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姚树桥

双月刊

1005-3611

zlcy@chinajournal.net.cn

0731-85292472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人民路139号湘雅二医院内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中央级学术性刊物。内容涉及临床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心理和教育评估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心理测量和治疗技术研究、不同人群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研究以及本学科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动态的报告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父亲养育压力对儿童内化问题的影响:基于家庭影响的三方模型理论与情绪溢出假设

    颜雪艺曾慧婷龙雪娜彭文涛...
    660-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父亲养育压力对儿童内化问题的影响机制,以及父亲心身问题的中介作用和儿童性别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育儿压力指数简表、简明症状量表(BSI)、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BCL)对四川省332名学前儿童的父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父亲养育压力对儿童内化问题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父亲心身问题在父亲养育压力和儿童内化问题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3)儿童性别在父亲养育压力对儿童内化问题的中介效应前半路径中起调节作用,与男孩父亲相比,女孩父亲的养育压力对父亲心身问题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强.结论:父亲心身问题在其养育压力与儿童内化问题之间起中介作用,儿童性别在中介路径的前半段起调节作用.

    父亲养育压力儿童内化问题心身问题性别

    好心人也会干坏事:助人行为的道德信誉效应

    张柏楠徐世勇
    666-670,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道德许可理论,探讨助人行为对越轨行为的影响,以及道德信誉的中介作用和印象管理动机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助人行为量表、印象管理动机量表、道德信誉量表和越轨行为量表对555名企业员工在三个时间点进行调查.结果:(1)助人行为正向预测道德信誉;(2)道德信誉在助人行为与人际越轨和组织越轨之间均发挥中介作用;(3)印象管理动机调节了助人行为与道德信誉之间的关系,当印象管理动机在较高水平时,助人行为对道德信誉的预测作用更强.结论:道德信誉在助人行为与人际越轨和组织越轨之间均发挥中介作用,并且这两条中介路径均受到印象管理动机的调节.

    助人行为印象管理动机道德信誉越轨行为

    "穷人也阳光":自然联结与青少年的兴盛

    王财玉刘紫微诸凤娟崔凤军...
    671-675,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兴盛意味着希望、活力、乐观等,这也是青少年应具有的精神面貌,即使处于低社会阶层.本研究拟考察自然联结对青少年兴盛的影响及感恩的中介作用,以及该中介作用是否受到社会阶层的调节.方法:采用自然联结量表、兴盛量表、感恩量表以及主观社会阶层量表对627名青少年进行问卷测量.结果:(1)自然联结对青少年兴盛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感恩在二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感恩的中介作用受到社会阶层的调节,具体来说,随着社会阶层的降低,感恩的中介作用显著增强.结论:基于自然联结的感恩情绪激发是增强青少年兴盛的重要路径,而来自低社会阶层的青少年更能从这一路径中受益.

    自然联结感恩兴盛社会阶层

    大学生道德敏感性与道德提升感的关系: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

    高晓玲毛晋平
    676-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道德敏感性与道德提升感的关系及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道德敏感性问卷、道德认同问卷及道德提升感问卷对102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与道德认同、道德提升感两两正相关,道德敏感性可正向预测道德提升感.(2)大学生的道德认同在道德敏感性与道德提升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结论:大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与道德提升感密切相关,道德认同在道德敏感性与道德提升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大学生道德敏感性道德认同道德提升感

    器官捐献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与特质正念的关系

    谢文照李晋芳熊欢李翠英...
    680-684,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器官捐献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检验器官捐献者家属的特质正念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联,以期为针对捐献者家属制定心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器官捐献协调员点对点联系器官捐献者家属,遵循自愿同意原则,采用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正念注意觉知量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对器官捐献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6.0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收到155份有效问卷,器官捐献者家属中创伤后应激症状的检出率为61.94%,抑郁的检出率为40.65%,焦虑的检出率为30.97%,特质正念的得分是63.67±12.76.器官捐献者家属的特质正念水平与其创伤应激症状(B=-0.068,P<0.05)、抑郁(B=-0.066,P<0.05)、焦虑(B=-0.075,P<0.05)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者家属心理健康问题亟需关注,创伤后应激症状、抑郁和焦虑发生率较高.器官捐献者家属的特质正念与其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器官捐献心理健康正念创伤后应激症状抑郁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压力感知与心理痛苦的关系:冗思和抑郁情绪的链式中介效应

