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旬刊

1674-9308

ccme@vip.163.com ,cpd@vip.163.com

010-64476883

100055

北京市宣武区红莲南路30号4层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Journal 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跨章节整合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观察

    罗滔朱家标朱益佳张旭...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跨章节整合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3 年 3-7 月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 2021 级临床专业 80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试验组采用跨章节整合教学.对比 2组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的学习参与度、期末理论考试成绩.结果 试验组活力[(3.4±0.6)分]、敬业精神[(3.6±0.8)分]、专注力[(3.7±0.7)分]以及期末理论考试的成绩[(83.4±0.5)分]均高于对照组[(3.1±0.8)分、(3.3±0.5)分、(3.3±0.6)分、(75.9±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跨章节整合课程能增加学生对《病理生理学》学习的兴趣和投入,提高了教学质量,在《病理生理学》课程改革中具有良好成效.

    跨章节整合病理生理学学习参与度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

    医学院校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纪绪财王晓艳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是高等工科教育为应对全球形势、国内工程教育发展形势和服务国家战略而做出的符合中国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方案,文章是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对医学信息类相关专业进行建设.通过建设在3 个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成果:一是根据"一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及社会需求,以学分制改革为契机,注重个性发展、倡导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科学合理地构建出一套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交叉融合的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寻找构建一套具有示范性且有效的教学模式;二是加强技能竞赛内涵建设,凝练竞赛特色、完善竞赛内容、营造竞赛氛围,构建以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功能完备的实景专业实验室,拓展了实践教学空间,有效提升学生实践动手技能,提高了就业率;三是通过教师进医院、进企业、企业工程师进课堂活动,探索出了一条学习型师资队伍培养的新模式.

    新工科医学信息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竞赛平台

    "大思政"背景下医学检验专业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方法探索

    任美英王翠峰刘岩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论述,已经成为新时代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理念,强化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特别是医学伦理和科研诚信教育,通过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明确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使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维护医疗行业的形象和声誉,这对于培养具备高度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医学检验专业硕士研究生至关重要.将思政元素引入研究生课程教学,并以此为导向,构建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是培养高层次医学检验人才的重要条件.医学检验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非常强的专业,其致力于培养具备现代医学检验技能和初步科研能力的应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专门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既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需求,也体现了对医学检验人才综合素质的高度重视.因此,在"大思政"背景下,医学检验专业研究生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尤为重要.从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带教老师课程思政能力、促进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合、重构完整的课程体系、构建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下的考评体系以及形成具有医学检验专业特色的"大思政"格局等维度,探讨医学检验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方法改革的思路,以期为医学检验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方法改革提供借鉴.

    课程思政医学检验研究生改革探索临床检验诊断学

    护理学专业课程考核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任永莲段爱旭康明丽张蓓...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以核心胜任力为导向的护理专业课程考核体系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山西大同大学护理学院321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18级护理本科生163人作为试验组,2017级护理本科生158人作为对照组.以RE-AIM模型评价实践效果,其中RE-AIM是 5 个重要评价维度的首字母组合,即可及性(reach)、有效性(effectiveness)、采纳性(adoption)、应用性(implementation)和持续性(maintenance).结果 试验组良好的个人特质、临床护理能力、支持和人际沟通能力、专业建设和自我发展能力及核心胜任力总分[(32.11±1.22)分、(39.98±1.33)分、(20.12±3.32)分、(33.23±0.22)分、(134.12±2.22)分]均高于对照组[(30.54±1.65)分、(36.23±2.11)分、(17.78±3.11)分、(30.23±1.23)分、(129.98±2.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理论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访谈结果中,新型考核方式夯实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助于提升学生核心胜任力,符合OBE教育理念,但未来需与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手段相融合.结论 以核心胜任力为导向的护理专业课程考核体系符合新时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夯实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实践技能,增强学生岗位胜任力.

    核心胜任力RE-AIM模型考核体系护理课程教学改革

    "四史"教育融入卫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

    王静刘国琴周青楚亚林...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四史"教育工作.高校是开展"四史"教育的主阵地,专业课程也承担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在专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充分挖掘"四史"教育元素,把"四史"教育贯穿在专业课程的准备、实施和评价全过程,有利于确保"四史"教育实效,保持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文章以卫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系统论述了"四史"教育融入该课程的思政方案设计,分别从课程目标、教学过程环节详细阐述具体融入环节,并从学习状态、评价方式和评价题目着手提供了"四史"教育融入该课程的教学评价方案,进一步形成了"四史"教学反思:提高自身"四史"素养,巧妙桥接专业课程;精准设计融入方式,实现润物无声效果;加强师生沟通,引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方式融合,不断改革思政方式.

