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

莫晓虹

半月刊

2095-4530

ZDZYJYXS@126.com

0571-85170300-81013;81033

310013

杭州市天目山路40号1003室

职业教育/Journal ZhiYe JiaoYu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第一份面向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杂志,受国家教育部职成教司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培训就业司的直接指导,为广大职教工作者提供更多交流教学成果,发表科研论文的机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种教学方法融合:中职机械识图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王胜汪彬
    3-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械识图是中职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目前中职机械识图课程教学面临着学生现实能力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教学方法改革落地不实、课程教学难度较高等现实困境,基于此,借助企业产品实物与图纸,模拟企业真实工作场景,探讨费曼学习法、思维导图法、分组项目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融合使用,进行教学模式革新,构建中职机械识图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并以Y中职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自然班级的学生作为实验组(n=39),将其与革新教学方法的对照组(n=37)进行教学效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统计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学生各方面成绩都优于对照组学生,课堂氛围和学生参与度明显提高,教学效果较为理想,能有效提高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费曼学习法思维导图法分组项目式教学法生态教学模式中职机械识图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县域中职"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研究

    田维庭陈静雅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学徒制强调学生(学徒)的双重身份,学生(学徒)既要在学校接受理论教育,又要在企业或者工作场所跟随经验丰富的专业师傅进行实地学习."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强调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性和参与性,主张通过实际操作进行知识传授和学习.现代学徒制与"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在推动产教融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及深化"三教"改革方面高度契合.然而,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县域中职学校推进"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仍存在教育资源短缺、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师资力量薄弱、评价体系单一等多层面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该模式在县域中职学校的发展,从整合教育资源、开展项目式教学、强化师资力量、构建评价体系等维度探讨相应的策略.

    现代学徒制县域中职"教学做合一"

    基于全球本土化理论的地方文化国际传播机制研究——以义乌国际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

    朱梦琪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文化不再局限于本土的边界之内,而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机制跨越国界,与全球文化进行互动与融合.义乌是全球知名的各类商品的集散中心,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县级市之一,其地方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播情况具有代表性.运用全球本土化理论,以义乌国际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义乌地方文化在国际传播过程中的机制与特点,并提出地方文化国际传播机制构建策略.

    全球化本土化国际传播义乌国际学生群体

    聚焦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有效课程思政特征指标的构建——基于75份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NVivo编码分析

    董莉
    19-2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需要高素质工匠的强有力支持,高职院校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国家培养所需的工匠是高职院校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工匠精神体现在职业技术人才所具备的智慧与美德之中,而涵养智慧与美德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核心价值.运用NVivo 11.0 对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新华网新华思政上的职业教育门类中18个专业类的75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提炼出5个核心范畴、15个基本范畴、611个参考点,构建了高职院校指向工匠精神的有效课程思政特征指标,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目标与抓手,有助于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

    工匠精神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区域内中职学生专业基本技能考核实践探析——以南宁市为例

    陈璇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职学校的学业评价仍处于探索阶段,其中专业技能考核的组织形式、考核内容依据各地职业教育办学情况,有较大区域特色.以南宁市推进区域内中职学生专业基本技能考核实践为样本,总结区域内中职学生专业技能考核实施的有效路径.

    专业技能考核中职高质量发展南宁市

    指向激活学生创造力的智慧教学环境应用研究——以X学院为例

    章卫芳贾旭鑫杜君英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教学环境凭借资源呈现个性化和教学交互多元化的优势为激活学生创造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X学院通过打造现代化学习空间、与教学平台深度融合以及开发智能管理系统建设智慧教学环境.调查发现,学生在智慧教学环境中的学习体验和效果均优于传统学习环境.建议从个性化资源推送、引进新兴技术、增加环境美观和舒适度、优化人机交互体验和提供多样化师生交互方式五个方面改进智慧教学环境.通过调查教师利用智慧教学环境激活学生创造力的效果发现,智慧教学环境使用情况良好,教师满意度较高,为激活学生创造力提供了有效支持,但部分教师创造力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对智慧教学环境设备使用不熟练,缺乏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方法.因此,可通过提升智慧教学能力、融合多元教学方法、搭建跨学科学习平台和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四项举措加强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与应用,激活学生的创造力.

    高职院校创造力智慧教学环境建设与应用

    "三全育人"融入中职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内涵的研究

    朱琦沁虞国军顾淑群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职课程思政改革迫在眉睫,将"三全育人"融入课程思政是大势所趋.从现状看,中职课程思政与专业产业的结合较弱,无法延伸到课外,并呈现单向度化的特征.为此,要从横向和纵向两方向将"三全育人"融入中职课程思政体系,并建立保障机制和更新机制,使课程思政贯穿学生专业发展的全程,让学生在精心引导下成长为高素质、高技能的产业生力军.

    三全育人课程思政中职教育

    基于ELF理念的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析

    梁婷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在高职院校中,大学英语课程不仅肩负着语言技能培养的重要使命,更应当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基于ELF理念,探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通过精心策划的教学内容、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多元化的实践活动等,为学生营造一个既能学习语言又能提升思政素养的学习环境,优化和提升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效果,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ELF理念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中高职一体化背景下专业课教材开发的实践探索——以《出纳和资金管理》新教材为例

    张萍萍何真
    42-4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三教"改革中,教材被视为教学内容传递的核心媒介、教师教学活动的关键参照以及教育改革的焦点领域.针对中高职一体化专业课教材内容职业性不强、教材中高职一体衔接不畅、教材理实割裂、教材开发检验适应性不足等系列问题,基于问题导向探究了"三教"改革背景下中高职一体化专业课教材开发的路径,以《出纳和资金管理》新教材的开发为例,提出以岗为基、多方联动、素养导向、试教为鉴的实践探索路径,为中高职教材一体化改革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实践参考.

    试教为鉴中高职一体化教材开发实证研究《出纳和资金管理》新教材

    地域文化视域下鲁班精神融入建筑类专业课程的路径探究——以绍兴为例

    孔婷婷钟振宇
    47-5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的时代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使命,同样赋予了鲁班精神新的内涵.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为践行职业教育"实践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以新时代鲁班精神为内核,以古城绍兴为例,充分挖掘古越文化特色育人元素并梳理形成元素编码,通过构建建筑类专业课程知识与鲁班精神的对接谱系,探索不同专业课程育人主线切入的有效途径以及优化健全课程思政评价机制等,探讨了将兼具地域特色的鲁班精神融入建筑类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实施路径.

    鲁班精神地域文化课程思政建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