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旬刊

1674-9308

ccme@vip.163.com ,cpd@vip.163.com

010-64476883

100055

北京市宣武区红莲南路30号4层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Journal 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混合式学习体验和课程质量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彭泽宇杨子王法颍范宇莹...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学师生开展与参与混合式课程的真实学习体验以及混合式护理学课程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构建高质量混合式护理学课程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 2021 年 7-10 月对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参与过混合式课程的 10 名护理学本科生和 8名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提炼出 4 个主题:混合式课程的优势、教师开展混合式课程的经验与挑战、学生对混合式课程质量提升的建议、混合式课程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学生和教师在混合式课程中获得了积极的学习体验,但在开展混合式课程中教师面临多种挑战,混合式护理课程开展仍需根据影响因素在实践中进行改善.

    护理学本科质性研究混合式学习学习体验高等教育影响因素

    PBL结合CBL教学法在麻醉医师TEE培训中的应用

    谭正玲刘先保陈涛燕翼...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基于案例(case-based learning,CBL)应用于麻醉医师掌握食道超声心动图技术(trans 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的效果.方法 于2022 年 2 月—2023 年 2 月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40 名麻醉医师分为试验组(CBL+PBL)和对照组基于授课的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组,每组 20名,试验组采取PBL结合CBL教学法,LBL组采取传统的讲授式给学员培训食道超声心动图技术.对比 2 组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图像解读能力以及临床应用能力 4 个方面进行考核,培训完毕后并调查 2 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基础理论知识[(83.20±2.56)分]、技能操作能力[(81.90±2.20)分]、图像解读能力[(83.15±2.78)分]以及临床应用能力[(86.20±3.89)分]分数高于对照组基础理论知识[(72.45±2.32)分]、技能操作能力[(74.20±2.54)分]、图像解读能力[(73.20±2.09)分]以及临床应用能力[(73.29±1.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比对照组自我能力[(7.45±0.27)分]、教学形式[(7.39±0.23)分]、教学效果[(7.42±0.22)分],试验组自我能力[(8.50±0.28)分]、教学形式[(8.49±0.25)分]、教学效果[(8.55±0.26)分]对教学方法的总体满意度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与LBL教学法相比,PBL结合CBL教学法可以更有效地帮助麻醉医师掌握食道超声心动图技术,提高麻醉医生对TEE的操作技能以及掌握TEE在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能力,且学员对PBL结合CBL教学法的满意度更高.

    PBLCBL教学方法麻醉医师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教学效果

    PAL联合思维导图教学法在血液科体格检查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岳延华曹阳顾伟英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同伴互助教学(peer-assisted learning,PAL)联合思维导图教学法在血液科体格检查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2022 年 1 月—2023 年 3 月 117 名临床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 组,对照组行传统教学法,试验组 1 行PAL教学法,试验组 2 行PAL联合思维导图教学法,每组学生各 39名,对 3 组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体格检查教学,教学完成后进行理论知识考核、操作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 3组间比较,学生在理论知识考核、操作考核以及问卷调查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 1 和试验组 2 的各项得分均更具优势,其中试验组 2 的成绩优于试验组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L联合思维导图教学法有助于体格检查技能的掌握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PAL教学法思维导图教学法体格检查临床教学理论知识考核操作考核问卷调查教育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在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吴佳梅单福新孙盟盟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在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1 年 9 月—2022 年 6月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80 名 2021 级护理学专业学生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 90 名.对对照组学生行传统教学法完成病理学课程教学,对试验组学生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完成病理学课程教学.比较 2 组学生考核成绩、教育环境评分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基础知识摸底考核成绩[(89.68±6.97)分]、综合学习效果考核成绩[(88.94±7.91)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学生Dreem问卷中的学习知觉[(40.22±3.63)分]、教师知觉[(37.96±5.22)分]、学术自我知觉[(29.33±5.68)分]、环境知觉[(40.72±4.55)分]及总分[(172.95±12.66)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学生对当前教学方法是否满意(95.56%)、当前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提高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94.44%)等各项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在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及综合学习成绩,对改善教育环境、提高教学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护理专业病理学传统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成绩教育环境教学满意度

    BOPPPS联合PBL教学法在儿科本科生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石涛段培锋孙倩倩吴福玲...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BOPPPS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儿科本科生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 2020 年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见习的 124 名五年制本科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教学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2 名)与试验组(62 名),通过基础理论考试成绩、病例分析成绩、教学满意度和教学方法反馈调查结果,比较 2 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学生基地理论考试成绩和病例分析成绩[(88.62±2.78)分、(86.85±5.16)分]高于对照组学生[(73.89±8.37)分、(72.58±7.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对教学质量满意度为 85.48%,高于对照组学生的 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认为BOPPPS联合PBL教学法在儿科临床见习中增加了对儿科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拓宽了临床诊疗思维,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OPPPS联合PBL教学法能提高本科生对儿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学生对儿科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同时拓宽、规范学生的儿科临床思维.

