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李兰娟

月刊

1005-376X

wstzz@126.com

0411-84787163

116044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ecology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16S rRNA和非靶向代谢组测序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及代谢物的变化

    王伟杰赵晓芬马硕李海...
    307-31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16SrRNA和非靶向代谢组测序分析的方法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和其代谢产物的变化。方法 新鲜粪便为实验样品,收集10个结直肠癌患者组样本和6个正常对照组样本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的组成、多样性和物种差异,并对预测差异肠道菌群代谢功能;取8个结直肠癌组样本和6个正常对照组样本进行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测序,分析代谢产物变化情况并进行功能预测。结果 结直肠癌组的菌群多样性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直肠癌组的优势菌群为疣微菌门,结直肠癌组葡萄球菌、嗜冷杆菌属、毛螺菌科NK4A136、梭状芽孢杆菌vadinBB60和CAG-56相对丰度增加(P<0。05),CAG-352、瘤胃球菌属、粪球菌属和挑剔真杆菌相对丰度降低(P<0。05)。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菌群在环境信息处理、遗传信息处理和新陈代谢等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测序检测出两组样本有367种代谢物存在显著差异,对差异代谢物进行功能预测发现与咖啡因、嘌呤、氨基糖和核苷酸糖和生物素等的代谢相关。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的肠道菌群和代谢物与健康个体存在差异,结直肠癌与肠道菌群和代谢途径可能存在一定关联。

    结直肠癌肠道菌群16SrRNA测序非靶向代谢组测序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肠道菌群特点及与行为问题的相关性研究

    李希陈向坚陈竞建卓晓峰...
    313-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肠道菌群特点与行为问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ADHD患儿和健康体检的96例儿童,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所有儿童粪便样本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并分析肠道菌群特点。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家长版(PSQ)评估两组儿童的行为。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肠道菌群分布与行为问题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儿肠道菌群α-多样性低于对照组,肠杆菌属、气味杆菌属和枸橼酸杆菌属相对丰度均高于对照组,韦荣球菌属、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普氏栖粪杆菌相对丰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Conners PSQ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Conners PSQ问卷各因子评分与肠道肠杆菌属、气味杆菌属和枸橼酸杆菌属均呈正相关(P<0。05),与韦荣球菌属、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普氏栖粪杆菌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ADHD儿童肠道菌群构成与健康儿童不同,不同肠道菌群与患儿行为问题有相关性。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肠道菌群行为障碍

    口服益生菌对根治性放疗宫颈癌患者放疗相关性腹泻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李书桢容雁蔡志福庞业滨...
    317-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口服益生菌预防根治性放疗宫颈癌患者放疗相关性腹泻(RE)的有效性,并探讨益生菌对根治性放疗宫颈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行根治性放化疗宫颈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口服益生菌组(OP组)和非口服益生菌组(NOP组),每组各23例。采集两组放疗前后粪便标本,通过16SrDNA测序检测肠道菌群,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组间的菌群差异。结果 OP组RE发生率为8。7%,NOP组RE发生率高达47。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口服益生菌能够增加放疗病人肠道菌群丰富度,但不能逆转肠道菌群α-多样性下降(P=0。012)。放疗前后肠道菌群β-多样性差异不显著(P>0。05)。物种丰度分析显示放疗后肠道菌群在门、科、属、种水平的组成均发生改变;特别是腹泻患者与非腹泻患者比较:放疗前惰性乳杆菌相对丰度较高,但在放疗后惰性乳杆菌相对丰度较低。结论 宫颈癌患者根治性放疗期间口服益生菌可有效预防放疗相关性腹泻的发生。放疗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特别是显著降低肠道厌氧菌的相对丰度。

    宫颈癌肠道菌群益生菌16SrDNA测序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不同型别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阴道微生态特征分析

    薛启迪许英慧周曼林李明...
    327-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 leve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患者阴道微生态的特征及不同型别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健康女生(对照组,n=54)和HSIL患者(HSIL组,n=54)的阴道分泌物样本,提取其DNA,通过HPV试剂盒检测HPV型别,并使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阴道菌群的组成结构及特征。结果 HSIL组女性HPV阳生率为88。9%,对照组女性HPV阳性率仅有11。1%。与对照组相比,HSIL组女性阴道乳杆菌属相对丰度降低,加德纳菌属、普雷沃菌属、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增多,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HPV Others组相比,HPVCR组女性阴道阿托波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t=2。067,P=0。043);加德纳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相对丰度降低,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SIL患者HPV感染率升高,不同型别HPV感染会对阴道微生态产生影响,提示对阴道微生态进行干预可能对宫颈病变产生调节作用。

