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李永志

旬刊

1674-4985

zgyxcx01@163.com

010-6335754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中国医学创新/Journ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查看更多>>《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类医学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所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985,国内统一刊号CN11-5784/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89。《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秉承“创新、跨越、引领、发展”的办刊方针,以“支持创新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倡导百家争鸣、推动交流合作”作为办刊宗旨,充分展示和交流我国医学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发布国际医学研究和临床技能发展动态,不断推进医疗卫生科技进步,增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我国各级医疗卫生和医疗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压氧联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及对关节炎指标的影响

    方玉平滕进忠曾小平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高压氧联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及对关节炎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月南昌三三四医院收治的12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0)、B组(n=40)和C组(n=40).A组进行小针刀治疗,B组进行高压氧治疗,C组进行高压氧联合小针刀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血清及关节液中C反应蛋白(CRP),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B组、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WOMAC骨关节炎指数、血清及关节液中CRP和ES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WOMAC骨关节炎指数、血清及关节液中CRP和ESR均显著低于A组、B组,B组则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较好,可下调血清、关节液中CRP和ESR水平,改善膝关节功能.

    高压氧小针刀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液

    rTMS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张鸣鹤
    13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吉安市妇幼保健院 2021 年 5 月—2022 年 12 月收治的 80 例ASD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 例)和对照组(40 例).对照组采用听觉统合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rTM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自闭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及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定量表(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在ASD患儿中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改善其社交能力、认知功能和睡眠质量,进而促进病症恢复,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更高.

    重复经颅磁刺激听觉统合训练孤独症谱系障碍社交能力睡眠质量

    电极片阴部电刺激疗法联合凯格尔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

    李静
    13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电极片阴部电刺激疗法联合凯格尔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6 月—2022 年 6 月于松滋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患者 92 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 46 例.对照组接受凯格尔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极片阴部电刺激疗法.对比两组的盆底功能指标、性生活质量及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总肌电值、Ⅰ类肌纤维肌电值、Ⅱ类肌纤维肌电值、Ⅰ类肌纤维疲劳度及Ⅱ类肌纤维疲劳度相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总肌电值、Ⅰ类肌纤维肌电值、Ⅱ类肌纤维肌电值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Ⅰ类肌纤维疲劳度及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均显著更优,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各项中国女性性功能指数问卷(FSFI)评分相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总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极片阴部电刺激疗法联合凯格尔盆底康复训练有利于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提高性生活质量,减少压力性尿失禁,整体效果优异.

    盆底功能电极片阴部电刺激肌纤维肌电值肌纤维疲劳度性功能

    乳腺癌患者化疗呕吐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魏晓岑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患者化疗呕吐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16年6月—2020 年 12 月莱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500 例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化疗呕吐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呕吐与未呕吐患者的年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营养状态、电解质情况、过敏史、晕动症史、胃肠道病史、基础疾病情况、肿瘤原发灶,病理淋巴结和转移分期(TNM分期)、分化程度、卡氏评分(KPS)、化疗前 24 h恶心呕吐情况、化疗药物方案、化疗药物数量及是否首次化疗等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患者化疗呕吐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500 例化疗乳腺癌患者中呕吐者 236 例,发生率为47.20%.呕吐与未呕吐患者的年龄、营养状态、过敏史、基础疾病情况、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是否首次化疗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呕吐者的SAS评分>50 分、电解质失衡、晕动症史、胃肠道病史、KPS<80 分、化疗前 24 h恶心呕吐、含蒽环或铂类化疗方案及多药联合占比均显著高于未呕吐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AS评分>50 分、电解质失衡、晕动症史、胃肠道病史、化疗前 24 h恶心呕吐、含蒽环或铂类化疗方案及多药联合是乳腺癌患者化疗呕吐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呕吐发生率较高,其影响因素包括SAS评分>50 分、电解质失衡、晕动症史、胃肠道病史、化疗前 24 h恶心呕吐、含蒽环或铂类化疗方案及多药联合.

