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半月刊

1674-9316

chsm@vip.126.com ,wsbz@vip.126.com

010-64476881

100055

宣武区红莲南路30号7层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Journal 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协助卫生部宣传报道国家及行业卫生标准,征集社会各界对卫生标准的意见和建议,以内参形式向卫生部及专业机构提出卫生标准的立、改、废建议,让社会了解卫生标准制修订过程,让专家交流学术心得,解读卫生标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糖尿病自身免疫抗体联合检测在糖尿病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万志东于荣卢景宜刘淑华...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自身免疫抗体联合检测在糖尿病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1 月于东莞市中医院进行诊治的 64 例糖尿病患者纳为研究组,其中 1 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患者 22 例,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 42 例。同期体检健康者 61 例纳为对照组,2 组均接受糖尿病自身免疫抗体检测,比较 2 组的抗体差异性,以及其在糖尿病分型中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y,GADA)、胰岛细胞抗体(islet cell antibody,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nsulin autoantibodies,IAA)以及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DM患者GADA、ICA、IAA以及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T2DM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DM、T2DM诊断中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高于单一抗体检测。结论 糖尿病自身免疫抗体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更好地鉴别糖尿病分型,为后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糖尿病分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灵敏度特异度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便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罗清清陈欣彦
    135-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便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21 年 9 月—2022 年 9 月福建省某三甲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 222 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负性情绪、血常规、血生化及排便情况等,分析患者便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便秘发生率为 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瘫、吞咽困难、插胃管、焦虑、抑郁、神经功能缺损状况、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糖化血红蛋白水平(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等是便秘的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焦虑是便秘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curve)显示,本次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便秘发生率处于中等水平。临床医务人员可根据患者便秘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关的措施,预防便秘的发生,以减少便秘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

    脑梗死便秘急性期发生率影响因素危险因素

    甲状腺功能、肝功能指标相关性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中的意义研究

    林志成蔡春芬江丽明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检验甲状腺功能和肝功能指标水平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诊治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实践提供了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 2023 年 1-12 月在福建省漳州市医院就诊的 200 例甲减患者(研究组)及同期参与健康体检的 100 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检查资料。均先后接受甲状腺功能、肝功能指标检测,记录并分析相关指标水平差异,并对两者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al triiodothyronine,TT3)、总甲状腺素(total thyroxine,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以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显示,TSH水平与ALT、AST以及ALP呈正相关(r=0。465、0。625、0。567,P<0。05),TT3、TT4、FT4 与ALT呈负相关(r=-0。374、-0。344、-0。412,P<0。05),TT3、TT4、FT3、FT4 与AST呈负相关(r=-0。341、-0。322、-0。373、-0。545,P<0。05),FT3 与ALP呈正相关(r=0。346,P<0。05)。结论 甲减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指标均有一定程度变化,且两者存在相关性,实验室测定两项功能指标有助于早期防治甲减。

    甲状腺功能肝功能指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转氨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

    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卡铂一线治疗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分析

    陈秀万国峰孙丽李鹏...
    14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白蛋白紫杉醇和卡铂联用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对晚期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20 年 12 月—2022 年 12 月于枣庄市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 86 例晚期肺鳞状细胞癌(ⅢB/Ⅳ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NC组(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方案,n=40)与GC 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卡铂的治疗方案,n=46)。比较 2 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 组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比较,NC组分别为40%(16/40)和72。5%(29/40)。GC组分别为26%(12/46)和 65。2%(30/46)。2 组近期疗效对比表明NC组较GC组客观缓解率提高 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 5。10 个月和 4。60 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均出现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周围神经毒性及肌痛/关节痛等症状,其中血小板减少发生率NC组较GC组低,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NC组较G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白蛋白紫杉醇与卡铂联合应用作为治疗晚期肺鳞癌患者的首选方案,在安全和疗效上都得到了正面评价,由此带来的不良反应在可控范围之内,有必要扩充样本规模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验证。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卡铂吉西他滨晚期肺鳞状细胞癌一线化疗不良反应

    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迟娜娜杨阳武英董庆林...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日照市人民医院 2023 年 1-10 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80 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各 40 例。对照组实施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加用替格瑞洛治疗。对 2 组疗效、神经缺损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对比,同时统计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2 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BI指数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为(4。05±1。87)分,低于对照组的(7。80±2。14)分;BI指数分别为(63。25±11。04)分,高于对照组的(54。77±10。17)分(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5。00%,高于对照组的 80。00%(P<0。05)。结论 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帮助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可改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未增加不良反应,保证治疗方面的安全性。

    替格瑞洛阿托伐他汀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疗效不良反应

    利福昔明对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炎症因子、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