    阴道微生态人乳头瘤病毒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

    基于阴道微生态对比研究宫颈HPV16与HPV52单一亚型感染特征

    谢秀超彭卫东候琳黄林...
    332-335,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16与52单一亚型感染阴道微生态特征,探讨HPV16与52单一亚型阳性患者阴道微生态差异的临床意义,探求治疗不同亚型HPV感染的方法。方法 将2020年2月至2023年1月在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常规宫颈癌筛查的女性(20~65岁)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合标准的HPV16型、HPV52型、HPV阴性研究对象各165例作为参试者,HPV16、52型均为单一亚型感染,HPV阴性组作为对照组,3组参试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研究对象均行HPV分型、液基薄层细胞学(TCT)、阴道微生态检测,对比分析3组参试者阴道微生态相关指标(pH、过氧化氢、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葡萄糖醛酸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白细胞、杆菌、球菌、线索细胞、滴虫、清洁度)以及TCT情况。结果 (1)3组参试者的阴道内pH情况,HPV16型组(5。01±0。31)显著高于HPV52 型组(4。71±0。42)(F=56。26,P<0。05),也较对照组(4。68±0。43)明显异常(F=47。10,P<0。05);而HPV52型组阴道内p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2,P>0。05)。(2)HPV 16型组参试者阴道内白细胞酯酶、阴道微生态、TCT、pH>4。5异常人数较HPV52型组、对照组显著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HPV52型组参试者阴道内白细胞酯酶、pH>4。5异常人数较对照组无明显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HPV16型组参试者阴道内过氧化氢、葡萄糖醛酸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清洁度、白细胞、杆菌较HPV52型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2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异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参试者阴道内唾液酸苷酶、球菌、线索细胞、滴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无论是HPV16型还是52型患者均存在阴道微生态失衡,HPV16型患者较52型更易出现微生态失调和子宫颈上皮内病变,可能与其阴道内较高pH有关,调节pH可能是治疗高危型HPV16型的一个方向,但可能并不适用于HPV52型,治疗HPV52型患者需要寻找新的思路。

    阴道微生态HPV16型HPV52型感染特征

    生殖道GBS感染对妊娠晚期妇女阴道微生态环境及免疫因子的影响

    唐春艳赵洁
    336-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感染对阴道微生态环境及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本院76例GBS筛查阳性妊娠晚期妊娠妇女(GBS阳性组),另选取同期GBS筛查阴性的76例妊娠晚期妊娠妇女(对照组),比较2组阴道微生态情况、血清免疫炎症因子(IL-1β、IL-6)水平及妊娠结局;另根据阴道微生态评价结果将GBS阳性组妊娠妇女进一步分为微生态失调组(n=56)和微生态正常组(n=20),比较2组妊娠结局。结果 GBS阳性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阴道pH值、细菌性阴道病(BV)发生率、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发生率、阴道菌群密集度、阴道菌群多样性及微生态失调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550、5。842、5。156、4。682、5。339、14。341,均P<0。05),2组研究对象滴虫性阴道炎发生率、阴道清洁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541、1。685,均P>0。05)。GBS阳性组血清IL-1β、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6。711、19。388,均P<0。05)。GBS阳性组早产、产褥感染、胎儿窘迫及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5。365、10。059、7。938、5。787,均P<0。05),2组研究对象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849、0。882、2。027、2。027,均P>0。05)。微生态失调组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高于微生态正常组(x2=4。113、4。113,均P<0。05),2组研究对象早产、产褥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病理性黄疸和新生儿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2。805、1。281、0。384、0。734、0。880、0。734,均P>0。05)。结论 妊娠晚期GBS感染妊娠妇女易发生阴道微生态及炎症因子失调,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

    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妊娠晚期阴道微生态免疫炎症因子

    卵巢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特点及与外周血单核细胞Nrf2 mRNA和TLR7 mRNA的相关性

