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性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性科学
中国性科学

胡佩诚

月刊

1672-1993

jcs@bjmu.edu.cn,tougao@zgxkx.org

010-82805043

100191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性科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uman Sexual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发展性科学、普及性教育、提倡性文明、促进性健康。以性医学为基础,以性教育为重点,促进我国性科学领域的学术研讨与交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医务工作者、高等院校人文社会学科教师学生、各科研单位有关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关注性科学发展,渴望了解性健康知识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ZEB2和IGF1R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焦英亚李宾韩飞飞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E盒结合锌指蛋白2(ZEB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7例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ZEB2和IGF1R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患者的病理特征与ZEB2和IGF1R表达情况的关系及不同临床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定期随访,根据随访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预后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患者预后不良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ZEB2和IGF1R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ZEB2和IGF1R表达水平与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5).淋巴结转移情况与肿瘤直径、FIGO分期有关(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ZEB2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ZEB2阴性表达患者(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IGF1R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IGF1R阴性表达患者(P<0.05).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ZEB2和IGF1R阳性表达均为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与癌旁组织比较,子宫内膜癌组织中ZEB2和IGF1R阳性表达率较高,且与患者的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

    子宫内膜癌E盒结合锌指蛋白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淋巴结转移

    铜死亡相关基因FDX1和DLAT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王维奇陶巍张晶波贺磊磊...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铜死亡相关基因铁氧还原蛋白1(FDX1)和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基酶(DLAT)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8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取子宫内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FDX1和DLAT表达水平,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FDX1和DLAT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FDX1和DLAT表达与患者3年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FDX1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DLAT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1/2、有脉管浸润的FDX1低表达和DLAT高表达患者比例高于FIGO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1/2、无脉管浸润患者(P<0.05).FDX1低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FDX1高表达患者(P<0.05);DLAT高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DLAT低表达患者(P<0.05).FIGO分期、DLAT是子宫内膜癌患者3年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FDX1是3年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FDX1低表达,DLAT高表达,两者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诊断、治疗和预后改善的新的作用靶点.

    子宫内膜癌铁氧还原蛋白1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基酶预后

    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及病灶残留的影响因素

    杜素果宋永祯刘忠杰赵宁...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及病灶残留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子宫颈HSI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宫颈锥切术治疗.根据是否存在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及病灶残留分为研究组(n=39)和对照组(n=121),术后切缘阳性或有病灶残留为研究组,术后切缘阴性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颈HSIL患者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及病灶残留的影响因素.结果 子宫颈HSIL患者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率为24.38%,切缘阳性患者中病灶残留率为48.72%.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病变级别、累及象限、累及腺体、转化区类型、电切环形状、锥切深度、锥切宽度、锥切体积、接触性出血均为子宫颈HSIL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及病灶残留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HR-HPV、病变级别、累及象限、累及腺体、转化区类型、电切环形状、锥切深度、锥切宽度、锥切体积、接触性出血均为子宫颈HSIL患者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及病灶残留的影响因素,临床应结合相关影响因素优化治疗方案,以减少切缘阳性及病灶残留率.

    子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锥切术切缘阳性病灶残留

    TRPM7和BTG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周立飞高跃丽耿欣张静亚...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瞬时受体电位M7通道(TRPM7)和B细胞迁移基因2(BTG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取其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根据随访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旁组织和肿瘤组织中TRPM7、BTG2蛋白表达,分析TRPM7、BTG2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肿瘤组织中TRPM7、BTG2蛋白表达,采用Cox回归分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TRPM7、BTG2水平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肿瘤组织中TRPM7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TG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TRPM7、BTG2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恶性肿瘤国际临床病理(TNM)分期有关(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肿瘤组织中TRPM7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TG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TRPM7、TNM分期(Ⅲ期)、肿瘤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BTG2是宫颈癌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TRPM7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低于TRPM7低表达组(P<0.05);BTG2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高于BTG2低表达组(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RPM7蛋白表达上调,BTG2蛋白表达下调,均与宫颈癌预后有关.

