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性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性科学
中国性科学

胡佩诚

月刊

1672-1993

jcs@bjmu.edu.cn,tougao@zgxkx.org

010-82805043

100191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性科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uman Sexual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发展性科学、普及性教育、提倡性文明、促进性健康。以性医学为基础,以性教育为重点,促进我国性科学领域的学术研讨与交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医务工作者、高等院校人文社会学科教师学生、各科研单位有关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关注性科学发展,渴望了解性健康知识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胚胎培养液mtDNA拷贝数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中胚胎质量相关性的Meta分析

    高辉郑群余柯达师帅...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中英文文献系统评价胚胎培养液中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胚胎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和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中与胚胎培养液中mtDNA拷贝数和IVF-ET治疗中胚胎质量相关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文献中相关数据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5篇文献(8篇中文文献,7篇英文文献),包括3 5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接受IVF-ET治疗患者mtDNA拷贝数与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评分呈强正相关性(r=0。726、0。668、0。709,P<0。000 01),与卵裂率呈弱正相关性(r=0。280,P=0。030)。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mtDNA拷贝数与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胚胎评分相关性文献的漏斗图分布点基本对称,无发表偏倚。结论 胚胎培养液中mtDNA拷贝数与IVF-ET治疗中胚胎质量有一定相关性,临床可通过检测胚胎培养液中mtDNA拷贝数辅助评估胚胎质量,为临床IVF-ET治疗过程控制提供评定依据。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培养液线粒体DNA胚胎质量Meta分析

    NOD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与卵巢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柳青肖卓妮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是由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组合形成的大分子复合物,主要参与机体的天然免疫。当NLRP3炎症小体被激活时,Caspase-1能介导白介素(IL)-1β和IL-18的产生,从而在细胞膜上打孔,诱导细胞焦亡。国内外研究发现,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与卵巢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探讨了NLRP3炎症小体与卵巢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并主要从NLRP3炎症小体的结构、功能及其激活过程和NLRP3炎症小体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机制进行综述。

    NOD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黄体酮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ART妊娠后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及对血清NLRP3、IL-1β、IL-18的影响

    周娟马媛康卫卫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黄体酮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辅助生殖技术(ART)妊娠后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及对血清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白介素(IL)-1β、IL-18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收治的150例ART妊娠后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黄体酮治疗,观察组采用黄体酮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NLRP3、IL-1β、IL-18、凝血功能指标、激素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LRP3、IL-1β、IL-18、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孕酮(P)、雌二醇(E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体酮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ART妊娠后复发性流产患者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和凝血功能。

    黄体酮低分子肝素钠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复发性流产

    基于PSM法分析GnRHa联合地诺孕素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及对复发的影响

    程国珍王东阁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倾向性匹配评分法(PSM)分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地诺孕素治疗子宫腺肌症(AM)的疗效及对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金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60例A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GnRHa治疗的7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GnRHa联合地诺孕素治疗的8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PSM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匹配,得到60对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跟踪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AM复发情况。结果 PSM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2、FSH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LH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nRHa联合地诺孕素可显著改善AM患者性激素水平,且复发率较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子宫腺肌症地诺孕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复发倾向性匹配评分法

    剩余肌层厚度、瘢痕厚度对瘢痕妊娠清宫术患者再干预的影响

    纪巧莹王昭马超王玉娇...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剩余肌层厚度、瘢痕厚度对瘢痕妊娠清宫术患者再干预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保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行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的86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再干预分为再干预组(n=32)和未再干预组(n=54)。患者入院时均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两组剩余肌层厚度、瘢痕厚度、病灶旁正常肌层厚度、胚胎大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剩余肌层厚度、瘢痕厚度、胚胎大小与瘢痕妊娠清宫术患者再干预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对瘢痕妊娠清宫术患者再干预的预测价值。结果 再干预组患者剩余肌层厚度和瘢痕厚度低于未再干预组,而胚胎大小高于未再干预组(P<0。05)o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剩余肌层厚度≤2。89 mm(OR=2。063,95%CI:1。249~3。407)、瘢痕厚度≤3。27 mm(OR=1。893,95%CI:1。122~3。194)、胚胎大小>2。69 cm(OR=2。787,95%CI:1。406~5。524)是瘢痕妊娠清宫术患者再干预的重要影响因素(OR>1,P<0。05)o ROC曲线结果显示,剩余肌层厚度和瘢痕厚度最佳截断值为2。89 mm和3。27 mm时,预测瘢痕妊娠清宫术患者再干预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95%CI:0。678~0。812)和 0。75(95%CI:0。704~0。825),此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76。48%、78。39%和70。32%、70。33%;二者联合预测瘢痕妊娠清宫术患者再干预的AUC为0。81(95%CI:0。746~0。859),此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37%和71。42%。结论 剩余肌层厚度、瘢痕厚度降低是影响瘢痕妊娠清宫术后患者再干预的重要影响因素,二者联合对预测瘢痕妊娠清宫术患者再干预具有重要价值。

