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疫苗和免疫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疫苗和免疫
中国疫苗和免疫

王钊

双月刊

1006-916X

ymmy5517@sina.com

010-83159534

100050

北京市宣武区南纬路27号

中国疫苗和免疫/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Vaccines and Immuniz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1995年创刊,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和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联合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唯一专门报道计划免疫专业的学术刊物。双月刊,大16开本。主要登载国内外计划免疫、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免疫预防和疫苗研究的成果,计划免疫管理,实验室技术和方法,国内外有关计划免疫的学术信息。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管理、经验交流、短篇报道、综述、讲座、学术报告、学术讨论、专家访谈、文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1-2023年中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报告数据分析

    于青松叶家楷曹雷李力...
    623-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21-2023年中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实施现状.方法 收集中国各省份2021-2023年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21年、2022年、2023年中国共查验托幼机构/小学分别为50.72万、49.31万、47.89万所次.各年份入托入学儿童查验率、预防接种证持有率、补证率、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漏种率、全程补种率分别在98.31%-99.54%、99.28%-99.54%、74.83%-94.25%、85.23%-87.52%、12.18%-14.53%、80.60%-88.19%之间.东部地区各年份儿童全程补种率分别为77.43%、85.57%、88.23%,中部地区分别为 86.79%、88.36%、91.49%,西部地区分别为 79.90%、81.42%、85.31%.结论 2021-2023年中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质量不断提升,仍需要加强各地区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疫苗补种工作.

    预防接种证查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托幼机构小学儿童

    应用改良德尔菲法构建接种单位预防接种服务能力评估工具

    胡入月刘丽珺曹雷陈俊磊...
    629-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接种单位预防接种服务能力评估工具.方法 应用改良德尔菲法对预防接种服务能力评估预选指标开展两轮专家咨询和评分,计算各指标评分的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和满分比,制定筛选界值;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总权重为100),最终确定接种单位预防接种服务能力评估工具.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35/35)和94.29%(33/35),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4和0.83,专家评分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12(x2=698.35,P<0.001)和0.214(x2=813.33,P<0.001).最终确定的预防接种服务能力评估工具包括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配置能力、运行能力和服务产出,权重分别为19.76、49.05和31.19.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接种单位预防接种服务能力评估工具可靠性好且覆盖指标全面,可应用于实践并加以优化.

    接种单位预防接种服务能力评估工具德尔菲法

    云南省三个县两种预防接种服务模式时期接种单位和县级疾病控制机构免疫规划工作成本调查

    彭尧赵智娴赵红梅倪俐...
    637-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云南省两种预防接种服务模式时期接种单位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 on Immunization,EPI)工作成本.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云南省选择3个县9个乡镇收集2018-2022年接种单位和县级CDC的EPI工作成本,分析村级和乡镇集中接种时期年均总成本、按出生儿童数计算的人均成本和按EPI疫苗接种剂次计算的剂均成本.结果 村级、乡镇集中接种模式时期接种单位的EPI工作年均总成本分别为207.40万元、120.00万元,人均成本分别为452.86元/人、399.39元/人,剂均成本分别为24.96元/剂、21.10元/剂;两时期县级CDC的EPI工作年均总成本分别为347.22万元、284.16万元,人均成本分别为206.36元/人、190.41元/人,剂均成本分别为10.37元/剂、9.05元/剂.结论 调查地区乡镇集中接种模式与村级集中接种模式相比可减少EPI工作成本.云南省各地区选择预防接种服务模式仍需因地制宜,合理分配公共卫生资源.

