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肛肠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黄乃健

月刊

1000-1174

0531-82913309 82950414-6287

250011

济南市文化西路42号

中国肛肠病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联合FOB、CEA和CA199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陈小朝卢本银付浩宇丁楷...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粪便黏结蛋白聚糖2(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联合粪便潜血(FOB)、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采集的358例受试者粪便样本中,实施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筛选出符合入组条件的160例患者,分为健康对照组、疾病对照组、癌前病变组和结直肠癌组,每组各40例。补充完善血清CEA、CA199及FOB检测,统计并评估各项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及疾病对照组对比,结直肠癌组及癌前病变组的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水平、FOB阳性率以及CEA、CA199的表达量均呈现显著性上升(P<0。05)。其中,结直肠癌组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的阳性率最高,为85。0%;其次为粪便潜血试验(72。5%)。这两项指标明显高于CEA和CA199的检测阳性率。针对不同特征人群进行粪便SDC2基因筛查时发现,阳性率与受检者的年龄、症状表现及其地域来源存在关联性,但与性别并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是一种简便快捷、无创且灵敏度较高的新型检测方式,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确诊率,与常规筛查联合应用能展现出较好的诊断价值。在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价值。

    结直肠癌早癌筛查SDC2基因CEACA199

    负压封闭引流术用于直肠癌术后的效果观察

    刘艳君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用于直肠癌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治疗的3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通过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联合VSD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感染、创口愈合时间、免疫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和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后,2组在术后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炎性因子水平和生命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免疫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术后采用VSD术能够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术后生命质量,降低术后炎性因子水平,对促进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直肠癌术后负压封闭引流术效果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宫毅教授治疗老年便秘核心用药的作用机制

    何学美周愉宫毅余佼林...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宫毅教授临床治疗老年便秘核心用药的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Drugbank、TTD、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中检索核心药物白术、党参、黄芪、当归、紫菀以及疾病的靶点;运用Venny 2。1获取交集靶点,继而于String中进行PPI分析;通过Cytoscape 3。7。1以及Metascape数据库完成可视化以及GO、KEGG富集分析。结果:得到41个活性成分、217个药物靶点、1079个疾病靶点以及94个交集靶点。其中41个活性成分中含有木犀草素、山奈酚和槲皮素等;217个核心靶点含有AKT1、IL6、TNF等;信号通路以癌症通路、MAPK通路、PI3K-AKT通路和AGE-RAGE通路为主。结论:宫毅教授治疗老年便秘以白术、党参、黄芪、当归和紫菀为核心药物,其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交互发挥作用,需进一步实验验证。

    老年便秘网络药理学分子机制

    粪菌移植治疗交替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

    钟碧莹龚栋耀曾凤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粪菌移植治疗交替型肠易激综合征(IBS-M)患者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江门 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IBS-M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观察组采用粪菌移植治疗。比较2组的短期疗效,包括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IBS-SSS)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IBS-QOL)评分、胃肠道症状分级(GSRS)评分、肠道菌群多样性(Chao1和Shannon指数)和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8周和3个月的IBS-SSS、GSRS评分均明显降低,IBS-QOL评分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hao1和Shannon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3个月Chao1和Shannon指数均高于治疗后8周(P<0。05)。2组在安全性评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粪菌移植治疗交替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提高短期临床疗效,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且安全性良好。

    交替型肠易激综合征粪菌移植短期疗效安全性

    自动痔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52例疗效观察

    许智荣张娟张小元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自动痔套扎术(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行单纯RPH治疗。观察比较2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指数、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在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指数及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VS 79。3%),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临床疗效确切,可以弥补单纯RPH手术的不足,治疗范围较广,远期疗效明显较好。

    混合痔自动痔套扎术外剥内扎术疗效

    痔痛宁洗剂熏洗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疗效观察

    庞贝贝张增强田丽君袁德玺...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痔痛宁洗剂熏洗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7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均采用相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复方荆芥熏洗剂熏洗坐浴,观察组术后采用痔痛宁洗剂熏洗坐浴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水肿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3 d和9 d的肛缘水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痔术后采用痔痛宁洗剂熏洗坐浴,能有效减轻水肿,临床效果显著。

    混合痔术后痔痛宁洗剂水肿

    混合痔术后并发肛周湿疹的危险因素探讨及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构建

    郭洁李巍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混合痔术后并发肛周湿疹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本院手术治疗的220例混合痔患者,统计术后并发肛周湿疹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混合痔术后并发肛周湿疹的危险因素,并采用rms包构建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验证模型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采用决策曲线分析模型的净获益。结果:混合痔患者术后肛周湿疹并发率为18。18%,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环状混合痔、Ⅳ度混合痔、手术操作不合理和术后排便异常均为混合痔术后并发肛周湿疹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的5项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P>0。05)显示实际概率与预测概率具有良好一致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95(95%CI:0。728~0。852),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阈概率>3%时该模型具有临床有效性。结论:女性、环状混合痔、Ⅳ度混合痔、手术操作不合理、术后排便异常均为混合痔患者术后并发肛周湿疹的危险因素,基于5项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No-mogram 模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准确性和临床价值。

    混合痔肛周湿疹危险因素Nomogram模型

    肛周脓肿及肛瘘术后不使用抗菌药物的可行性研究

    谢德正何玉科朱映蓉曹乾榕...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和讨论肛周脓肿及肛瘘手术患者术后不使用抗菌药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本院60例肛周脓肿及肛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中药熏洗坐浴、换药及红外线理疗等综合治疗,对照组术后常规使用抗菌药物3~5 d。观察患者术后体温变化、疗效、住院时间及术后感染等情况。结果:2组在治愈率、术后感染、体温变化、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变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周脓肿及肛瘘手术患者术后采用中药熏洗坐浴、换药及红外线理疗等综合治疗,不使用抗菌药物是可行的。

    肛周脓肿肛瘘不使用抗菌药物疗效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疗效观察

    吴文宗吴双美廖星明赖道鹏...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76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应用LIFT术治疗,观察2组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功能以及临床疗效等。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肛门失禁评分、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LIFT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临床疗效肯定,且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尤其在保护肛门功能方面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肛瘘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疗效

    参柏洗剂治疗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疗效观察

    张娟张小元杨国威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参柏洗剂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本院40例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参柏洗剂纱条创口处引流换药,对照组使用0。9%的生理盐水纱条常规换药。观察2组创面分泌物情况、创面疼痛程度、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切口愈合时间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肛瘘术后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疼痛评分、创面肉芽生长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创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瘘术后采用参柏洗剂治疗切口愈合延迟的患者疗效确切,能减少创面分泌物,缓解疼痛,促进肉芽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肛瘘参柏洗剂创面生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