    剩余肌层厚度瘢痕厚度瘢痕妊娠清宫术术后再干预预测价值

    基于决策曲线和剂量反应分析视黄醇结合蛋白4对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孕激素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赵佳丽杨粉丽李曹菲陈群...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决策曲线和剂量反应分析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对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孕激素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诊治的133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结果分为有效组(n=114)和无效组(n=19)。比较患者孕酮、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及RBP4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孕激素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采用决策曲线及剂量反应分析RBP4对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孕激素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无效组比较,有效组孕酮、卵泡刺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RBP4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孕酮、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RBP4水平均为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孕激素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经决策曲线分析,阈值在0。4~0。6时,RBP4在预测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孕激素治疗效果方面具有较高价值。RBP4与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孕激素治疗效果的关联强度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05)。结论 RBP4水平对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孕激素治疗效果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其与患者治疗效果呈现一定的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决策曲线剂量反应视黄醇结合蛋白4子宫内膜增生症孕激素治疗效果

    高强度聚焦超声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不同分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宋学薇赵明阳贾凡卢杰红...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不同分型子宫腺肌病(A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子宫体积、性激素水平、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和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1年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A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IFU组和UAE组,每组60例。HIFU组采用HIFU治疗,UAE组采用UAE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性激素和AMH水平、治疗后1年妊娠率、HIFU组不同分型AM患者的消融参数和临床症状、UAE组不同分型AM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 HIFU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UAE组(P<0。05)。HIFU组弥漫型患者病灶体积、无灌注区体积、平均功率均高于局限型,治疗时间和辐照时间均长于局限型,消融率低于局限型(P<0。05)。两组弥漫型AM患者子宫体积缩小程度高于局限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降低程度低于局限型(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降低,且HIFU组均低于UAE组(P<0。05);治疗后,HIFU组AMH水平高于UAE组(P<0。05)。治疗后1年,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U治疗AM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提高卵巢功能,其中弥漫型患者临床治疗难度高于局限型,两组治疗后1年妊娠率相当。

    子宫腺肌病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体积性激素抗米勒管激素妊娠率

    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成功妊娠并活产1例

    张秀芬赵建峰张静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1例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HH)患者的诊疗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探讨HH的诊断、治疗及促排卵方案。患者37岁,原发性闭经,第二性征未发育,明确诊断为HH后,单纯雌激素补充治疗2个月余,之后雌孕激素序贯治疗2个周期,促进子宫及第二性征发育。采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治疗,促排卵治疗第2个周期成功妊娠,36+4周通过剖宫产产1男婴。治疗高龄、原发性闭经且有生育要求的HH患者,促进性征发育时间可缩短为半年;hMG促排卵治疗需要根据卵泡生长情况调整剂量,递减方案或较经济且有效。

    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活产原发性闭经高龄

    2004年-2023年妇人癥瘕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分析

    杨磊刘红梅韩慧莹迟浩然...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近20年妇人癥瘕的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SinoMed 200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22日收录的妇人癥瘕研究文献。采用CiteSpace 5。6。R4软件对作者、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对关键词进行聚类、突现分析。结果 纳入950篇文献,近20年妇人癥瘕研究文献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发文最多的作者为韩凤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键词共现分析显示,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腺肌病、桂枝茯苓丸为高频关键词;关键词聚类共形成10个聚类;近年来突现的关键词有张锡纯、综述、子宫内膜息肉、数据挖掘、叶天士、子宫腺肌病和活血化瘀。结论 妇人癥瘕尚未形成核心研究团队。近年来研究热点多聚焦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等疾病及名医经验挖掘。张锡纯、叶天士的经验挖掘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病为妇人癥瘕未来研究趋势。

    妇人癥瘕CiteSpace文献计量学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师伟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用药规律

    张全英刘洋张一诺陈一诺...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师伟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用药规律。方法 获取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师伟主任门诊就诊的符合PCOS诊断标准的患者的中药处方。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数据管理,运用SPSS Modeler 18。0进行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和复杂网络分析,运用SPSS Statistics 25。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262首中药处方,涉及88味中药,用药频次共计5 960次。其中,高频中药(频次>100次)共计28味,排名前5的中药分别是甘草、当归、陈皮、益母草、白术;药性以温性居多,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功效以补虚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为主;系统聚类得到5个药物组合,复杂网络分析得到1个核心药物组合。结论 师伟教授治疗PCOS以燮理脏腑阴阳、调和冲任气血为治疗原则,以补肾通阳、健脾消痰、疏肝解郁为基本治法。

    数据挖掘师伟教授多囊卵巢综合征用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