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来茂德

月刊

1002-1701

gdyxjy@yahoo.com.cn

0571-88208078,88208080

310058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医学院内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Journal China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教育部委托浙江大学和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主办的教育研究学术刊物,是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会刊和全国医学教育核心期刊。一年6期,每逢双月发行。设置的栏目有:教育理论、教育管理、教学管理、研究生教育、临床教学、教学方法、课程建设、教育评价、国外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专题研究等,拟开设的新栏目有:医学研究进展、医学与社会、医学与哲学、医学与法律等。热忱欢迎广大作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形成性评价在急诊医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顾亚楠李娜张文武窦清理...
    58-5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急诊医学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较差,急诊医学教学方式需要改革。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不同阶段考核成绩,明确形成性评价在急诊医学本科教育的影响。方法:选取作者所在医院2015级和2016级临床医学本科班的7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15级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模式;2016级设为试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体系模式授课。课程结束后,两组学生进行课程考核、临床考核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课程考核分数分别为(87。78±4。28)和(88。42±3。52)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临床综合考核分数分别为(74。34±5。48)和(86。92±4。56)分,二者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评分高于对照组,解决问题能力两组无差异。综合素质评估方面,试验组的临床思维能力、病历质量、临床技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基本理论掌握程度和人文素养水平无区别。结论:形成性评价在急诊本科教学中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形成,提高学生临床应用实践能力。

    形成性评价急诊医学本科教学

    护理专业学生对安宁疗护认知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曹文婷瞿晓萍谢安安刘登...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安宁疗护的认知现况,为后阶段设置相关课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170名有安宁疗护病房见习经历和50名没有见习经历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安宁疗护知识平均得分为(9。63±3。39)分,认知平均得分为(74。65±11。59)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是否有过见习经历、是否愿意学习及给他人介绍安宁疗护、是否愿意从事安宁疗护在知识和认知上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加安宁疗护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提高护生安宁疗护认知。

    护生安宁疗护

    网络视频考官培训在内科住院医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的应用

    金立民乌日图马志俊姜海燕...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提高执考能力,对内科住院医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结业考核考官进行网络视频培训,以此评估效果。方法:由华医网录制授课视频,考官在线听课,填写问卷。130名考官参加了网络视频培训,收回有效问卷123份。结果:不足1%的考官对内容、形式及执考方法仍不能正确理解;近50%的考官达到非常熟悉水平。84。6%的考官执考能力达标,82。9%的考官对标准化病人知晓。95。1%的考官对培训时间满意;90%以上的考官对内容、形式及效果满意。结论:网络视频培训能够提高考官执考能力。

    网络考官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全过程评价体系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谷川莎牛新清孙瑞利王琼梓...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试行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全过程评价体系进行探索,分析了新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效果、学习压力程度、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业评价模式满意度的影响。以期为提高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实践经验和新思路。

    全过程评价实验诊断学教学

    基于NVivo 11.0的医学院校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效果影响机制研究

    李新任远秦刚陆辉...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扎根理论探讨医学院校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效果影响机制。方法:对101位医学院校本科生的访谈资料进行质性分析,通过三级编码,建立"医学院校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效果影响机制模型"。通过对本科生学业导师的深度访谈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确定影响医学院校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效果的5个主类属:学生需要、学生投入、导师投入、互动情景和互动障碍,并基于其内在逻辑建立医学院校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效果影响机制模型。结论:保障医学院校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效果应从注重心理疏导、完善制度设计、丰富互动情景等方面着手。

    学业导师制实施效果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模型

    新媒体技术融入高校医学生专业学习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骆雪王玉佳曾雪芳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校医学生对新媒体的了解程度、运用情况及学习效果。方法:采用系统分析法,选取我校2018-2019级医学生,通过调查和比较,对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学生对新媒体了解程度和授课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高校应利用新媒体开展线上+线下教学,采用直播+线上互动答疑学习方式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因调查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今后需在实际教学中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

    新媒体医学生多元化教学融合学习途径

    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麻醉科住院医师神经阻滞教学中的应用

    苗晓蕾穆博然魏昌伟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麻醉科住院医师神经阻滞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在麻醉科规范化培训的38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n=19)和对照组(n=19)。试验组采用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真人模特部分操作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完成扫描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外周解剖结构识别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臂丛神经阻滞操作结果显示,试验组操作评分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阻滞有效率和药物辅助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这种教学方法获得了试验组学生的广泛认可。结论:在麻醉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神经阻滞教学中,采用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SPOC翻转课堂麻醉学神经阻滞

    模拟教学中单纯间断缝合的学习曲线的研究

    陈庭利江汕赵明利蒋冰阳...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医学生单纯间断缝合的学习曲线,帮助指导临床教学。方法:6名学生每天进行6组单纯间断缝合训练(每组10针),共持续20天。从缝合速度和缝合质量两方面评价学习效果。结论:进行30组训练后学生的缝合速度和缝合质量即可达到较为满意的水平。如需进一步提速,至少需要75组训练。

    单纯间断缝合模拟教学学习曲线医学生

    PBL联合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助产专业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姚明月薄威陈浩暘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PBL联合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助产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来我院产科实习的学生60名,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试验组采用PBL联合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和技能得分和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及护理的软技能。结果:试验组理论和技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前两组学生护理软技能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试验组学生护理软技能各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联合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助产专业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显著提高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提高学生护理的软技能。

    助产医护一体化满意度教学模式软技能

    TSP和SSP在牙体牙髓病学实习前教学中的应用

    汪敏潘乙怀赵瑜吕汉孝...
    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教师标准化病人(teacher standardized patient,TSP)和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 standardized patient,SSP)在牙体牙髓病学实习前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30名学生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进行TSP和SSP教学,对照组采用自主复习。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测验和接诊技能考核,对试验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学生理论测验成绩无显著差异,试验组接诊技能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学生满意度高。结论:TSP和SSP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教师标准化病人学生标准化病人实习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