    高娜聂淼贾玉华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利福昔明对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炎症因子、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消化内科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12例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性+利福昔明"治疗。比较2组患者炎症因子、肠道菌群情况。结果 从炎症水平看,经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分别为(30。27±4。26)pg/mL、(31。22±4。18)pg/mL、(3。14±1。02)pg/mL,低于对照组的(41。02±4。85)pg/mL、(41。49±4。93)pg/mL、(4。86±1。57)pg/mL(P<0。05)。从肠道菌群看,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双歧杆菌、乳杆菌分别是(9。91±0。52)cfu/g、(7。92±0。33)cfu/g均高于对照组的(8。76±0。48)cfu/g、(7。16±0。28)cfu/g(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肠球菌、肠杆菌分别是(6。74±0。35)cfu/g、(7。45±0。46)cfu/g 均低于对照组(7。44±0。41)cfu/g、(8。57±0。52)cfu/g(P<0。05)。从肝功能看,经治疗后 2 组患者的肝功能水平均得到显著性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治疗中,基于常规性治疗的同时联合给予利福昔明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炎症水平,改善肠道菌群环境及提高肝功能水平,治疗效果显著,为肝硬化腹腔积液规范治疗相关标准制定提供了借鉴内容。

    肝硬化腹腔积液利福昔明炎症因子肠道菌群影响效果

    深刺大肠俞配合火针、督灸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观察

    刘辉陈淑静宫丽孙勇...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深刺大肠俞配合火针、督灸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5 月—2023 年 10 月乳山市中医院腰椎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患者 80例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深刺大肠俞治疗,研究组采用深刺大肠俞配合火针、督灸治疗。比较 2 组临床效果、疼痛程度评分、功能障碍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 7、15、21、28 d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为(6。10±0。99)分、(5。45±1。12)分、(4。10±0。99)分、(2。90±0。2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36±1。88)分,6。21±1。05)分、(5。06±0。83)分,(4。10±0。76)分](P<0。05)。治疗后,研究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为(27。01±1。90)分,低于对照组的(22。59±4。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S患者应用深刺大肠俞穴位配合火针、督灸治疗干预,能有效增加治愈好转率并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情况,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深刺大肠俞火针督灸腰椎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

    穴位贴敷联合艾灸对胆囊结石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杨欢罗剑云赖雪燕
    162-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艾灸促进胆囊结石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3 月—2023 年 3 月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胆囊结石术后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穴位贴敷联合艾灸干预,2 组均干预 1 周。比较 2 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的疼痛评分与舒适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胃肠恢复蠕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 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 组舒适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00%,低于对照组的 20。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2。50%,高于对照组的 75。00%(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艾灸干预胆囊结石术后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升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

    穴位贴敷艾灸胆囊结石胃肠道功能生活质量舒适度

    全血采集去白悬浮红细胞当日与冷藏24h后制备质量比较

    单玉范丽莉王焱
    167-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全血采集去白悬浮红细胞当日与冷藏 24 h后制备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3 年 1-10 月青岛市中心血站的 245 份 400 mL全血,纳入观察组,另 245 份 400 mL全血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在 4℃冷藏条件下保存 24 h后进行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对照组在采集当日进行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比较 2 组去白悬浮红细胞的滤白时间、滤器损失血量、细胞计数、代谢性指标及游离血红蛋白值、血浆溶血率等质量指标。结果 2 组滤器损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去白悬浮红细胞容量大于对照组,滤白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2 组血红蛋白值、红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红细胞体积为(90。97±4。79)fL,大于对照组的(89。63±5。15)fL(P<0。05)。2 组钾离子、钠离子及pH水平和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溶血率为4。49%(11/245),高于对照组的 1。22%(3/245)(P<0。05)。结论 与全血采集当日相比,冷藏 24 h对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的滤器损失血量无明显影响,但会增加去白悬浮红细胞容量,延长滤白时间,且对检测的细胞计数、血浆溶血率具有一定的影响。

    去白悬浮红细胞全血采集冷藏血红蛋白值红细胞数钾离子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正反定型不符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林小兰
    17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ABO正反定型不一致原因与解决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6 月—2020 年 12 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输血科 25 00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血型为ABO型的患者使用Autovue Innova全自动血型分析仪进行检测,对出现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患者进行准确鉴别,并对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制订出相应的对策。结果 使用全自动分析仪检出正反型不符的血型标本 80 例,其主要原因有实验室试剂仪器、标本操作的人为因素(36。25%)、ABO亚型(10。00%)、高效价冷凝集菌素(10。00%)、中老年人抗原抗体减(8。75%)等,其中 55 例标本经手工法鉴定纠正。涉及同种异体抗原、低免疫球蛋白、M蛋白等因素导致需要实验室进一步复查纠正。结论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出现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很多,可通过手工试管法进一步对标本进行检测。如果手工鉴定后仍然存在正反型结果不符的情况,应将标本送至化验室内进一步确定,确保患者输血时安全。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正反型不符ABO血型疑难血型手工测量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