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大学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大学教学
中国大学教学

杨祥

月刊

1005-0450

zgdxjx@crct.edu.cn

010-58582496

100120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4号

中国大学教学/Journal China University Teaching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数字教材的内涵特征、发展现状与建设思路

    宋毅王繁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数字教材作为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形态教材,具有集成度高、互动性强、易于更新等优点.正确认识数字教材的内涵特征和发展现状,积极探索推进数字教材建设的理念和路径,为高校教育教学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对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教育数字化数字教材数字资源

    基于科教融合和真实工程体验的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

    苏海佳张婷谭天伟
    8-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工程教育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关键"赛道".新时代,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推动下,以行业需要为导向,行业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将科研成果赋能本科教学,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培养人才储备.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北京化工大学以科教融合和真实工程体验为抓手,创新性提出"将真实工程体验和创新思维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工程教育理念,把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育人资源和优势,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实验设备和实践创新平台,着力培养学生学科交叉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大工程观.

    科教融合真实工程体验学科交叉大工程观

    推进古文背摹赏探教学助力中文拔尖人才培养

    刘生良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首先提出教、学以及教法、学法的术语,来探讨二者的关系,进而重新阐释和界定教学的概念.教之要义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法,是为学服务的.学之要义在于从教中获得学法,从而形成学习能力,学法乃是教与学的重要内容和钤键所在."背摹赏探"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和一种有效的教学范式,有助于中文拔尖人才培养.其要点是:以背诵、摹写强基固本,受益终身;以赏析、探究提升能力,开拓创新;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因材施教,授人以渔,循序渐进,科学实施.

    古代文学"背摹赏探"拔尖人才培养

    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研究生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梁治国陆永浩艾轶博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世界已进入大科学时代,高校在大科学设施建设运行中承担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与日俱增.如何在建设和运行大科学设施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高校多学科优势,在完成建设任务及承担科技任务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研究生交叉学科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效果,是摆在研究生教育面前一个重大而持久的课题.作为首个教育部高校承建的大科学设施,北京科技大学牵头承担"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简称MSAF)的建设运行与研究生培养实践,探索并实践高校承建大科学设施过程中对提升研究生培养创新实践与工程能力的实现路径,对高校在承建大科学设施并开展社会服务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提升育人效果给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

    大科学设施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生培养实践能力

    产教融合培养医学交叉人才的时代诉求、现实挑战及实施路径

    王智鹏钮晓音邵莉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医学交叉学科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以产教融合促进医学交叉人才的培养将有效推动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升级与医学交叉学科的发展.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医学交叉人才面临着学科交叉的复杂性、师资整合的艰巨性、政策支持的不确定性等现实挑战,可以在政府、行业及高校的共同努力下,从鼓励高校交叉项目的多样化探索、促进育人与产业前沿的深度融合、推动产教融合模式的多元化实践、提供产教融合政策的倾向性支持四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产教融合医学交叉学科医+X复合型人才

    大学写作课中的反思训练——以《写给读者的信》为例

    王缅
    31-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阶段有效的学习不仅要依赖相关的知识能力,更取决于学生是否可以借助反思,准确地觉察、监测和控制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本文以"写作与沟通"课中的一项学习任务——《写给读者的信》为例,试图对学生反思性学习的过程及效果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写作过程中学生觉察意识的缺乏会带来对自我认知行为的监测不准确,进而导致后续的控制行为出现偏差.对自我和他人的知识错觉是影响有效反思的部分原因,而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深度参与和积极引导可以有效改进最终的反思性学习效果.

    反思性学习大学写作后设认知知识错觉

    红色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为、应为、难为与何为

    姜长宝任俊霞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资源凝结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党史国史文化,承载着内涵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深入研究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教学,既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课题.文章从红色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深刻内涵、重要意义、面临困境、破解路径等进行研究,深度挖掘红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切实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教学思想政治教育

    智慧学习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质量的实践探索

    王静蒲信竹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全校选修课"成功心理训练"的实践探索,试图以混合式教学模式更有效地开展智慧学习,将原有的面授课堂时空观打破,将学习的过程延展到无界空间中去,实现多维度、多空间、多线程相结合的智慧学习.首先从智慧课堂的理论和技术视角探讨深度学习实现的可能性,其次结合具体课程探讨实践研究的效果,证明智慧课堂对于提升课堂质量的有效性,最后针对具体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实践反思.

    智慧课堂混合教学人工智能技术心理课堂课堂质量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课程教学——以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为例

    黄凌玉王增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道德修养、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以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教学为例,从构建教学体系、建设课程资源库、创新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实施路径,确保其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推动青年学生扎实学习、学以致用,强化课程教学立德树人成效.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教学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的应有地位及效能提升

    刘顺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辩证法概论"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的应有地位是什么?这看似不成问题,而实际上却是亟待正本清源的真问题.在应有地位上,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升华辩证唯物主义认知的关键课程、培养科学思维的进阶课程、领会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通识课程.为此,应立足"应有地位"来提升其"应有效能".课程定位上,统筹学理性与意识形态功能性的辩证统一.教学理路上,从自然辩证法理论教育到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价值引领.内容供给上,讲深讲透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改革向度上,挖掘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叠加赋能效应.

    自然辩证法概论高校思政课应有地位育人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