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李锦

双月刊

1006-902X

010-67633679

100061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11号楼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rug Abu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对我国在禁毒、戒毒工作中开展的预防治疗、宣传教育等活动进行报道和交流,是一本既面向医疗,又服务于大众的一本国家级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院1595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施玲依魏爽王惟民胡建平...
    630-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上报的 1595 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特点,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院上报至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系统的数据共1595例,从报告类型、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剂型、累及系统-器官、发生ADR的药品种类、抗菌药物类别、中药注射液品种等方面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61.95%)ADR发生比例高于男性(38.05%),50 岁以上患者(71.48%)易发生ADR;静脉滴注(86.02%)ADR发生率最高,ADR所致器官或系统损害主要在皮肤及皮肤附件疾病,共730例(29.86%);抗菌药物603例(37.81%)和中药注射液205例(12.85%)最容易引起ADR;引起ADR最多的抗菌药物为喹诺酮类(238 例),其次是头孢菌素类(144 例);引起ADR最多的中药注射液为参麦注射液(138 例).结论:ADR与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类型等因素有关,重点加强抗感染、中药注射剂等药物使用上的监控,提高药物临床合理用药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药品不良反应抗菌药物中药注射液合理用药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粒细胞缺乏2例分析

    江君微蔡杰陶苗苗
    634-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性分析我院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引起粒细胞缺乏病例2 例,结合文献,探索其发生粒细胞缺乏的机制、症状及处置措施,提醒医护人员在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其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加强用药监测.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粒细胞缺乏不良反应

    氨溴索注射液聚集性药品不良事件分析及预防措施

    郭晓松冯雪位宁柴清军...
    637-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氨溴索注射液发生聚集性药品不良事件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23年5月10日—15日期间 6 例氨溴索注射液聚集性药品不良事件,对患者基本信息、用药信息、不良反应症状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例病例集中在儿科病区,患者均为儿童,其基础疾病为支气管肺炎及支气管炎;使用溶媒均为5%葡萄糖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日期,1 例发生在使用氨溴索注射液当日,其余 5 例发生在连续使用氨溴索注射液 2~3 日;静脉滴注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前后均有冲洗输液器;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呕吐、腹痛等消化系统反应.结论:聚集性不良反应是药师监测不良反应的重要信号,药学部根据此次聚集性药品不良事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为聚集性药品不良反应的早期预警、快速反馈、及时处理提供实践依据.

    氨溴索注射液聚集性药品不良反应事件预防措施

    以多灶性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卵巢癌合并特鲁索综合征:一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黄佳琪向光红徐伟
    641-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鲁索综合征(Trousseau's syndrome,TS)是指一类伴随恶性肿瘤发生的原因不明的动脉或静脉血栓栓塞事件.以脑梗死作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恶性肿瘤在临床中并不常见.该文报道了1 例以多灶性脑梗死起病的卵巢癌患者,通过分析该病例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文献复习,帮助临床医生提高对特鲁索综合征的认识.

    脑梗死特鲁索综合征卵巢肿瘤血栓栓塞

    产褥期阴道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分析

    常超高立娟范晓丽王向红...
    64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产褥期阴道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和药敏情况.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2022 年 6 月在本院产科发生产褥期阴道炎的 141 例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 209 株病原菌,其中细菌204 株占97.61%,真菌5株占2.39%;主要革兰阳性菌中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头孢唑林、头孢西林、环丙沙星耐药性较高(63.04%~96.97%),对左氧氟沙星耐药性稍低(46.67%~13.04%),对亚胺培南、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无耐药性;主要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43.48%~95.65%),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耐药性偏低(43.75%~13.04%),对阿米卡星、替拉考宁、亚胺培南具有低耐药性或无耐药性(6.25%~0).结论:产褥期阴道炎患者病原菌以细菌为主,且对多数抗生素具有一定耐药性,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结合用药安全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产褥期阴道炎病原菌药敏试验

    2021-2023年某三甲医院替加环素临床应用评价分析

    蔡泽政唐颖张梅花月清仪...
    648-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回顾分析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在2021年11月—2023年5月使用过替加环素的患者信息,评价分析使用该药物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使用PASS系统统计使用过替加环素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科室、临床诊断、细菌药敏试验以及用药方案、联合使用其他抗菌药物情况.通过查阅患者病案资料、治疗过程及药物不良反应记录,分析计算替加环素使用的合理率、有效率和安全率.结果:该医院近 2年间共有38例患者使用替加环素,使用合理率为23.68%,治疗有效率为23.68%,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6%.结论:该医院替加环素的使用合理率及治疗有效率均偏低,药学部门应加强对临床进行替加环素使用原则、适应证、用法用量及安全性的培训,提高药物使用合理性和有效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替加环素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抗生素预防下肢骨折患者创面感染效果

    张睿智李贞莉许帅刘柯辛...
    655-657,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创面感染应用抗生素预防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3 年 1 月某院看诊的下肢骨折创面感染患者12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0例.对照组未使用抗生素,观察组则采取抗生素(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头孢唑啉钠)预防创面感染.比较两组感染状况、炎性因子水平及抗生素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生创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WBC、IL-6、IL-8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控制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下肢骨折患者创面感染应用抗生素预防效果较好,可减少创面感染,抑制炎症因子水平,缩短住院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利于病情恢复.

    下肢骨折创面感染抗生素

    老年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阶段运动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燕梅永霞张振香庞海燕...
    658-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老年脑卒中患者运动恐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5月—8月选取河南省商丘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老年脑卒中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改良版Rankin量表、修订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恐动症评估简表中文版、广泛焦虑障碍量表、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其运动恐惧影响因素.结果:患者运动恐惧总分(39.89±10.76)分,运动恐惧发生率68.9%.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运动自我效能、家庭人均月收入是患者运动恐惧的保护性因素(OR=0.940、0.482,均P<0.05);残疾程度、疼痛、女性是患者运动恐惧的危险因素(OR=4.258、2.091、2.458,均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运动恐惧发生率较高,临床医护人员要高度关注残疾程度高、家庭人均月收入低、运动自我效能低、疼痛评分较高的老年脑卒中患者.

    老年脑卒中运动恐惧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运动干预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药物治疗期间的效果

    李晨晨王元元刘凤花
    664-667,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运动干预应用于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99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予以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及常规干预,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跨理论模型的运动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 1 个月及 3 个月后LKSS及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 1 个月、2 个月及 3 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 3 个月后心理状态、社会关系、物质生活及生理功能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运动干预应用于玻璃酸钠治疗KOA患者中的效果良好,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跨理论模型玻璃酸钠膝骨关节炎疼痛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术后用药期间应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效果

    汤真张晓方邢妙莉高明霞...
    668-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术后用药期间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 月收治的 103 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51)和REBT组(n=52),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REBT组采用常规护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干预,连续干预 4 周,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心境状态量表评分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REBT组服药总依从率为 94.23%,高于常规组的78.43%(P<0.05);REBT组紧张、疲劳、抑郁、愤怒、慌乱评分均低于常规组,精力、自尊感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REBT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环境和自我管理认知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REBT可提高ACS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还可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服药依从性心境状态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