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旬刊

1674-9308

ccme@vip.163.com ,cpd@vip.163.com

010-64476883

100055

北京市宣武区红莲南路30号4层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Journal 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3D打印技术融合多学科联动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

    田佳明刘明普杨宇王汉卿...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 3D打印技术融合多学科联动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佳木斯大学 2021 级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 50 名,按随机数表法分成传统教学组和革新教学组,每组各 25 名.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革新教学组采用 3D打印技术融合多学科联动教学模式.比较2组的理论考核结果、读片考核结果以及教学效果.结果 传统教学组和革新教学组的理论考核合格率分别为 68.00%和 9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教学组和革新教学组读片考核合格率分别为 64.00%和 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学效果方面,传统教学组课程设计得分(6.36±1.63)分、知识面拓展得分(6.28±1.62)分、课堂氛围得分(6.44±1.33)分、学生满意度得分(7.36±1.32)分、知识掌握度得分(7.24±1.36)分、教学新颖性得分(7.20±1.19)分,革新教学组课程设计得分(7.84±1.55)分、知识面拓展得分(7.48±1.16)分、课堂氛围得分(7.80±1.29)分、学生满意度得分(8.56±1.26)分、知识掌握度得分(8.76±1.20)分、教学新颖性得分(9.12±0.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融合多学科联动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效果.

    3D打印技术多学科联动教学模式医学影像学教学效果教学模式教学模具

    骨科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张瀚矫健航陈鹏王洋...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并对医学教育改革与实践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骨科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临床医学专业必修课,存在重专业、轻思政的教学误区,这是传统医学教育的痛点问题.无论从新时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需求出发,还是从骨科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及内在需求考虑,亟需充分挖掘和提炼骨科学专业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本研究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例,探索和挖掘骨科学教学实践中可融入的思政元素,分析实施路径,真正实现教人育人的教学目标,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骨科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课程思政骨科学案例设计教学创新腰椎间盘突出教学评价

    基于真实岗位的"三教改革"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课中的研究

    罗艳香杨英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课中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该课程进行了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即"三教改革".方法 2022 年 9月—2023 年 7 月,将 2022 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120 名随机分成教改组和对照组,教改组 60 名学生采用基于微课教学的翻转课堂法,对照组 60 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记录并比较 2 组学生的技能、理论、学习通成绩,及问卷调查结果.结果 教改组的技能成绩[(83.91±11.18)分]、理论成绩[(63.08±13.96)分]、学习通成绩[(87.69±4.84)分]均高于对照组[(63.08±13.20)分、(57.03±13.45)分、(66.78±11.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中,教改组学生在表达、沟通、合作、创新、应变、查阅资料等方面均强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教改革"可以调动学生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课中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理论、技能、学习通成绩,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和应用型检验人才.

    真实岗位三教改革临床检验基础实验课翻转课堂职业教育

    基于视频库的翻转课堂在运动障碍疾病教学中的应用

    吴盛王波欧阳志远罗巍...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视频库的翻转课堂在运动障碍疾病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建立运动障碍疾病标准化诊断视频库.将 2020 年 6-12 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本科阶段医学生分为对照组和教改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教改组采用翻转课堂法.课后 2 组学生进行国际帕金森和运动障碍协会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 3 部分(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3)评估,统计与标准分的差距.2组互换教学模式,再次评估MDS-UPDRS-3量表.最后,进行 2 组间教学满意度的评价比较.结果 第一阶段结束,对照组与标准分差值ΔA1 为(7.43±2.60)分、教改组与标准分差值ΔB1 为(4.90±2.62)分,教改组小于对照组(P<0.05).第二阶段结束,2 组学生评分与标准分差值ΔA2 和ΔB2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改组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基于视频学习的翻转课堂可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帕金森病的诊断思路和查体方法.同时在学生满意度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体现了这种方法在运动障碍疾病教学中的良好效果.

    翻转课堂帕金森病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运动障碍多媒体教学教学改革

    新时代医学研究生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初探

    张妍李春艳曹海龙李丽剑...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学是"人学".作为教育客体与实施医疗健康主体的医学研究生,需要掌握夯实的医学知识,还要具有高尚的医德.医学技术发展与学科专业分化在展现人类理性力量的同时也面临着工具理性甚嚣、价值理性的缺失,表现为知识与价值的相悖.课程教学"大思政"的教育格局突破了学科建设的局限性,将完善知识与价值引领相统一.但医学研究生的医德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仍存在严重脱节的情况,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还未成功应用到研究生教育领域.笔者聚焦于厘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学理意蕴和辩证关系,探讨如何构建新时代高校医学研究生思政课程群,创新课程思政反哺医学研究生专业学习的育人模式,反思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建设的可行性和局限性,以期有效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对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任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四新"新时代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建设医学研究生