    王英徐燕叶永生
    341-345,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卵巢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特点,并分析其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Nrf2mRNA、TLR7 mRN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30例化疗后骨髓抑制并发肺部感染的卵巢癌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组)及同期30例化疗后骨髓抑制无肺部感染的卵巢癌患者(未并发肺部感染组)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特点,检测两组患者化疗后PBMCNrf2 mRNA、TLR7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Nrf2 mRNA、TLR7 mRNA与骨髓抑制的关系及Nrf2 mRNA、TLR7 mRNA对骨髓抑制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3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2株(40。00%),革兰阴性菌18株(60。00%),且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20。00%)。白细胞减少0~Ⅰ度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0~Ⅰ度患者Nrf2 mRNA水平显著高于白细胞减少Ⅱ~Ⅲ度患者和中性粒细胞减少Ⅱ~Ⅲ度患者,而TLR7mRNA水平显著低于白细胞减少Ⅱ~Ⅲ度患者和中性粒细胞减少Ⅱ~Ⅲ度患者(均P<0。05)。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与Nrf2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与TLR7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并发肺部感染组患者Nrf2mRNA水平显著低于未并发肺部感染组,而TLR7mRNA水平显著高于未并发肺部感染组(均P<0。05)。 Nrf2mRNA对骨髓抑制并发肺部感染预测的敏感度为80。2%,特异度为71。3%;TLR7mRNA的敏感度为83。5%,特异度为70。9%;两者联合预测的敏感度为88。4%,特异度为78。6%。结论 卵巢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与PBMCNrf2mRNA、TLR7 mRNA存在显著联系。骨髓抑制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患者PBMCNrf2mRNA水平显著降低,TLR7mRNA水平显著升高,两者联合检测对骨髓抑制并发肺部感染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卵巢癌骨髓抑制肺部感染核因子E2相关因子2Toll样受体7

    妊娠期女性HPV感染及阴道微生态失衡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

    马玉平黄秀敏胡文峰黄莉莉...
    346-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阴道微生态失衡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我院产检的102例HPV阳性妊娠妇女(HPV阳性组)以及同期产检的78例HPV阴性妊娠妇女(HPV阴性组)为研究对象,于怀孕28~34周时,收集阴道分泌物评价阴道微生态状况;另根据微生态评价结果将HPV阳性组对象分为微生态正常组(n=26)和微生态失调组(n=76);比较HPV阳性组与HPV阴性组对象阴道微生态情况、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比较微生态正常组与微生态失调组对象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HPV阳性组和HPV阴性组对象滴虫性阴道炎(TV)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发生率、阴道清洁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520、0。678、0。111,均P>0。05),而阴道pH、细菌性阴道病(BV)发生率、阴道菌群密集度、阴道菌群多样性以及微生态失调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0。106、8。247、4。337、5。236、13。865,均P<0。05)。HPV阳性组对象早产、宫内感染、产褥感染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HPV阴性组(x2=5。710、10。721、6。799、4。294,均P<0。05),而两组对象剖宫产率及胎膜早破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67、0。666,均P>0。05)。HPV阳性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HPV阴性组(x2=9。001,P<0。05),两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和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2。503、1。547、0。560,均P>0。05)。微生态失调组对象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微生态正常组(x2=4。130,P<0。05),而两组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产褥感染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401、0。578、0。141、1。368,均P>0。05)。微生态失调组与微生态正常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FGR和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261、0。698、1。057、0。242,均P>0。05)。结论 妊娠期HPV感染能引发阴道微生态失调,增加不良母婴结局发生风险。

    妊娠期人乳头瘤病毒阴道微生态妊娠结局

    贝莱斯芽孢杆菌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展望

    曹艳子顾艳丽高丽范雪...
    351-356,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是一株新定义的芽孢菌种,已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具有促进生长和抑制病原菌的作用,且具有广谱的抑菌特性。在目前抗生素替代物需求日益增加的现状下,已有研究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可用于植物的疫情防治,在畜禽和水产动物的养殖等畜牧业中能够提高饲料的消化率、抑制致病菌、提高生产性能和防治疾病,同时还可应用于工业生产。本文从贝莱斯芽孢杆菌的简介、研究现状、不同领域的功能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在当下复杂的生态环境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应用范围的扩大和功能开发提供参考,从而加快新型微生态制剂的研发。

    贝莱斯芽孢杆菌水产养殖疾病控制功能

    基于"咸入肾"理论探讨肠—肾轴与盐敏感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刘敏科金华何彦虎刘志军...
    357-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素问·经脉别论》云:"生病起于过用"。人体疾病的产生在于体内阴阳失衡,风、火、痰、瘀之邪内生。因此,人体物质摄入之"度"是机体阴阳平衡与脏腑相和的重要前提。盐敏感性高血压很好地反映了高盐摄入与高血压显著相关,中医认为咸味入肾,胜血伤肝,助湿伤脾,使阳亢风动,痰湿中阻,导致风逆于上,气滞于中,水行不畅,进而引肝风上扰清窍,清阳滞于中州,导致血压升高。而肠—肾轴理论从肠道微生态角度说明了肠道菌群在调控血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就肠—肾轴与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从新的视角为高血压的早期防治提供干预方案。

    盐敏感性高血压咸入肾肠—肾轴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