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美容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美容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中国医疗美容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季刊

2095-0721

中国医疗美容/Journal China Medical Cosmetology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200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性综合学术期刊,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会刊。杂志涵盖医学、生物美容领域科研、教学、生产、临床、应用、市场、管理和营运等方面的工作、进展、成果,内容丰富新颖、信息广泛、学术水平高、指导性强,理例兼容、图文并茂,集前瞻性、理论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强脉冲光联合口服多西环素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黄娟巫乾聪郑将跃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口服多西环素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三明市皮肤病医院收治的80例玫瑰痤疮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强脉冲光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多西环素联合强脉冲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效果、治疗前后皮肤功能指标差值(红斑量、经皮水分丢失量、角质层含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红斑量、经皮水分丢失量、角质层含水率等皮肤功能指标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玫瑰痤疮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口服多西环素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玫瑰痤疮效果好,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多西环素强脉冲光玫瑰痤疮不良反应

    盐酸多西环素片、超分子水杨酸联合强脉冲光对玫瑰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

    崔俊杰尹捷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盐酸多西环素片、超分子水杨酸联合强脉冲光对玫瑰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泰安市中医二院收治的86例玫瑰痤疮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口服盐酸多西环素片、面部涂抹水杨酸治疗,联合组在其基础上使用强脉冲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皮损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皮肤屏障功能及生活质量,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生活质量、皮损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皮肤屏障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 口服盐酸多西环素片、超分子水杨酸联合强脉冲光能够有效改善玫瑰痤疮患者皮损症状,安全性好、疗效显著.

    盐酸多西环素片超分子水杨酸强脉冲光玫瑰痤疮

    595 nm脉冲染料激光和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临床效果比较

    韩艳艳宋艳丽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595 nm脉冲染料激光和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河南京城皮肤中医院收治的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患者94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采用强脉冲光治疗,研究组47例,采用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面部美学分区评分及毛细血管形态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4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面部美学分区评分、毛细血管形态评分与治疗前比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且研究组患者上述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0、5.350,P<0.05);研究组患者一过性水肿、红斑、浅表瘢痕的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30、5.393、7.563,P<0.05).结论 在对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595nm脉冲染料激光可对面部美观度和毛细血管形态起到改善作用,疗效显著,并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毛细血管扩张595nm脉冲染料激光毛细血管形态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在增生性瘢痕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刘胜利郑燕彭晓菁查晓慧...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CO2)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在增生性瘢痕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268例增生性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1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曲安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VSS)、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VAS)、痤疮瘢痕评估量表评分(ECCA)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CCA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2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在增生性瘢痕患者的临床应用中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瘢痕症状,减少疼痛,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CO2点阵激光曲安奈德增生性瘢痕临床应用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硅凝胶外涂早期应用对头面颈部创口缝合后增生性瘢痕的预防效果

    曹炳丽米钐钐陈淑红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二氧化碳(CO2)点阵激光联合硅凝胶外涂早期应用对头面颈部创口缝合后增生性瘢痕的预防效果,为临床干预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接诊的126例实施头面颈部创口缝合的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创口拆线后实施CO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给予CO2点阵激光联合硅凝胶外涂预防增生性瘢痕;使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价两组患者伤口瘢痕形成情况,瘢痕部位色泽、柔韧性、血管分布情况等美学指标,以及局部不良反应和美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瘢痕部位皮肤色泽、柔韧性、血管分布、皮肤厚度等指标评分及VSS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瘢痕部位局部瘙痒、局部烧灼感、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15.8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03,P=0.041);观察组患者美学满意度为98.41%,高于对照组85.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52,P=0.008).结论 CO2点阵激光联合硅凝胶外涂早期应用可有效预防头面颈部创口缝合后瘢痕形成,改善局部美容效果,提升患者美学满意度.

