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李永志

旬刊

1674-4985

zgyxcx01@163.com

010-6335754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中国医学创新/Journ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查看更多>>《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类医学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所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985,国内统一刊号CN11-5784/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89。《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秉承“创新、跨越、引领、发展”的办刊方针,以“支持创新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倡导百家争鸣、推动交流合作”作为办刊宗旨,充分展示和交流我国医学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发布国际医学研究和临床技能发展动态,不断推进医疗卫生科技进步,增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我国各级医疗卫生和医疗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对MRI检查患者心理状况及自我评价的影响

    陈正华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对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患者心理状况及自我评价的影响.方法: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 2022 年 4 月—2023 年 3 月接受MRI检查的患者 96 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 48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对比两组MRI一次检查成功率、心理状况、自我评价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MRI一次检查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患者采用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可提高一次检查成功率,改善心理状况,提高自我评价和护理满意度.

    磁共振成像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心理状况自我评价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中医传统功法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周宇璇李三军周云英邵靓...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的中医传统功法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0例DC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基于VR技术的中医传统功法干预,均连续干预 3 个月.对两组入院第 1 天、干预 3 个月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6 分钟步行试验(6MWT)结果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进行统计.结果:与入院第 1 天相比,两组干预 3 个月后的LVEF均升高,LVEDD、LVESD均缩短,NT-proBNP均降低,6MWT均延长,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第 1 天相比,两组干预 3 个月后的躯体领域、情感领域、其他领域评分及MLHFQ总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DCM患者,采用基于VR技术的中医传统功法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心功能,降低NT-proBNP水平,延长 6MWT,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扩张型心肌病虚拟现实技术中医传统功法心功能生活质量

    叙事护理对子宫颈机能不全孕妇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余红付丽君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颈机能不全孕妇应用叙事护理对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2021 年 1 月—2022 年 6 月收治的 90 例子宫颈机能不全孕妇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叙事护理.分析记录两组心理状态、妊娠结局、护理满意度、产后抑郁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精神性-情感障碍、躯体性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抑郁性心理障碍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颈机能不全孕妇进行叙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调节其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较高,且有利于妊娠结局.

    叙事护理子宫颈机能不全孕妇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

    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在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研究

    李建华胡立东周琳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在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1 年 4 月—2022 年 10 月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 90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老年白内障患者分成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眼压、视网膜静脉循环时间、心理波动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低于对照组,视网膜静脉循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出现头晕、严重视力模糊、前房出血及结膜水肿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聚焦解决模式护理用在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眼压,减少视网膜静脉循环时间,此外还可减少焦虑、抑郁不良心理情绪的发生,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聚焦解决模式护理白内障心理波动视网膜静脉循环时间

    基于跨理论模型构建结直肠癌化疗患者饮食干预策略的应用研究

    计莉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构建结直肠癌化疗患者饮食干预策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0 月收治的 86 例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 86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3 例.在化疗期间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饮食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基于跨理论模型构建的饮食干预策略,两组均连续干预 3 个月.对比干预前、干预 3 个月后两组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PG-SGA)、预后营养指数(PNI)、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RAHP)评分;观察两组化疗期间不良反应(恶心呕吐、慢性贫血、肝肾损伤、骨髓抑制、神经损害)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G-SGA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NI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RAHP评分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慢性贫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构建的饮食干预策略可有效提高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营养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且可有效减少化疗期间恶心呕吐、慢性贫血发生率,应用效果较好.

