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罗荣杰

双月刊

1004-9770

gjwsjy@sina.com;gjwsjy@tom.com

010-59194058

100026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rontier Health and Quarant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是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传出,保护人体健康,为维护口岸食品安全促进国际贸易与友好往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特殊物品出入境卫生检疫监管概述

    杜辉卜宏磊刘光晨孙宝杰...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特殊物品的出入境卫生检疫管理从相关法律法规单一到逐步完善清晰,从对每批次特殊物品的无差别审批查验到基于生物安全风险管理原则的分级分类管理,从各监管部门各行其事到全国相对统一规范化管理再到自贸区生物医药类特殊物品监管模式创新,至今已经走过40余年的历史。本文通过梳理特殊物品出入境卫生检疫监管历程及现状,对现行检疫监管模式面临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海关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监管提供新思路。

    特殊物品生物安全卫生检疫风险管理

    2021-2022年沧州市市售肉与肉制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高庆辉董晓枫张瑞邵寒冰...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沧州市市售肉与肉制品中6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了解污染水平,及时发现食源性疾病暴发隐患,为监管部门采取控制措施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2021-2022年,在沧州市随机采集296份市售肉与肉制品,针对6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依据《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和现行国家标准进行增菌、分离和鉴定。结果 296份样品中,46份检出致病菌,检出率15。54%,其中生禽肉的检出率最高,为24。67%(19/77);其次为生畜肉21。78%(22/101)、熟肉制品4。24%(5/118)。检出食源性致病菌49株,检出率为16。55%(49/296),沙门菌的检出率最高,为6。42%(19/296);其次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6。08%,18/296)、致泻大肠埃希菌(3。72%,11/296)、金黄色葡萄球菌(0。34%,1/296);未检出空肠弯曲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结论 2021-2022年沧州市市售肉与肉制品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但相对可控。生畜禽肉比熟肉制品污染严重,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卫生监督及管理。

    肉与肉制品食源性致病菌风险监测

    2020-2023年不同等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和物体表面消毒质量的监测分析

    陶春爱甘永新卢桂宁苏伟东...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不同等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和物体表面消毒质量状况,为加强医院消毒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南宁市有代表性的三级、二级和一级医院各 1家作为哨点医院,采集医务人员手及物体表面样品,检测菌落总数,评价消毒质量。结果 2020-2023年共采集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样品206份,合格133份,总合格率64。56%。三级医院的合格率为65。38%(51/78),二级医院为77。33%(58/75),一级医院为45。28%(24/53)。外科手消毒和卫生手消毒的样品合格率分别为100。00%(50/50)和53。21%(83/156),护理人员的卫生手消毒合格率(59。21%)高于医生的手卫生合格率(47。50%)。共采集物体表面消毒样品302份,合格率96。69%(292/302),不合格样品主要为诊疗仪器设备表面和门诊诊疗区物体表面。结论 哨点医院物体表面消毒质量较好,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偏低,需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行为和质量水平,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医院感染医院消毒手卫生物体表面

    基于"问题导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在卫生微生物学的改革实践

    陈晓芹关翔宇许子华任立平...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卫生微生物学是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方法,采取以问题为导向、以主干知识为核心、以案例为线索的策略优化教学设计,通过云班课平台进行教学管理与过程性考核,实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考核与问卷调查,面向首都医科大学2021级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40名学生的考核结果及育人目标的达成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显示,期末考核40名同学全部及格,优秀率达45。0%;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97。5%的学生认为其对课程学习的自信心得到有效提高,72。5%的学生认为其学习内驱力得到有效释放,90。0%的学生认为案例的融入有效地提高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其专业认同感(97。5%)。以"问题导向+对分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地落实课程育人的教学目标,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应用。

    卫生微生物学问题导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

    六西格玛管理在血培养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申思蓉吴晓英沈正泽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提高临床血培养标本送检质量。方法 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于2022年8月开始运用六西格玛管理对临床血培养标本送检流程进行干预,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将2021年8月—2022年2月设为干预前阶段,2022年8月-2023年2月设为干预后阶段,比较干预前后血培养送检方式构成比、血培养阳性率及污染率、血培养标本合格率。结果 干预前后血培养送检分别为2577例次、2554例次,血培养单套及≥双套送检率、血培养阳性率干预前分别为87。66%、11。49%、9。24%,干预后分别为28。93%、69。97%、12。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培养单瓶送检率、血培养污染率、血培养标本合格率干预前分别为0。85%、0。74%、99。92%,干预后分别为1。10%、1。21%、10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六西格玛管理规范了临床血培养标本的送检方式和采样方法,进一步提高了临床血培养标本送检质量。

