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

莫晓虹

半月刊

2095-4530

ZDZYJYXS@126.com

0571-85170300-81013;81033

310013

杭州市天目山路40号1003室

职业教育/Journal ZhiYe JiaoYu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第一份面向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杂志,受国家教育部职成教司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培训就业司的直接指导,为广大职教工作者提供更多交流教学成果,发表科研论文的机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应用的逻辑进路——基于技术知识创生理论

    骆琳张棉好董可雷任金阳...
    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知识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知识,应用教育技术旨在诠释与创生技术知识.然而,当前教育技术的应用偏向工具理性,弱化了学习者主体地位,从而忽视了课程的知识创生.为此,应深入探究知识创生的理论基础,并从宏观(教学资源建设)、中观(教学环境构建)、微观(技术知识诠释)三个层面,系统构建应用教育技术促进技术知识创生的逻辑框架.基于此,首先,应理性审视职业教育的教育技术价值,构建技术知识创生环境.其次,需要推动多方合作,共建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确保教学资源遵循技术知识诠释逻辑.再次,深入优化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设计,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最后,聚焦提升职教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从而有效促进技术知识创生.

    技术知识职业教育教育技术知识创生

    职业院校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内涵流变、框架构建与生成路径

    周如俊
    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素养是教师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工作、学习与生活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在对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内涵流变的溯源基础上,综合运用知识图谱分析法、质性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构建4个"一级要素"、16个"二级要素"、50个"观测点"组成的职业院校教师人工智能素养的通识性总体评价框架,并从TPACK框架理论、能力素质模型理论、教育生态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等四个维度诠释架构的学理逻辑,最后从政策驱动、理念融入、系统培训、治理力行等层面提出推进教师人工智能素养的生成路径.

    职业院校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内涵流变框架构建路径生成

    数智时代高职教育的生命向度:智能技术应用的伦理审视

    邢艺娇赵宇琛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社会已迈入数智时代,智能技术在教育资源智能化、教学方式个性化、交互形式多样化方面赋能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新技术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变革成为当今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必须审慎对待其潜在的伦理风险,防止诸如数据偏见背离职业教育育人初心、技术崇拜淡化高职教育实践属性、数字应用重构高职教育师徒关系等问题.消解智能技术教育应用伦理困境,要构建以伦理为基石的智能技术应用框架,在高职教育领域制定完善的风险治理政策和监督策略,加强师生伦理教育,促进技术伦理与人文关怀的融合,教技理性融合赋能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职教育智能技术技术伦理技术应用

    高职学生赴制造业基层就业意愿的质性研究

    徐淼淼魏鹏飞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学生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是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关键力量.然而,制造业企业却面临"技工荒"的窘境,高职学生赴制造业基层就业意愿较低.基于此,对浙江5所高职院校的20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以期了解高职学生对赴制造业基层就业的看法,分析背后成因.研究发现,高职学生赴制造业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可归纳为身份融入困难、家庭就业支持偏颇、学校就业引导待完善三个方面.建议完善顶岗实习制度,加强教师角色引导,完善专业教育,积极培育高职学生技术发展意识,营造尊重人才的氛围等.

    高职学生制造业基层就业意愿

    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高职生实习权益保障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NVivo软件的质性分析

    赖珊珊胡世文袁家英武倩...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习是高职院校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基于生态系统理论,从宏观系统、中观系统、微观系统构建高职生实习权益保障的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对12位高职院校实习生深度访谈的文本进行NVivo软件的质性分析,发现政策保障、学校教育、企业支持、行为主体这四个层面是影响高职生实习权益保障的主要因素.基于此,从聚焦政策落实,完善监督管理;校企互联互通,加强教育培训;规范实习行为,增强维权意识等方面提出高职生实习权益保障的对策建议.

    生态系统理论高职生实习权益影响因素质性分析

    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逻辑分析、现实诉求与机制构建

    王心怡匡兴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教融合型企业通过连接教育与产业,实现统筹融合,是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和关键环节.培育和建设这类企业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企业在办学中的主体作用,还能将生产服务与教育服务有机结合,使其既能独立也能合作地参与到教育事业中,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契合时代需求,提升经济效益,并符合相关政策导向.然而,当前的建设培育存在产教目标不一、主体合作不力、资源技术配合不协调等问题,进而提出相关现实诉求.为此,需构建社会共识机制,涵盖产教融合宣扬理念、主体任务分担、利益协同共享;构建参与机制,发挥各主体管理优势;构建协调机制,扎实做好统筹规划、区域建设与动态反馈,以支持和优化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路径.

    产教融合型企业融合支持机制

    职业本科教育"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理论框架与实施路径

    马东霄王学东马晓琨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本科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生层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是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显著标志.工作世界变革倒逼"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层次高移,职业本科教育与时俱进革新"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是应对工作世界变革的挑战,打破专科层次培养惯性的必然选择.在讨论工作世界人才需求变革与职业本科教育语境下"岗课赛证"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建构职业本科教育"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理论框架,并从"岗课交融""赛教融合""书证融通"三个方面,探讨职业本科教育"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探索职业本科特色育人模式提供参考.

    职业本科教育"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工作世界

    隐性课程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吴龙余丽丽温正胞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作为高校育人工作实践创新的新理路,是推动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有益尝试.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教育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思维模式、情感、价值观、素养等隐性知识的习得与传授.数智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面临各类挑战:教学资源丰富化,而课程内容选择职业特色不明显;教学模式多元化,而课程结构设计缺乏系统性;教学方式转变,而教师思政素养有待提升.同显性课程不同,隐性课程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在情景中呈现,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遵循着密切的理论逻辑、制度逻辑和实践逻辑.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发展需要融合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构建德技并修的课程思政目标体系,创建权责明确的课程思政教研制度,探索融会贯通的课程思政模式.

    隐性课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构建路径

    中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内涵、策略与实施

    于丽娟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职英语课程的独特属性为课程思政育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阐述中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即目标性、协同性、生本性和外显性,从教学目标确定、思政元素设计、思政方式融入与教学评价构建四个方面提出了中职英语课程思政设计要点.以国家教育政策、课程论和中职英语学科特色为基础,提出中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框架和实践路径,以期为英语教师在中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提供借鉴.

    中职英语思政元素实施路径

    基于智慧课堂的中职英语教学新样态研究

    却旦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中职英语教学存在教学场域不够先进、教学策略不够灵活、教学评价不够全面等问题,不利于中职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养成.从智慧课堂学习环境全域智能化、教学行为互动立体化、教学过程支持精准化、评价方式全程数据化四个基本特征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向核心素养的中职英语智慧课堂教学样态的变革举措,涵盖资源获取方式从处理到开发、教育技术手段从人工到智能、教学策略从均衡到精准、教学评价从笼统到精细四个方面,以期有效提升中职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水平,打造中职英语教学新样态.

    智慧课堂中职英语核心素养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