    乳腺癌化疗呕吐影响因素

    四手操作模式预防妊娠期急性牙髓炎患者交叉感染的效果及对口腔细菌微生态的影响

    张天明吴小艳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四手操作模式预防妊娠期急性牙髓炎患者交叉感染的效果及对口腔细菌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瑞金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妊娠期急性牙髓炎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二手操作组和四手操作组,各 62 例.二手操作组给予二手操作技术治疗,四手操作组给予四手操作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聚合酸杆菌、福赛坦氏菌、中间普氏菌、卟啉单胞菌、放线杆菌检出率,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口气值,以及治疗时间、交叉感染发生情况、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各种细菌检出率、PLI、SBI、PD、口气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与治疗后二手操作组相比,四手操作组各种细菌检出率、PLI、SBI、PD、口气值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二手操作组相比,四手操作组患者治疗时间更短,交叉感染率更低,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手操作模式能有效预防妊娠期急性牙髓炎患者交叉感染发生,改善患者口腔细菌微生态及牙周状况,治疗效果较好.

    四手操作妊娠期急性牙髓炎交叉感染细菌微生态

    铁死亡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李广昊王晓通黄海舸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消化道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其治疗和预后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方式,近年来在消化道肿瘤的研究中逐渐受到重视.铁死亡是一种不同于细胞凋亡、细胞焦亡及自噬和非程序性坏死相关的细胞死亡过程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其在消化道肿瘤中的作用和机制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兴趣.铁死亡存在于炎症、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肾损伤及肿瘤中,并在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铁死亡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深入了解消化道肿瘤的发病机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综述旨在对铁死亡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消化道肿瘤铁死亡脂质过氧化耐药

    Th17细胞与嗜酸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相关性研究

    任妍沁叶玉莹吴国清黄思蓉...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鼻窦炎(CRS)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主要症状为鼻塞、流脓鼻涕、头昏、头痛、嗅觉减退,其病程长,病情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尤其是嗜酸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更高,鼻部症状更多,且术后更易复发.当前,嗜酸性CRSwN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研究多认为免疫应答缺陷是其主要致病因素.本文根据Th17/Treg失衡为主的Th2 型免疫反应对嗜酸性CRSwNP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嗜酸性粒细胞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Th17细胞

    KLF7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王嘉玥周喜汉黎秋麟黄彬彬...
    160-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Krüppel样因子(KLF)是锌指转录因子的一个亚家族,是一组DNA结合转录调节因子,在各种细胞中具有多种基本功能,包括增殖、分化、迁移、炎症和血管生成.KLF7是一个羧基端具有3个高度保守的C2H2 锌指结构的转录因子,研究发现,KLF7 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复杂的生物学作用,在不同类型肿瘤中发挥促癌或抑癌的作用.本文就KLF7 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Krüppel样因子7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针刺麻醉在围手术期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蔡元春
    16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刺麻醉是一种或独立或辅助的麻醉手段,具有经济、安全、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针刺麻醉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探明,临床上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针刺参与神经反馈调控及促进内源性阿片肽释放方面.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刺麻醉在各科手术中的应用不断成熟,应用效果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认可,该方法的干预时机也由最初的单纯术中麻醉扩展到整个围手术期.目前,针刺麻醉在围手术期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论证,本文就针刺麻醉在围手术期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针刺麻醉辅助麻醉围手术期

    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刘彦君王玲莫成荣
    17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治疗以有效快速地治疗疾病为目标,主要是通过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手术治疗等手段来改善患者的症状,但从长远来看不良反应较为明显.RA在中医学中归属于痹症范畴,其中以寒湿痹阻型最为多见,中医药治疗以"调养"为主,往往疗效稳定、温和安全且费用低廉.中西医结合治疗,取长补短,具有减毒增效的优势.现从RA的发病机制、中医及中西医联合治疗综述如下,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