应,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加快患者恢复进程。

    食管癌医护一体化营养饮食指导QLQ30评分

    多学科护理团队模式在接受影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王秋楠董飒曹民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学科护理团队模式对接受影像学检查患者护理风险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 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8 月期间的临床科室护士 30 名,所有护士均接受多学科护理团队模式培训。选取 2021年 1 月至 2021 年 7 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影像检查患者 60 例作为对照组,选取 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8 月接受影像检查患者 60 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多学科护理团队模式干预。比较护士培训前后影像检查知识测试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影像检查相关项目、心理状态、护理风险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30 名临床护士培训后影像检查知识评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候检时间、扫描时间短于对照组,准备完好率、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护理风险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护理团队模式可提高临床护士专业技能,提高影像学检查效率,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影像检查多学科护理团队模式护理风险护理满意度

    护士主导专病一体化护理联合精细化护理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术后健康行为、不良情绪的影响

    王晓晗展素梅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护士主导专病一体化护理联合精细化护理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术后健康行为、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在河南省周口市眼科医院治疗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 94 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护士主导专病一体化护理联合精细化护理),各 47 例。对比两组健康行为评分、眼部指标、不良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对照组各维度健康行为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眼部指标(眼压、视力、前房深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不良情绪(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26%)高于观察组(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手术患者进行护士主导专病一体化护理联合精细化护理,可改善患者眼部指标、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健康行为,提升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

    护士主导专病一体化护理精细化护理白内障青光眼健康行为不良情绪

    温馨助产服务联合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在自然分娩助产护理中的应用

    慕晓瑞魏园雷迎亚孙真...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然分娩助产护理中采用温馨助产服务联合全程导乐助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9 月至2022 年 8 月在许昌市妇幼保健院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共计 130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 65 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助产护理,干预组实行温馨助产服务联合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对两组心理状态、舒适度、不良母婴结局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均有所提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3。08%)低于对照组(1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医院环境、医护态度、情感体验及医护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馨助产服务联合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应用于自然分娩助产护理中,可改善心理状态,提高舒适度,减少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温馨助产服务全程导乐助产护理自然分娩助产护理

    以症状管理理论为导向的强化护理干预对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影响

    邹玉阁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讨以症状管理理论为导向的强化护理干预对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择洛阳伊洛医院在 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64 例行胸中下段食管癌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 32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症状管理理论为导向的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康复情况、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指标。结果 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评分(焦虑、抑郁、外向性激惹、内向性激惹)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镇痛药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总体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12%)低于对照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值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症状管理理论为导向的强化护理干预用于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术后能改善其心理状态和营养指标,使康复速度加快,使并发症发生的更少,提升生活质量。

    食管癌症状管理理论强化护理干预康复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