    瞬时受体电位M7通道B细胞迁移基因2宫颈癌

    宋竖旗从"牝脏固木"辨析论治阳痿

    朱玉新巩瑛杰于慧兰张亚强...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竖旗主任在中医传统经典基础上提出"牝脏固木"理论,认为阳痿主要病机为肝郁气逆、痰湿困阻、肾精受损.通过强健肺、脾、肾三牝脏,固摄精气津液,实现肝升肺降、痰湿燥化、宗筋得用.宋主任亦尤其注重形神同调,在服药调形体的同时,亦常常宣诫患者培养良好习惯,避免情志紧绷,静坐以清净凝心、恬淡心境,减少内伤情志对本病的危害.又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入虫类药以搜经剔络,引药入宗筋,辛香走窜,更能推荣宗筋为用.文末以病案一则,进一步展现宋主任用药经验心得.

    牝脏固木阳痿痰湿肝升肺降形神同调

    郭军教授从"肾虚血瘀"辨治良性前列腺增生经验

    王安民王浩马东岳赵子维...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病程较长,多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郭军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从"肾虚血瘀"立论,施补肾阳活血、补肾阴活血、补肾气活血、补肾精活血之法,并兼顾祛除它邪,灵活处方用药,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BPH,效果显著.

    肾虚血瘀良性前列腺增生补肾活血

    李曰庆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组方分析及核心处方网络药理学研究

    彭爱进王继升赵琦赵聪...
    11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李曰庆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用药规律,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核心处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机制.方法 筛选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李曰庆专家门诊诊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获取其的处方用药并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构建数据库,通过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模块归纳李曰庆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组方规律,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索核心处方的有效成分、靶点及信号通路.结果 经数据筛选后共录入240首处方,涉及中药共350味,包含10味常用中药(频次>100次),10对关联规则(置信度≥0.9);核心处方由"白芍、甘草、川芎、茯苓、白芷、桂枝、黄芪、延胡索"构成,共含有142个有效成分,共同靶点128个,蛋白激酶B(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等为关键靶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等为关键信号通路.结论 李曰庆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用药灵活,总体遵循"扶正祛邪,恢复机体功能"的治疗原则,温法与清法同用,重视活血化瘀.核心处方可能通过癌症通路、AGE-RAGE、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通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古今医案云李曰庆组方规律网络药理学

    补肾生精法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Meta分析

    林美欣傅伟游旭军丁劲...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Meta分析研究补肾生精法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疗效.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0月收录的采用补肾生精法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运用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偏倚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采用补肾生精法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的总有效率(RR=1.26,95%CI:1.10~1.43,P=0.000 6)、精子密度(WMD=23.83,95%CI:21.87~25.78,P<0.000 01)、配偶妊娠率(RR=1.89,95%CI:1.56~2.29,P<0.000 0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补肾生精法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提高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及配偶妊娠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报道,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较高.

    补肾生精法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男性不育Meta分析

    补肾壮阳方对勃起功能障碍患者性功能、血清性激素、MAPK、p-ERK及VEGF水平的影响

    安文进俞同炳沈栋陈利伟...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补肾壮阳方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的疗效,以及对其性功能、血清性激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收治的152例E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常规药物联合补肾壮阳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血清性激素、MAPK、p-ERK、VEGF水平及勃起功能.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睾酮(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催乳素(PRL)、雌二醇(E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MAPK、p-ERK、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壮阳方可以通过调控MAPK信号通路,抑制p-ERK、VEGF,发挥治疗ED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达到提升性功能的目的.

    补肾壮阳方勃起功能障碍性激素性功能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放疗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疗效

    江帆赵洁齐雯洁刘梦婷...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放疗治疗前列腺癌(PCa)骨转移(BM)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宝鸡高新医院肿瘤诊疗中心收治的92例PCa B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进行放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免疫指标、不良骨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前梯度蛋白2(AGR2)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PSA、VEGF、AGR2水平及VAS评分均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ALP水平均大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D4+/CD8+、CD4+、CD3+、IgA、IgM均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骨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放疗治疗PCa BM患者的疗效较好,能缓解疼痛,改善骨代谢和免疫能力,安全性较好.

    复方斑蝥胶囊放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疗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前梯度蛋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