    林峰唐干姚兰谢福...
    685-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职学生冗思和抑郁情绪在压力感知与心理痛苦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压力知觉量表、冗思反应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三维心理痛苦量表对2661名中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压力感知、冗思、抑郁情绪及心理痛苦两两呈显著正相关(r=0.393~0.713,P<0.001);(2)压力感知对心理痛苦的直接作用显著,并分别通过冗思和抑郁情绪的中介及两者的链式中介产生间接效应.结论:压力感知可直接影响心理痛苦,也可通过冗思与抑郁情绪间接影响心理痛苦.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压力感知冗思抑郁情绪心理痛苦

    分享-合作团体大社交提升孤独症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干预效果

    吴思衡王灏张雨晴方美欣...
    689-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分享-合作团体社交干预模式对提升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效果.方法:基于社交游戏框架和合作学习理论,设计分阶渐进式结构化干预课程.干预组和积极对照组均接受团体大社交干预,隔天进行.干预组20名ASD儿童,以分享-合作为主题,共18次,每次60分钟;积极对照组17名ASD儿童,以假装游戏为主题,共16次,每次70分钟.两组干预总时间接近.结果:干预组外化问题显著减少,社会能力、亲社会行为、分享水平和不作为阶段的合作水平显著提高,积极对照组以上方面无显著改善.结论:以分享和合作为主题的团体社交干预能够提高ASD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并改善外化问题.

    孤独症谱系障碍亲社会行为外化问题内化问题团体干预

    舞动团体对大学生身体欣赏和身体自尊的干预效果

    阎博赵海宇刘宇张英俊...
    695-699,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舞动团体干预对大学生身体欣赏以及身体自尊的影响.方法:公开招募48名大学生,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连续6周、每周1次每次2小时的舞动团体干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使用身体欣赏量表与青少年及成人身体自尊量表进行前测和后测.结果:团体干预后,实验组的身体欣赏和身体自尊得分显著高于前测,身体欣赏、身体自尊中的外表感知维度和体重满意感维度的前后测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身体欣赏在舞动团体干预与身体自尊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舞动团体能够通过提升大学生的身体欣赏水平进而提高其身体自尊.

    舞动团体身体欣赏身体自尊大学生

    基于社交网络的正念认知疗法在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汪志红肖旺李津何秋...
    700-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社交网络的正念认知疗法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自我形象、颈部瘢痕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甲状腺外科接受传统开放甲状腺癌根治手术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甲状腺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社交网络的正念认知疗法,干预时间8周.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自我形象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瘢痕满意度量表的瘢痕意识、外观满意度、症状满意度3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角色、情绪、认知、社会5个功能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社交网络的正念认知疗法能有效改善传统开放甲状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负性情绪,提升自我形象水平,增加颈部瘢痕满意度,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甲状腺癌正念认知疗法焦虑抑郁自我形象瘢痕满意度生活质量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培训与助人行为倾向的关系:朋辈心理辅导能力的中介作用

    蔡蓉
    707-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朋辈心理辅导培训对大学生助人行为倾向的影响,以及朋辈心理辅导能力的中介作用.方法:招募14名朋辈辅导员参与朋辈心理辅导培训.随机分为理论培训组和能力培训组,每组7人.理论培训组仅参与每周线上理论课程学习,内容已提前录制好,由参与者自学;能力培训组除每周自学线上理论课程外,还参与共15次的线下朋辈心理辅导能力培训,每次120分钟.培训结束后采用高校心理委员朋辈心理辅导能力问卷和助人行为倾向问卷对两组进行测试.结果:朋辈心理辅导培训与朋辈心理辅导能力呈显著正相关;朋辈心理辅导能力与助人行为倾向呈显著正相关;朋辈心理辅导培训与助人行为倾向呈显著正相关.朋辈心理辅导能力在朋辈心理辅导培训与助人行为倾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朋辈心理辅导培训能有效提高朋辈辅导员的朋辈心理辅导能力并进而提高其助人行为倾向.

    朋辈辅导培训朋辈心理辅导能力助人行为倾向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