    标准化病人在麻醉术前访视教学中的应用

    贺娜穆欣华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在麻醉术前访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9 月—2022 年 9 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麻醉学本科实习学生40 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20 名,分别采用SP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术前访视内容完整性[(43.12±4.54)分vs.(41.00±4.12)分]、病史采集技巧[(17.56±3.66)分vs.(15.36±3.12)分]、医患沟通技巧[(18.32±4.15)分vs.(14.41±4.63)分]、人文素养成绩(11.22±5.23)分vs.(7.56±4.17)分]及临床技能考核总分[(90.75±4.33)分vs.(80.35±6.13)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学生在课程感兴趣度、教学满意度和知识掌握程度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提高了学生在临床工作自信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化病人在麻醉术前访视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麻醉学生更高效的掌握术前访视知识点内容,提高临床实践技能,为麻醉学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标准化病人术前访视教学方法麻醉实习临床情景模拟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与实践

    尹倩李健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四新教育"要求的背景下,高等学校的"立德树人"任务愈显重要,其中,"课程思政"成为关键环节.文章以《人体寄生虫学》为载体,深入探讨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合策略.对"课程思政"在《人体寄生虫学》中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后,采用课程深度分析和调查问卷方法,深入提炼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从政治性、技术性和历史性 3 个维度筛选和应用教学素材,明确思政元素在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和评价机制.实地调查反映,此类融入方式对于培育富有社会责任感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医学人才具备显著效益.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思政素材筛选教学评价社会责任道德情操

    国内PBL教学法融合课程思政在医学教育中的研究趋势和热点分析

    肖馨爽汤曼力谭杰肖欢...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融合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趋势和热点分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PBL教学法融合课程思政相关文献,归纳提取文献,并运用可视化图谱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 364 篇,论文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思想政治"为目前在PBL教学法融合课程思政教育时所关注的重点内容.结论 为促使课程思政在PBL教学法中的进一步发展,应加强PBL教学法融合课程思政教育的团队建设,加强素材库的建设,分阶段优化PBL教学法融合课程思政教育,在探索PBL教学法融合课程思政的新模式等方面拓宽研究思路,以实现更好的育人成效.

    课程思政PBLCiteSpace软件可视化计量学教育

    多元教学法在全科门诊教学中的应用

    刘少平毛剑松柯箫韵卫银芝...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多元教学法在全科门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2022 年 11 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全科门诊轮转培训的 60 名全科医师,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30 名.对照组门诊带教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试验组采用多元教学法.带教结束后,对比 2 组全科医师的全科门诊综合接诊能力、教学效果及带教活动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全科医师病史采集能力[(85.11±3.56)分vs.(73.69±3.86)分]、体格检查能力[(83.25±3.63)分vs.(77.81±3.64)分]、病例分析思维能力[(84.72±3.66)分vs.(74.82±3.35)分]、健康宣教能力[(88.91±3.25)分vs.(81.72±3.53)分]、解决临床问题能力[(86.62±2.83)分vs.(68.90±3.36)分]、医患沟通能力[(83.82±2.86)分vs.(72.04±2.66)分]、自主学习能力[(83.67±1.35)分vs.(74.54±3.83)分]、团队协作能力[(86.93±3.26)分vs.(73.62±3.59)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83.82±1.66)分vs.(71.26±1.95)分]、医学人文素养[(76.25±3.73)分vs.(72.21±3.45)分]的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在知识收获、教学方式、带教老师能力、师生互动4个方面对带教活动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元教学法可提高全科培训医师的知识吸收和理解能力、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全科门诊教学效果.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全科门诊多元教学法住培医师

    CBL教学法在医疗产品管理专业法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

    许迎玲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上海健康医学院医疗产品管理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的法学概论课程,旨在实现扎牢法学基础知识、提升案例分析能力、形成法治思维习惯等教学目标.仅凭传统的讲授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难以实现上述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引入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势在必行.实施CBL教学法是一项系统性工作,理论教学可以从知识点铺垫、案情介绍、提问并组织讨论等环节展开;实践教学可以引入简易模拟法庭教学方式,从案例分析、文书准备、开庭等环节展开.为提升应用实效,授课教师应当注重案例选取的契合度、难易度,引入与药品、医疗器械等医疗产品相关的法治事件、执法案例、司法案例.同时,可以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建立持续跟踪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的线上、线下通道.

    CBL教学法医疗产品管理药品医疗器械法学概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