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李锦

双月刊

1006-902X

010-67633679

100061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11号楼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rug Abu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对我国在禁毒、戒毒工作中开展的预防治疗、宣传教育等活动进行报道和交流,是一本既面向医疗,又服务于大众的一本国家级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奥赛利定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

    苏娅萍
    583-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片类药物是临床上治疗急性疼痛最有效的药物,目前常用的阿片类药物容易引发呼吸系统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迫切需要研发镇痛活性强、呼吸抑制作用弱的新型阿片类药物.偏向性阿片激动剂奥赛利定证实具有等同于吗啡出色的镇痛效果,同时降低了传统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还可降低总体医疗成本,诱发较低的痛觉过敏,为术后疼痛管理提供了一种更为安全和可靠的选择.本文主要综述了奥赛利定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为其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偏向性阿片激动剂奥赛利定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痛觉过敏

    UHPLC-MS/MS法测定小鼠血浆和脑中的4F-MDMB-BUTICA含量

    许雅雯李香豫徐鹏乔艳玲...
    587-591,6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测定小鼠血液和脑组织样本中4F-MDMB-BUTICA的含量.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使用C18 色谱柱,以0.1%甲酸水和乙腈为流动相,以5F-MDMB-PICA为内标物质,通过液-液萃取前处理后对滥用 4F-MDMB-BUTICA后小鼠的血液和脑组织样本中的 4F-MDMB-BUTICA进行定量检测,并对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血浆和脑组织中的 4F-MDMB-BUTICA在 0.1~100 ng/ml的范围内均线性关系良好(R2 分别为 0.9942 和 0.9939),最低检出限为 0.1 ng/ml.日内准确度和日间准确度均在 85%~115%范围内,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 15%,且基质效应的影响在 85%~115%范围内,表明该方法下基质无明显增强或抑制效应.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准确、灵敏、可靠的检测方法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检测血液和脑组织样本中 4F-MDMB-BUTICA,为该物质基于动物的相关成瘾研究做基础.

    液质联用法4F-MDMB-BUTICA含量测定合成大麻素类物质

    心率变异性在精神分裂症中的诊疗价值

    李宁杨真真胡泽睿翟金国...
    592-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神分裂症作为全球重症精神疾病之一,死亡率和共病率高,给全球造成了巨额经济负担.因此,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干预至关重要.心内科常用的无创性心脏监测技术——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其反映的是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稳态变化,可用于评估患者目前的身体状态及心脏功能.研究显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其心率变异性普遍低于正常人,可能与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相关.此外,足量抗精神病药物也可能会改变患者自主神经稳态,进而影响患者心脏功能.总之,心率变异性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种量化指标,在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及监测药物毒性等诸多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对HRV、精神分裂症进行概述,并对HRV的影响因素、精神分裂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失衡、HRV与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症状的关系,以及HRV与精神分裂症治疗方案相关性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提示HRV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评估的量化特征和生物学指标.

    心率变异性精神分裂症预测指标不良反应

    157例精神科住院患者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符韦维单小玉
    597-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某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以期提高精神科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选取 2022 年 12 月 28 日某院精神科 157 例住院患者的用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患者的基本情况、精神药物的使用频率和日使用剂量情况、辅助用药情况以及精神药物治疗方案.结果:157例患者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多(78.34%),男性比例(82.17%)大于女性(17.83%),且44~59岁的中年患者居多(48.41%);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最多,其中喹硫平的使用比例最高(56.69%);单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共89例(56.69%),两种以上抗精神病药联用的患者共68例(43.31%),以奥氮平与喹硫平联用最常见;抗精神病药与其他精神药物联用的患者共 68 例(43.31%),其中联用镇静催眠药和心境稳定剂最多.辅助用药中解热镇痛类和心血管类药物使用最多.精神药物的日使用剂量均在规定范围内.结论:某院精神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抗精神病药的联用情况较多,临床医师应规范联合用药,临床药师应及时进行药学评估和药学监护,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