    课程思政"四史"教育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教学设计教学模式

    基于"两性一度"军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金课建设研究

    张磊王晓慧李嘉鑫李傲博...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军队院校为适应我军新时期变革的需要,对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标准.军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作为军事预防医学营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教学工作也必须进行相应改革.文章以空军军医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为例,立足于国家"两性一度"标准金课建设目标,即通过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教学内容的"高阶性"、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授课及考核方式的"挑战度",并结合当前军校人才培养需求及特点,总结了健康教育与管理教研室进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和体会,使其紧密贴合"两性一度"的课程建设标准,期望通过针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探索为提升军队院校教学效果及部队院校一流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军校金课

    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护理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探索

    王瑞陈英陈兰珍朱海华...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BOPPPS教学模式为主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护士人文素养"三大主题为切入点,立足护理学专业学生思想行为特点,设计并开展护理管理学"课程思政",采用形成性评价和问卷调查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综合学生参与式学习效果、课堂总结、行为反馈等结果,课程组教师研讨后认为绝大多数学生实现既定课程思政学习目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学生表示通过护理管理学课程学习,进一步增强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了护理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进一步增强了专业认同、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思维方法.研究证明,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课程思政"在护理管理学课程中应用效果良好,有利于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盐溶于水"的育人目标.

    BOPPPS护理教育课程思政护理管理学教学模式参与式学习

    临床药学专业《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策略探讨

    杨成莉曹勇何瑾李明...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学模式结合教师队伍优化对《药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效果.方法 选取 2021年 9 月—2023 年 1 月贵州医科大学 2019-2020 级主修《药事管理学》课程的药学相关专业学生共 414 名(包括临床药学专业学生 153 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 2019 级学生为对照组,共 190名(包括临床药学专业学生 83 名),2020 级学生为试验组,共 224 名(包括临床药学专业学生 73 名).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及师资队伍;试验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结合教师队伍优化,同时对于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增加实践教学.通过问卷调查法及期末成绩统计进行量化,对教学策略改革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对照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未通过率高达 9.47%(18名),实验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未通过率降至 2.23%(5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临床药学专业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未通过率高达 10.84%(9 名),试验组临床药学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未通过率降至 2.74%(2 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学生有 73.16%(139名)学生认为考试较难,试验组学生认为考试较难降至 51.78%(116 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相较于对照组对教学满意度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结合教师队伍优化显著提高了《药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对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增加实践教学后,提高了临床药学专业学生教学效果及其对教学的满意度,对提高学生对该课程学习兴趣及改善学生学习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药事管理学临床药学专业多元化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雨课堂联合PDCA在康复治疗学毕业实习生线上教学中的应用

    王欣杨晓秋徐羚媛周凤华...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雨课堂联合戴明循环[P(plan)、D(do)、C(check)、A(act),PDCA]在康复治疗学专业毕业实习学生线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 2022 年3-4 月选取中国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 2018 级 65 名实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雨课堂联合PDCA完成六周线上实习教学,线上实习过程中每周对全体学生的雨课堂分数进行分析.结果 全体学生 6 周雨课堂答题分数[(79.82±9.18)分,(69.78±13.01)分,(59.66±13.42)分,(67.45±15.04)分,(67.63±14.20)分,(67.78±13.78)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雨课堂答题分数从第 2 周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从第 4 周开始逐渐提升,并趋于平稳水平.女生每周的雨课堂答题成绩均高于男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雨课堂联合PDCA构建多维度线上实习管理架构,有助于不断提升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同时利于教学管理人员进行质量监控,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雨课堂PDCA康复治疗学毕业实习岗位胜任力质量监控

    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陈红妹廖小玲蒋建福吴敏玲...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7 月—2023年 6 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实习的护理护生 74 名为研究对象.其中 2019 年 7 月—2021 年 6月的 38 名护生作为对照组,2021 年 7 月—2023 年 6 月的 36 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应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应用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前后采用批判性思维倾向测试量表(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进行测评,比较 2 组护生实习结束后的理论、操作成绩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结果 观察组护生理论成绩平均为(93.33±2.60)分,技能成绩平均为(94.42±2.22)分,对照组护生理论成绩平均为(91.68±1.51)分,技能成绩平均为(92.42±1.06)分,观察组护生理论和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教学后批判性思维能力总评分平均为(253.53±5.33)分,对照组护生教学后批判性思维能力总评分平均为(239.84±4.67)分,观察组护生教学实施后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得分高于对照组护生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消化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不仅可提高护生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还能有效培养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其综合能力.

    反思性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教学模式消化内科临床带教护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