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科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中国医药科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詹洪春

半月刊

2095-0616

zgyykx400@163.com,zgyykx@vip.163.com

010-59694532,59694533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402号楼1004室

中国医药科学/Journal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科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刊号:CN 11-6006/R,国际刊号:ISSN 2095-0616,邮发代号:82-519。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为本刊亲笔题写刊名;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何鲁丽为本刊题词:“办好中国医药科学杂志,促进医药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建立了由桑国卫副委员长出任名誉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出任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大宁,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孙隆椿,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长彭玉出任副主任, 60多位医药卫生主管部门、行业学(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领导和30 多位 “两院”院士、首届“国医大师”出任顾问的顾问委员会;同时还建立了由1000多位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临床医护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出任编委、审稿专家的编委会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医药科学》立足医药科研、教育和临床研究前沿,面向海内外医药卫生界及相关行业,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政策与法规,客观、全面地报道医药卫生科研进展和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快速地发布国内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新思路、新理论、新观点、新发现、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新措施、新经验等原创论文,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地传递医药科研资讯,广泛而深入地促进中外医药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创新研究提升脓毒症救治水平

    潘锋
    1-3页

    基于液质联用-模式识别方法的不同产地白术和於术的成分分析

    杨莹孟登科朱燕周燕红...
    4-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不同产地白术和於术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鉴定差异成分,为白术和於术药材的质量评价和道地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以ZORBAX Eclipse XDB-C18 Analytical(4。6 mm × 250 mm,5 μm)为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B,水为流动相C,洗脱梯度;柱温35℃;流速为1 ml/min;并采用UPLC-Triple-TOF 6600+飞行时间液质联用仪,正负离子扫描模式。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寻找不同产地白术和於术的差异性成分。结果 不同产地白术和於术的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共鉴定出5个差异成分,分别为白术内酯Ⅰ、Atractylmacrol D、Isoasterolide A、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浙白术的5个差异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地白术;於术中的Atractylmacrol D、Isoasterolide A、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成分含量高于各产地白术。结论 不同产地白术和於术的化学成分有所差异,具有较明显的产地特异性,於术的有效成分含量优于白术,浙白术的有效成分含量优于其他产地白术。本研究为评价白术和於术的质量和道地性提供了科学参考。

    白术於术道地性UPLC-Q-TOF-MS多元统计分析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糖平散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研究

    陈小娇熊国芬吕碧君羊忠山...
    8-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糖平散治疗2型糖尿病(T2DM)在临床上疗效确切,本文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索其潜在活性成分、靶点和机制研究。方法 基于软件筛选糖平散的有效成分、找到T2DM疾病相关的基因、找出中药活性化合物与疾病的交叉点,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做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PPI),对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和基因本体(GO)进行富集分析。结果 糖平散主要有效成分共有33种,糖平散药物有效成分作用靶点有364个靶点;T2DM靶点基因有13 790个;中药活性化合物-作用靶点-疾病的交集靶点共348个。结论 糖平散有可能对T2DM产生疗效是由于其能够综合多种物质、多个目标并利用各种路径来协同工作所致,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网络药理学糖平散2型糖尿病机制研究

    车前颗粒的提取工艺优选

    姜剑侯丽慧翟宏业金铎...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选车前颗粒的提取工艺参数,建立其提取工艺的制备方法。方法 同时测定提取物中芍药苷、橙皮苷、毛蕊花糖苷3种成分含量,以这3个指标性成分的总含量和处方出膏率的权重系数进行分配后所得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作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处方的水提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权重赋权法选择最适的提取工艺。结果 车前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分别加入10、8、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5 h。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车前颗粒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车前颗粒的开发和现代化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正交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提取工艺优化

    水蛭素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谷海林张效丽聂鑫盖辉...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水蛭素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水蛭素治疗组。治疗组小鼠给予水蛭素灌胃,连续8周。观察小鼠肾功能指数、尿液指标、炎症因子及炎性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小鼠造模后,血糖水平显著提高,出现明显肾损伤,说明造模成功。水蛭素治疗后,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EA)和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水平均显著降低,尿液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肌酐(UCr)水平均显著改善,肾皮质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MCP-1的浓度均明显降低。进一步的蛋白印迹实验表明,水蛭素可以显著抑制NLRP3和TLR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水蛭素对糖尿病肾病小鼠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炎作用有关。