    六西格玛血液培养送检质量效果评价

    检疫隔离前人群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崔洪雨王承敏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集中检疫隔离前成年隔离人群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焦虑、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龙岗区2020年4月—2022年1月成年隔离人群隔离开始前的心理健康问卷,分析广泛性焦虑量表和健康问卷抑郁量表测评得分,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的34253人中,男性18 857人(55。1%),女性15 396人(44。9%),焦虑、抑郁的检出率分别为19。0%、19。5%;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经济情况以及对隔离政策理解的隔离人员焦虑、抑郁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716,95%CI:1。620~1。816;OR=1。1550,95%CI:1。464~1。640)、45~60 岁(OR=1。157,95%CI:1。029~1。300;OR=1。137,95%CI:1。012~1。277)、经济状况中等及以上(OR=2。879,1。281,3。036,1。327;95%CI:2。596~3。194,1。175~1。396,2。737~3。368,1。216~1。448)、部分或完全理解隔离政策(OR=2。370,2。757,2。582,2。896;95%CI:2。041~2。753,2。591~2。934,2。229~2。992,2。723~3。080)是隔离人员出现焦虑、抑郁的风险因素;已婚(OR=0。877,95%CI:0。782~0。983;OR=1。044,95%CI:0。932~1。170)、高中及以上文化(OR=0。650,0。779,0。713,0。881;95%CI:0。601~0。703,0。726~0。836,0。659~0。771,0。822~0。944)是隔离人员不出现焦虑、抑郁的保护因素。结论 成年隔离人员在集中隔离前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表现,性别、婚姻状况、经济情况以及对隔离政策的理解程度是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需对该群体心理卫生状况加强关注。

    检疫隔离成年人焦虑抑郁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多元化生物安全教育模式探索

    邹清华何晓燕屠静邓娟...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也给国境卫生检疫带来巨大压力。在医学生本科阶段加强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安全理念的培养,对于建设高素质卫生检疫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增加生物安全培训内容、加强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加强无菌操作技术培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课前期准备和医学废弃物的标准化处理、重新选择和评价菌毒种、完善多媒体教学模式等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推动了本科实验室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

    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安全实验教学病原微生物思政

    厦门口岸一起旅行团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及应急处置

    庄妙慧李强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一起旅行团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提升口岸一线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水平,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厦门港五通码头2020年11月发生的一起旅行团食物中毒事件,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查阅结案报告、口岸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登记表、口岸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口岸食物中毒事故调查报告表资料。结果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患者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的临床表现,发病4人的肛拭子样本经血清学分型方法鉴定为副溶血性弧菌阳性,判断本事件是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污染食物不明,由厦门市湖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口岸海关分别结案。结论 旅行团在口岸区域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高、敏感性强、关注度大、协作面广,应引起口岸海关部门的重视。

    食物中毒旅行团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海关

    新疆阿克苏地区2017-2021年HIV抗体确证检测结果分析

    冯疆涛李虎董伟麦尔哈巴·木塔力甫...
    73-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性统计分析新疆阿克苏地区HIV抗体确证检测结果,为本地区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阿克苏地区2017-2021年各级筛查实验室上送的待确证样本,使用酶联免疫法进行复核,筛出阳性样本经免疫印迹法(WB)确证。结果 在各级筛查实验室上送待确证的4246例感染者的样本中,HIV抗体阳性3 934例,占92。6%;阴性131例,占3。1%;不确定181例,占4。3%。在抗体确证阳性的3 934例中,男女性比例为1。39∶1。不同年份(x2=50。563)、民族(x2=19。340)、婚姻状况(x2=40。327)、文化程度(x2=24。322)、样本来源(x2=256。884)、感染途径(x2=50。780)感染者的HIV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确证阳性的各种带型中,阳性率最高的是env带,其中gp160占100。0%,其次是pol带p66与gag带p24,阳性率均为99。7%,pol带p31的阳性率最低,95。5%。结论 阿克苏地区HIV抗体以8条带型为主。应加强对本地区各级艾滋病网络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及技术指导的力度,提高早发现早治疗的效率。

    艾滋病免疫印迹抗体条带

    济南市某医院15 082例就诊者梅毒感染状况分析

    贾伟郝莹莹卢冰如郑妮...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济南市某三甲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者梅毒感染状况,探讨影响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梅毒综合防治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的15 082例就诊者为研究对象,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联合检测梅毒螺旋体,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 082例就诊者中梅毒总体感染率为14。54%,其中男性感染率为12。32%,女性感染率为18。06%,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888,P<0。001)。19~29岁及50岁以上是梅毒的高发年龄,18岁及以下感染率最低,各年龄组间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23。984,P<0。001)。2019年感染率最高,为15。07%;2022年感染率最低,为13。23%。结论 济南市梅毒感染者以19~29岁及50岁以上人群为主,且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近年来感染率有下降的趋势。

    梅毒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皮肤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