    免疫规划工作成本预防接种服务模式

    2005-2023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趋势的Joinpoint回归模型和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

    王晓琪周泽玫许侠刘斯宇...
    642-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发病趋势.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23年流腮报告发病率数据,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流腮发病率变化,并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0-9岁儿童年龄别发病率变化、时期和出生队列的率比(Rate ratio,RR).结果 2005-2023年中国报告流腮4 787 48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8.53/10万.Joinpoint回归分析显示,发病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为-6.99%(95%CI:-11.57%~-4.59%),拐点分别为2012年、2015年和2019年.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别发病率从0岁的5.28/10万上升至6岁的125.04/10万,随后下降至9岁的74.13/10万;时期RR从2005年的0.87(95%CI:0.74-1.02)上升至 2012 年的 2.51(95%CI:2.25-2.81),随后下降至 2023 年的 0.38(95%CI:0.32-0.45);队列 RR 在 1996-2006 年出生队列中呈下降趋势,在2007-2023年出生队列中趋于稳定,在2013-2016年出生队列中最低.结论 2005-2023年中国流腮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20年开始实施的2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接种降低了 0-9岁儿童流腮发病风险.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Joinpoint回归模型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2004-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和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刘玮张颖周路平石晓娟...
    647-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免疫策略时期宁夏回族自治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率变化.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4-2023年宁夏流腮发病数据,描述性分析流行病学特征.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评价含腮腺炎成分疫苗未纳入免疫规划(EPI)时期(2004年1月-2008年6月)、1剂次免疫时期(2008年7月-2020年5月)和2剂次免疫时期(2020年6月-2023年12月)流腮发病率变化.结果 2004-2023年宁夏流腮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0.82/10万(54 455例),其中0-4岁、5-9岁、10-14岁、≥ 15岁分别为77.57/10万、192.37/10万、84.84/10万、4.26/10万;三个免疫策略时期分别为44.26/10万、46.31/10万、15.49/10万.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显示,未纳入EPI时期全人群流腮月均发病率平均增加0.063/10万(t=2.83,P=0.005),1剂次免疫时期平均每月减少 0.116/10 万(t=-5.06,P<0.001),2 剂次免疫时期平均每月减少 0.079/10 万(t=-2.08,P=0.039).结论 2004-2023年宁夏全人群和各年龄组流腮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以5-9岁儿童发病为主;2剂次含腮腺炎成分免疫策略使发病率进一步下降并维持在低水平.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流行病学特征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2022-2023年四川省监测点乙型肝炎病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S基因变异分析

    王成马小珍陈娜丁颖...
    652-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四川省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和S基因变异.方法 收集2022-2023年四川省11个监测点乙肝病例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血清样本,提取病毒核酸,扩增和测定S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HBV基因型和α抗原决定簇氨基酸变异.结果 共获得115株HBV毒株基因序列,其中B基因型50株、C基因型58株和D基因型7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8%-100%、95.0%-100%和96.0%-99.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2.2%-100%、91.0%-100%和96.0%-99.0%.28株(24.35%)HBV毒株出现α抗原决定簇氨基酸变异,主要分布在该区域的第一环内和126、127、129、131、133、134、140位点;1株在123与124位点之间插入了氨基酸K和A,1株172位点的氨基酸变异为终止密码子,各1株出现新的糖基化位点N129和N131.结论 四川省HBV优势流行株为B和C基因型,且出现一定比例的HBV抗原性改变.

    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S基因同源性变异

    2020年湖南省1-6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刘雨阳赖智维李芳彩杨彦华...
    657-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湖南省2020年1-69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标志物血清流行率.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湖南省4个县区1-69岁常住人口开展问卷调查和采集血清标本,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HBcAb)、e 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和 e 抗体(Hepatitis B e antibody,HBeAb),分析阳性率.结果 在 3 111 名调查对象中,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 阳性率分别为 3.05%、51.11%、26.87%、0.23%、7.39%.1-4 岁、5-14 岁、15-29 岁、30-69 岁人群 HBsAg 阳性率分别为 0.35%、0.00%、0.46%、5.24%,HBsAb 阳性率分别为 75.53%、56.65%、42.92%、48.85%,HBcAb 阳性率分别为 8.16%、4.36%、12.33%、41.07%,HBeAg 阳性率分别为 0.00%、0.00%、0.30%、0.29%,HBeAb 阳性率分别为 2.13%、0.69%、2.44%、11.81%.结论 湖南省儿童HBV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而成人HBV感染相对较高.需巩固儿童乙肝疫苗常规免疫和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措施,探索成人乙肝防控策略.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血清流行率