    水蛭素糖尿病肾病炎性因子链脲霉素

    没食子酸对人骨肉瘤H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闫焕杰孙岩叶东霞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没食子酸(GA)对人骨肉瘤H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CCK-8试剂盒检测没食子酸对人骨肉瘤HOS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没食子酸对HOS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HOS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没食子酸能显著抑制人骨肉瘤HOS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没食子酸显著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N-cadherin、Vimentin、Snail蛋白表达。结论 没食子酸可以抑制人骨肉瘤HOS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EMT。

    没食子酸骨肉瘤侵袭转移上皮-间充质转化

    高脂饮食对生命幼年营养不良大鼠脂糖代谢影响

    过源安增梅周营赵艳...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LXR-α/SREBP-1c信号通路探讨生命幼年期营养不良对生命成年期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 3周龄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普食组(A组)、饥饿普食组(B组)、高脂组(C组)和饥饿高脂组(D组)四组。在观察0周和9周测定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脏的病理改变。用RT-PCR方法检测肝脏组织的肝X受体α(LX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mRNA基因表达。结果 A、B、C 和 D 组在饮食喂养 9 周时胰岛素分别为(13。72±0。84)、(13。93±1。51)、(28。89±3。14)和(32。41±2。25)ng/ml,C、D组分别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实验结束时HOMA-IR分别为(2。91±0。32)、(3。08±0。40)、(6。38±0。26)和(7。39±0。48)。C、D 组分别 高于 A、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 组大鼠肝细胞含脂滴空泡,小叶中央区和周边区受累均明显。B组和C组也有的脂肪变性较轻。C组和D组肝脏中LXR-α、SREBP-1c、FAS、SCD1 mRNA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受"二次打击"的大鼠,可能导致生命成年期的脂质的合成增强,进而出现代谢性异常。

    生命幼年期营养不良脂质代谢信号通路

    问荆止血作用活性部位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

    李洁孟令锴李阳高长久...
    29-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选问荆止血作用的活性部位,初步探讨其止血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问荆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部位提取物,将昆明小鼠随机分成14组:空白组、云南白药组,水部位组、正丁醇部位组、乙酸乙酯部位组、石油醚部位组(各极性部位剂量:6、4、2 g/kg),连续给药7 d后,采用断尾法和眼眶取血法测定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采用自动凝血仪测定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浓度。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乙酸乙酯部位(剂量:6、4、2g/kg)组、石油醚部位(剂量:6 g/kg)组可显著缩短小鼠的BT、CT、PT、APTT(P<0。01);石油醚部位(剂量:4 g/kg)组可缩短小鼠的BT、CT、PT、APTT(P<0。05),正丁醇部位(剂量:6、4、2 g/kg)组、水部位(剂量:6、4、2 g/kg)组及石油醚部位(剂量:2 g/kg)组对小鼠的BT、CT、PT、APTT均无明显影响(P>0。05),各提取部位对小鼠的TT及FIB浓度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问荆止血作用活性部位为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作用机制与激活内、外源性凝血系统有关。

    问荆止血活性部位作用机制

    还阳参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毛昕淑苏月莹姚子琦景雨嘉...
    32-3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还阳参为山西特色的中药材,主要用于治疗咳嗽、气喘等疾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还阳参具有止咳、平喘、抗炎、降糖等药理作用,其药效物质主要包含有机酸类、多糖类、萜类、苯丙素类等化学成分。为进一步探讨其在预防和治疗人体疾病方面发挥的功效,本文拟对还阳参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进行综述,并依据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理论从植物亲缘学、药材功效和化学成分三个方面对还阳参的Q-Marker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绿原酸、咖啡酸等有机酸类及还阳参酯素Ⅰ等萜类、还阳参多糖等多糖类等成分可作为还阳参的主要Q-Marker,为还阳参质量评价体系的规范与完善提供参考。

    还阳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质量标志物

    血脂及脂代谢基因协同相关代谢途径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

    杨雅琴初萍李丰玲任亮欣...
    36-3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内膜癌是世界上第六大常见的癌症,也是我国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大多数子宫内膜癌患者在疾病的早期能够被确诊,并且具有良好的5年生存率,但仍有约3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目前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多侧重于手术及放化疗,但这些治疗对于晚期患者而言疗效不佳,导致其5年生存率仅为30%~40%,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晚期预后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代谢组学逐渐受到关注,有证据证明脂质代谢异常是癌症当中比较活跃的代谢变化,近年来国内外的专家研究发现血脂代谢途径在恶性肿瘤疾病的预后中存在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血脂及脂代谢相关基因及途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影响,以此为子宫内膜癌预后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以更深入开发有效的疾病预防措施和更好的治疗药物,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以及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无病生存率。

    子宫内膜癌脂代谢途径血脂他汀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