    结直肠癌化疗跨理论模型饮食干预营养

    Caprini评分联合纤维蛋白原水平对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

    葛永军胡家东樊嵘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Caprini评分联合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对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预测价值.方法:以 2020 年 1 月 1 日—2022 年 9 月 30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04 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 100 例.根据术前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成DVT组(n=11)和非DVT组(n=89).比较DVT组和非DVT组FIB水平和Caprini评分;基于模型公式:Y=β0+β1×A+β2×B,构建Caprini评分、FIB回归模型;建立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prini评分、FIB、Caprini评分联合FIB在下肢骨折患者下肢DVT预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DVT组的Caprini评分、FIB水平均高于非DVT组(P<0.05).Caprini评分、FIB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为:Y=-21.556+2.637×FIB+1.997×Caprini评分.经ROC曲线分析,FIB预测下肢DVT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908,敏感度为 81.82%,特异度为 92.13%;Caprini评分预测下肢DVT的AUC为 0.939,敏感度为 90.91%,特异度为 85.39%;Caprini评分联合FIB预测下肢DVT的AUC为 0.972,敏感度为 100%,特异度为 86.52%.结论:发生下肢DVT的下肢骨折患者术前的Caprini评分较高,FIB水平呈现异常增高的情况,Caprini评分联合FIB预测下肢DVT的价值更高.

    Caprini评分纤维蛋白原下肢骨折敏感度特异度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液净化对儿童多脏器功能损害的疗效评价及对内环境的影响

    赵永李桂涛戴红臣宋金涛...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对儿童多脏器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4 月—2023 年 3 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住院期间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 17 例多脏器功能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患儿血液净化治疗前后各项炎症指标、肝肾功能、心功能、凝血功能、血气及电解质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 例进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加滤过(CVVHDF)方式治疗,2 例进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CVVHD)方式治疗,1 例进行血液灌流(HP)方式治疗;治疗后血白细胞、肝肾功能、心功能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内环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炎症指标,改善脏器功能,对内环境的影响较小,对有多脏器功能损害的儿童应积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血液净化多脏器功能损害儿童内环境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多系统器官功能及氧供氧耗的影响

    陈信忠钟旺才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及观察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多系统器官功能及氧供氧耗的影响.方法:将 2019 年 3 月—2022 年 3 月永安市立医院的 80 例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则进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Cr)]、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氧供氧耗指标[氧供(DO2)、氧供指数(DO2I)、氧耗(VO2)、氧耗指数(VO2I)].结果: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心肌损伤指标及氧供氧耗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2、6 h两组的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及心肌损伤指标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氧供氧耗指标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控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多系统器官功能损害,且对氧供氧耗的影响也更为积极有效,因此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限制性液体复苏失血性休克多系统器官功能氧供氧耗

    红细胞沉降率结合hs-CRP水平预测脊柱结核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顾伟佴伟萍孙朝花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红细胞沉降率(ESR)结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预测脊柱结核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 月—2022 年 1 月于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 102 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招募 60 例于本院体检健康人士分别记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ESR、hs-CRP水平,分析研究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脊柱结核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以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ESR、hs-CRP对脊柱结核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ESR、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预后良好占比 90.20%,预后不良占比 9.80%.脊柱结核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糖尿病、高血压、血清肌酐(Cr)、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SR、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SR、hs-CRP均为影响脊柱结核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ESR、hs-CRP水平联合预测脊柱结核患者预后效果最佳,其曲线下面积(AUC)为 0.771,高于单独预测的 0.713、0.719(Z=3.526,P=0.027;Z=3.507,P=0.032),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 86.54%、79.02%.结论:脊柱结核患者ESR、hs-CRP水平异常,预后不良患者ESR、hs-CR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者,ESR、hs-CRP水平对脊柱结核患者预后的价值较高.

    红细胞沉降率超敏C反应蛋白脊柱结核敏感度特异度预后良好

    加速康复外科对耳鼻喉外科手术患儿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刘进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小儿耳鼻喉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 月—2023 年 7 月于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行耳鼻喉外科手术的患儿 64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32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处理,观察组采取ERAS模式下的围手术期处理.对比两组焦虑情绪、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躁动评分、术后恶心呕吐情况及住院时间、家长满意度.结果:入院时,两组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日、术后,两组SCARED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12、24 h,观察组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CHEOPS)、躁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家长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应用于小儿耳鼻喉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管理中效果良好,能有效减轻患儿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家长满意度.

    耳鼻喉外科加速康复外科应激反应疼痛躁动恶心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