    精神疾病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时点调查

    精神病患者心电图危急值分布状况和危险因素分析

    成果周锦泉王丽丽吴亚涛...
    603-6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心电图危急值的分布状况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 10 年间某三甲精神专科医院精神病患者心电图危急值发生情况,总结心电图危急值报告在精神专科医院临床中的分布,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2014 年 1 月—2023 年 10 月我院门诊共接诊了 867 184 人,心电危急值报告 13 例,报告率为1.49/10万.共收治了住院精神病患者27 839 人,均进行了普通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检查了10 985 人,心电图危急值一共发生 623 例,报告率为 2.24%,以男性、老年组、精神科封闭病房、窦性心动过缓发生最多,报告时间集中于8~12 点;排名前三位的病种是器质性精神障碍、使用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精神分裂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封闭式病房为发生危急值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视及加强危急值管理,及时处置和加强医患沟通,定期分析心电危急值数据可提高精神专科医院的医疗质量与安全,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保障精神病患者的生命安全.

    心电图危急值精神病危险因素24小时动态心电图封闭式病房

    某精神专科医院门诊Z类药物处方情况调查分析

    支晓慧李霞王晓孙波...
    609-614,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某精神专科医院门诊Z类药物的处方情况,发现该类药物滥用/依赖风险信号,找出影响该类药物滥用/依赖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21年6月—2022年5月门诊处方Z类药物的人群.建立用药风险信号识别要点,筛查出疑似滥用/依赖人群,应用调查问卷进行电话回访判断其是否药物滥用/依赖,并对滥用/依赖人群进行分析.结果:筛查出551例疑似滥用/依赖的患者,符合药物依赖/依赖诊断的患者3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经历重大事件、依从性、家人对药品合理管理、知晓Z类药物有依赖风险及随诊是该类患者发生药物依赖的影响因素(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经历重大事件和用药依从性好可能是Z类药物依赖的保护因素,家人对药品不合理管理和不随诊可能是Z类药物依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Z类药物存在一定程度的滥用/依赖,大多患者对该类药物认识不足,需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用药行为干预,以减少Z类药物的滥用/依赖.

    Z类药物滥用依赖失眠

    维持治疗期中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不同抗精神病药治疗方案的效果

    李欣馨徐勋龙刘洁仪季海峰...
    615-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方案对中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2023年12 月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康复区长期住院的 50 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的组合方式分为奥氮平单一用药组和奥氮平联合阿立哌唑用药组,比较两组泌乳素、白细胞、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病情稳定性.结果:维持治疗期,单一用药组泌乳素水平高于联合用药组(P<0.05);两组白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用药组EPS、复发发生率与联合用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维持治疗期,奥氮平联合阿立哌唑有利于降低中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中年女性精神分裂症

    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下肢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李西旺于俊相
    619-621,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下肢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 2020年 4 月—2022 年 5 月收治的 74 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 例.对照组单独使用罗哌卡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小剂量舒芬太尼,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疼痛情况、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水平.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低于对照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 2、6 h疼痛评分、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罗哌卡因相比,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下肢骨折手术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快维持时间长,镇痛效果更佳.

    下肢骨折手术小剂量舒芬太尼罗哌卡因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中分别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的效果对比

    李萌赵君
    622-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利多卡因、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北辰医院麻醉科在2019年7月—2022年6月期间进行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的患者67例,其中采用CSEA者31例(CSEA组),全身麻醉36例(全麻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意识及不良反应.结果:全麻组术后3h和6h时间点收缩压显著低于CSEA组,1 h和6 h心率低于CS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优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麻醉 24、72 h MMS评分高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其他时间段M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CS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EA与全麻相比在老年股骨颈骨折麻醉方而效果更好,对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更小,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

    护理专案改善活动对阿片类药物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不良反应、负性情绪和镇痛效果的影响

    高艳丽于玲玲冯东亮崔冰...
    626-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护理专案改善对预防膝骨关节炎患者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 2023 年 1 月—12 月我院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 156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将 2023 年 1 月—6 月应用常规护理的 78 例患者视为参照组;2023 年 7 月—12 月应用护理专案改善活动的78 例患者视为试验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程度、自我效能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疼痛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由32.05%下降到 15.38%,目标达成率为 158.00%,进步率为 52.01%.结论:护理专案改善活动能够降低膝骨关节炎患者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与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

    膝骨关节炎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护理专案自我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