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李永志

旬刊

1674-4985

zgyxcx01@163.com

010-6335754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中国医学创新/Journ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查看更多>>《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类医学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所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985,国内统一刊号CN11-5784/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89。《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秉承“创新、跨越、引领、发展”的办刊方针,以“支持创新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倡导百家争鸣、推动交流合作”作为办刊宗旨,充分展示和交流我国医学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发布国际医学研究和临床技能发展动态,不断推进医疗卫生科技进步,增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我国各级医疗卫生和医疗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健商理念为指导的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健康信念、自我管理能力及心功能的影响

    张艳陈海燕董艳明郁娇娇...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以健商理念为指导的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健康信念、自我管理能力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泗洪分金亭医院收治的112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术后接受以健商理念为指导的护理),各56例.比较两组健康信念、自我管理能力及心功能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信念量表、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心排血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健商理念为指导的护理能够坚定PCI后患者健康信念,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心功能.

    以健商理念为指导的护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健康信念自我管理能力心功能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比较

    岑景盛涂泽松谭志韵李宁...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三纽扣钢板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佛山市中医院住院的60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纽扣钢板组(30例)和锁骨钩钢板组(30例),分别进行三纽扣钢板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3、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二期内固定取出例数.结果:术后两组患者X线片显示肩锁关节复位良好.术后1、3、6个月,纽扣钢板组的VAS评分均低于锁骨钩钢板组,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锁骨钩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长和二期内固定取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无论是三纽扣钢板还是锁骨钩钢板内固定,都能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三纽扣钢板内固定不侵占肩峰下间隙,避免肩峰撞击和术后肩痛,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无需二次取出内固定物,短期疗效更优.

    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纽扣钢板锁骨钩钢板

    清醒俯卧位通气联合高流量氧疗在轻中度ARDS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周以明金婧茹孟庆伟张平...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清醒俯卧位通气联合高流量氧疗在轻中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5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轻中度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高流量氧疗治疗.观察组给予清醒俯卧位联合高流量氧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吸入气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PaO2/FiO2)、治疗依从性及气管插管率、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第3天和治疗第7天观察组FiO2均低于对照组,而PaO2/Fi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醒俯卧位通气联合高流量氧疗在轻中度ARDS患者中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机体PaO2/FiO2和FiO2,同时还可以降低气管插管率和缩短ICU住院时间.

    清醒俯卧位通气高流量氧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合指数气管插管率28d病死率

    黏膜下注射血凝酶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冷圈套器切除术中预防术中出血的效果

    彭学铭吴霞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黏膜下注射血凝酶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冷圈套器切除术中预防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2月宜春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收治的80例行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冷圈套器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90枚息肉,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法分为观察组(n=40,48枚息肉)和对照组(n=40,42枚息肉).两组均采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冷圈套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于黏膜下注射无菌生理盐水+肾上腺素,观察组于黏膜下注射无菌生理盐水+肾上腺素+血凝酶预防出血.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手术结束时间、息肉切除时间、息肉完整切除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手术结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息肉完整切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息肉切除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冷圈套器切除术采用黏膜下注射血凝酶止血效果显著,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及手术结束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手术安全性,适合临床应用.

    黏膜下注射血凝酶内镜下结直肠息肉黏膜冷切除术止血效果

    悬吊训练系统结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的效果

    徐文文戴玲瑜宋莉瑶娄梅...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悬吊训练系统结合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在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诊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高压氧组(n=30)、悬吊组(n=30)和高压氧联合悬吊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高压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悬吊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悬吊训练系统治疗,高压氧联合悬吊组在高压氧组基础上采用悬吊训练系统治疗,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记录并比较四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上肢Fugl-Meyer量表(UL-FMA)、下肢Fugl-Meyer量表(FMA-L)评分]、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步行能力[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10 m最大步行速度(10MWS)]、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BI)].结果:治疗后,高压氧联合悬吊组的UL-FMA、FMA-L和BBS评分>悬吊组>高压氧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FAC评分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联合悬吊组的10MWS>悬吊组>高压氧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联合悬吊组生活质量评分>悬吊组>高压氧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训练系统结合高压氧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脑卒中高压氧治疗悬吊训练系统平衡能力步行能力运动功能

    宫腔单球囊联合葡萄糖酸钙在剖宫产术中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

    李瑶瑶王爱萍周勤仙谭丽平...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宫腔单球囊联合葡萄糖酸钙在剖宫产术中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12月吉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6例拟行剖宫产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65)与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用宫腔填纱+葡萄糖酸钙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单球囊填塞+葡萄糖酸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恢复指标、出血量、子宫下降幅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8%,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恶露排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1、3、5 h的子宫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采用宫腔单球囊联合葡萄糖酸钙的处理方式有助于预防产后出血,并促进术后康复进程.

    宫腔单球囊葡萄糖酸钙剖宫产术产后出血

    氟康唑注射液联合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

    王红梅黄萌萌王玉芝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氟康唑注射液联合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化脓性中耳炎(SOM)合并真菌感染(F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共计78例SOM合并FI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两组均采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冲洗外耳道,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研究组给予氟康唑注射液联合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听力功能、炎症因子、复发率、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36%(29/39),研究组为92.31%(36/39),研究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症状(耳痛、鼓膜充血、流脓、发热)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气导阈值、骨导阈值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2.78%(1/36),较对照组的27.59%(8/2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4/39),研究组为5.13%(2/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M合并FI患者给予氟康唑注射液联合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促进症状消失时间缩短,改善听力功能、炎症反应,降低复发风险,安全性较高.

    化脓性中耳炎真菌感染氟康唑注射液硝酸咪康唑乳膏

    齐拉西酮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对蛋白标志物的影响

    肖依烂张华成江鹏辉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齐拉西酮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对蛋白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3年6月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采用齐拉西酮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及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蛋白标志物[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磷酸化tau蛋白(p-tau)]及生存质量[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4、8周后,观察组TE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PANSS评分、蛋白标志物及SQL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生物反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蛋白标志物及生存质量.

    齐拉西酮生物反馈精神分裂症蛋白标志物

    不同他汀类药物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

    肖生香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他汀类药物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CHD)伴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江西省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CHD伴高脂血症患者,根据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瑞舒伐他汀(商品名:可定)组(n=40)和阿托伐他汀(商品名:立普妥)组(n=40),可定组给予瑞舒伐他汀与氢氯吡格雷治疗,立普妥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两组颈动脉流动力学指标、脂代谢情况、心功能、临床疗效,且记录治疗期间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可定组颈动脉内径、最大和最小血流速度均高于立普妥组,阻力指数低于立普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定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立普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可定组LVESD高于立普妥组,LVEF低于立普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定组MACE总发生率为10.00%,低于立普妥组的17.50%,可定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立普妥组的72.5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CHD伴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脂质代谢指标,还能促进心功能指标恢复正常,降低MACE发生率.

    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氯吡格雷高脂血症冠心病颈动脉流动力学脂代谢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皮下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对比

    钟丽丽黄清梅阮良婷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皮下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新余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22年5月—2023年4月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长效胰岛素+速效胰岛素一日多次胰岛素注射,研究组采用皮下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 d后血糖控制情况、日均高血糖持续时间、日均血糖波动范围、治疗情况(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控制血糖达标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餐前与餐后2 h、睡前血糖水平与平均值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两组各餐前与餐后2 h、睡前、血糖水平与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日均高血糖持续时间、日均血糖波动范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日均高血糖持续时间、日均血糖波动范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每天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控制血糖达标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能较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但相较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皮下胰岛素泵治疗可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并更好地控制血糖波动.

    皮下胰岛素泵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