    CO2点阵激光硅凝胶头面颈部增生性瘢痕

    混频超声波导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微等离子束治疗面部瘢痕中的镇痛效果研究

    刘京平袁振武林有坤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混频超声波导入与封包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50例面部瘢痕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面部两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混频超声波导入或封包,对比疼痛评分、不良反应、术中伴随症状、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中VAS、术后5minVAS、术中NRS、术中FPS-R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术中伴随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混频超声波导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较局部封包在微等离子束治疗面部瘢痕中提高镇痛效果,未增加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

    混频超声波导入微等离子束镇痛效果

    小切口面部除皱术联合埋线提升应用于面部年轻化的临床效果评价

    王进王雪山马艳陈德广...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切口面部除皱术联合埋线提升应用于面部年轻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8月间在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接受面部年轻化治疗的100例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口面部除皱术,研究组患者采用小切口面部除皱术联合埋线提升技术,术后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面部年轻化优良率、面部整形美容评分、面部定量指标、不良反应、患者的非常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面部年轻化优良率为80.00%(40/50),研究组为94.00%(47/50),研究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面部整形美容评价量表(Face-Q)评分为(83.19±6.40)分,研究组为(86.37±6.73)分,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双侧颧点间距为(16.64±0.28)cm、瞳孔点至鼻唇沟与瞳孔垂线交点距离为(8.25±0.13)cm,研究组分别为(17.03±0.30)cm、(8.08±0.12)c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ABC弧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3/50),研究组为10.00%(5/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非常满意度为24.00%(12/50),研究组为46.00%(23/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切口面部除皱术联合埋线提升应用于面部年轻化,有利于改善面部年轻化和整形美容效果,优化面部定量指标,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小切口面部除皱术埋线提升面部年轻化Face-Q面部年轻化优良率不良反应

    改良Park法重睑术治疗轻度上睑凹陷的效果观察

    邵宁陈小汉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改良Park法重睑术治疗轻度上睑凹陷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于厦门美莱医疗美容医院就诊的92例轻度上睑凹陷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改良Park法重睑术治疗.分析上睑凹陷深度、整体美学改善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满意度.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6个月上睑凹陷深度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整体美学改善评分高于术后3个月及术前,且术后3个月整体美学改善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2例患者术后未出现瘢痕增生及矫正过度,矫正不足1例,两侧不对称2例,1例恶心呕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5%(4/92).改良Park法重睑术治疗后非常满意56例,满意35例,不满1例,满意度为98.91%(91/92).结论 改良Park法重睑术在轻度上睑凹陷患者治疗中手术效果显著,有助于减少上睑凹陷深度,提升面部整体美学效果,且并发症较少,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上睑凹陷轻度改良Park法重睑术并发症

    眼袋整形术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填充在老年性泪沟型眼袋治疗中的应用

    李修权蒋林君伍天赐王达利...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眼袋整形术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填充在老年性泪沟型眼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于成都市恩喜医疗美容医院52例老年性眼袋伴泪沟凹陷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泪沟型眼袋矫正术.手术采用下睑缘皮肤入路,适量去除皮肤、肌肉及眶隔脂肪,大腿内侧抽取脂肪并制备为颗粒脂肪,并用18G注脂针将其移植填充于泪沟和部分眶周区域.结果 52例患者术后随访1周、3~6个月,术后眼袋及泪沟凹陷畸形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达到眶下区年轻化的效果;1例术后血肿形成,3例术后泪沟畸形复发.结论 眼袋整形术同时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填充应用于伴泪沟凹陷畸形的老年眼袋患者,手术操作简便,术后美容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眼袋整形术泪沟畸形自体脂肪移植老年性

    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下睑皮肤松弛的临床观察

    桑慧敏吕贤慈辛欢欢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在眼周皮肤松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菏泽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眼周皮肤松弛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组为对照组(n=45)与研究组(n=45).对照组接受眼袋整形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的眼周皮肤状态.结果 术后,两组眼袋状态、皱纹状态、皮肤紧致度、皮肤色泽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其中研究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情况比较显示,研究组发生率4.44%(2/45)低于对照组17.78%(8/45)(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与眼袋整形术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眼周皮肤松弛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A型肉毒毒素眼袋整形术眼周皮肤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