    BOPPPSPBL教学儿科本科生临床见习

    "能力本位、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在诊断学教学中的探索

    任红叶王翔宇王桂芬李若男...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生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必修课程,扮演着桥梁课程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基于诊断课程的特点,真实情境的临床教学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提升其临床实操能力非常重要.但由于教学资源缺乏、医患关系紧张,以及医院管理严格等原因,使学生接触真实患者开展实践并培养临床思维时面临诸多障碍.针对这些现实的困境,在教学中开展"能力本位、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非常有必要.通过查阅以往研究人员在诊断学教学中开展的相关研究发现,在诊断学教学中开展此类教学模式,如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翻转课堂、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对于课程的兴趣,明显提高诊断学课程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并有效促进临床技能的训练和临床思维的培养.

    能力本位学生主体教学模式诊断学临床思维探索

    BOPPPS教学模式在病理学微课教学中的应用

    叶郁红陈余朋张文敏钱茹...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导学互动的加式教育教学法(bridge-in,objective,preassessment,participatory learning,postassessment,summary,BOPPPS)模式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创新性的微课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包含 6 个要素,即导言、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总结.将BOPPPS模型应用到病理学的微课教学设计中,能够有效组织教学过程,进一步突显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学效果.文章选择《病理学》中"葡萄胎"为例,以本科临床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分为传统教学对照组和BOPPPS试验组,阐明如何在微课中应用BOPPPS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教学效果,发现试验组的学生对教学模式普遍感到满意.BOPPPS微课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习主动性、培养临床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极大提高,并增进了师生互动,从而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本研究为BOPPPS教学模式在病理学微课教学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BOPPPS教学模式病理学微课教学设计教学应用医学教育

    CBL+PBL联合SP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中的探索

    万程牟临杰张兴逵李俊君...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及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 8 月—2022 年 8 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专业 3 个年级研究生共 60 名,按入科顺序分为传统教学组、CBL+PBL组及CBL+PBL+SP组,每组 20名.进行 3 个月的入科培训后对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临床技能、病历质量、SP评价及自我感知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CBL+PBL组、CBL+PBL+SP组课后的基本理论、病例分析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L+PBL+SP组的查体、腰穿及影像资料判读均优于其他 2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L+PBL组与CBL+PBL+SP组的病历书写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L+PBL组与CBL+PBL+SP组的SP综合评价成绩、学生满意度、技能和知识吸收能力、医患沟通技巧、学习动机、理解力、师生互动、课程所花时间、课后考试、临床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完成课题能力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PBL联合SP教学法在提高研究生临床操作技能、医患沟通技巧、知识理解及吸收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是一种更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方法.

    CBLPBLSP研究生神经外科教学模式临床技能自我感知能力

    AI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赵阳曲红梅李振国程静...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1 年 10 月—2022 年 1 月锦州医科大学外科学医学生 31 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选择 2022 年 10 月—2023 年 1 月锦州医科大学外科学医学生 32 名作为研究组,采用AI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比 2 组医学生的成绩、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结果及教师对 2 种教学模式的教育质量评估问卷结果.结果研究组医学生的考勤得分、平时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师对研究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认同人数为 8 名(100%),高于对照组的 4(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师对研究组教学模式网络学习与教学内容匹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学习需求、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的认同人数均为 8 名(100%),与对照组的 5 名(62.50%)、5 名(62.50%)、4 名(5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师对研究组教学模式的满意人数为 8 名(100%),与对照组的 5 名(6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AI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外科学教学中,可提升学生成绩,其教学内容更为合理且更易于学生理解,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锻炼及进行自主学习,更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及教师的教学满意度.

    人工智能混合式教学模式外科学教学效果教学监控满意度

    BOPPPS联合在线学习平台在口腔《诊断学》中的实践

    杨璐牟娇杨影苏圆圆...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导言-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bridge-in,objective,pre-assessment,participatory learning,post-assessment,summary,BOPPPS)和在线学习平台混合式教学在口腔医学本科《诊断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于 2022 年 8 月—2023 年 2 月选取 2021 级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本科学生 76 名作为研究组,采用基于BOPPPS教学模式下在线学习平台与线下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另外选取 2020级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本科学生 75 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线下教师PPT授课模式.研究组及对照组的教材相同,授课教师相同,比较 2 组学生的学习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教学模式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平时成绩、理论成绩及期末综合成绩[(87.52±8.51)分、(88.65±8.56)分、(92.21±9.34)分],均高于对照组[(74.73±7.31)分、(84.55±8.31)分、(85.88±8.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学习动机及信息素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专注度、动机、精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教学模式满意度为 96.05%,高于对照组的 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基于BOPPPS和在线学习平台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良好.

    BOPPPS理论模型在线学习平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口腔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