    2023年青岛市城阳区≥15岁居民乙型肝炎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王鹏刘畅于洋兰钢...
    662-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青岛市城阳区居民乙型肝炎(乙肝)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 在青岛市城阳区选取两个街道≥15岁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居民乙肝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知晓/正向比例和总得分,分析总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951例调查对象中,9项乙肝防治知识、8项态度、2项行为的知晓/正向比例分别在55.94%-94.43%、25.24%-95.69%、60.57%-70.14%之间,总得分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12(9-14)分.多因素分析显示,调查对象得分女性高于男性[β(95%CI):83.91(47.84-119.97)],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β(95%CI):2.40(1.28-3.52)],学历高者得分高[β(95%CI):43.76(17.59-69.93)].结论 调查地区居民乙肝防治知识知晓度、正向态度和行为水平总体较低,需重点针对认知薄弱环节和薄弱人群开展乙肝防治健康教育.

    乙型肝炎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健康教育

    呼和浩特市2021年出生儿童首剂次乙型肝炎疫苗未及时接种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任先云高淑敏康慧杰刘智睿...
    66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呼和浩特市新生儿首剂次乙型肝炎(乙肝)疫苗(Birth dose of hepatitis B vaccine,HepB1)未及时接种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从内蒙古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中随机选取呼和浩特市2021年出生的未及时和及时接种HepB1儿童开展家长问卷调查,分析未及时接种的影响因素,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 本研究分别纳入未及时、及时接种HepB1儿童664例、69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出生体重、早产、出生时黄疸、出生时患其他疾病和母亲分娩年龄≥35岁增加了新生儿未及时接种 HepB1的风险[OR(95%CI):169.13(62.94-454.46)、139.96(64.31-304.61)、5.16(2.90-9.15)、950.40(223.68-4 038.16)、1.87(1.09-3.20)],母亲分娩前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家长知晓儿童出生后24 h内需接种HepB1降低了未及时接种风险[OR(95%CI):0.10(0.04-0.25)、0.50(0.29-0.85)].结论 呼和浩特市新生儿未及时接种HepB1主要受出生时健康状态和家长对HepB1及时接种认知的影响;需加强接种人员疫苗接种禁忌证相关培训和家长乙肝防治健康教育.

    乙型肝炎疫苗未及时疫苗接种影响因素

    2023年北京市某区一起家庭聚集性百日咳疫情流行特征和实验室诊断

    魏蕊王园园肖雷刘利君...
    671-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北京市某区1起家庭聚集性百日咳疫情流行特征和实验室诊断.方法 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鼻咽拭子进行百日咳鲍特菌(Bordetella pertussis,Bp)核酸检测和分离培养,对分离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多位点序列分型、毒力基因鉴定和抗生素敏感试验;采集血清标本检测百日咳毒素IgG(Pertussis toxin IgG,PT-IgG)抗体水平.结果 该起聚集性疫情涉及5例百日咳病例,首发病例7月龄,极低体重早产儿,出生后反复就诊或因呼吸道感染住院治疗,无百日咳成分疫苗免疫史;其他4例病例按发病时间依次为其外祖母、姐姐、母亲和父亲.第1-4例病例Bp核酸检测或分离培养阳性,且双份血清PT-IgG呈>4倍升高或阳转,判定为实验室诊断病例;第5例病例相应检测均阴性,判定为临床诊断病例.从首发病例鼻咽拭子中获得2株Bp分离株,均为ST2型和ptxP3型,均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和磺胺甲噁唑耐药.结论 本起家庭聚集性百日咳疫情可能由无疫苗保护的婴儿感染后向其他家庭成员传播所致.需加强百日咳主动监测和实验室诊断,及时发现病例和采取防控措施,以避免发生聚集性疫情.

    百日咳聚集流行特征百日咳鲍特菌实验室诊断抗生素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