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佘靖

月刊

1673-1727

64216650@163.com

010-64216650

100029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中华中医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部医典》疾病分类特点分析

    夺吉它塔巴江才特金措扎西道知...
    6423-6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挖掘藏医学疾病分类内容及特点,建立符合藏医学理论临床特点的现代化疾病分类体系,更好服务医药卫生健康事业.文章依据《四部医典·论述部》第十二章节疾病分类专章内容,对按照病因、依附体、形式等三大分类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研究,发现藏医学具有"寒热分类法""三因分类法""四(五)源分类法""八支分类法""十五会分类法"等诸多分类体系,这些分类体系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总之,藏医学自古存在系统的疾病分类体系,分类方法不仅符合藏医药理论临床实践,又符合现代科学疾病分类特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四部医典》疾病分类三因寒热藏医学病因分类依附体分类形式分类

    以肺气虚证为例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若干问题思考

    王露王佳佳李建生
    6427-6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肺气虚证为例,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Web of Science收录的肺气虚证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提取文献涉及病种、证候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标准、疗效评价指标等并进行统计分析,认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在重视"以病统证"诊疗形式的同时,不可忽视"以证统病"的诊疗形式;既要重视疾病层面的评价,又要关注中医证候的评价,且不能忽视卫生经济学评价;应探索建立符合中医疗效特点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工具.

    证候临床疗效评价肺气虚证中医思考

    中医药核心指标集研制方法学评价

    邢冬梅刘志斌张俊华李春晓...
    6432-6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已发表的中医核心指标集(COS)的研制质量.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所发表的中医药COS,检索日期自建库截止至2022年4月30日.采用核心指标集研制标准(COS-STAD)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采用Excel软件数据录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广州3个地区,3篇中医药COS无中医相关指标.3篇(37.5%)文献完整描述COS所涵盖的健康问题;分别有2篇(25.0%)文献考虑到COS涵盖的人群细节和干预细节.分别有1篇(12.5%)和4篇(50.0%)文献完整描述COS研制者应该纳入哪些在研究中将要使用COS的人和提出重要结局指标的医疗卫生专家.分别有1篇(12.5%)、5篇(62.5%)、4篇(50.0%)分别完整描述了COS研制者应提供医务人员和患者观点的初始指标清单、共识评分过程和共识定义、纳入/删除/添加指标的标准.结论:已发表的中医药COS方法学质量参差不齐,需进一步合理利用COS-STAD以提高COS研制的方法学质量.

    核心指标集方法学核心指标集研制标准中医药质量

    不同产地白芍饮片对炮制醋白芍的影响

    王靖宋亮亮齐晓丹王家胜...
    6435-6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产地白芍饮片炮制所得醋白芍的差异.方法:将安徽、浙江西个产地的白芍饮片炮制为醋白芍,用色差仪测定醋白芍的色度值(L*、a*、b*);热浸法测定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醋白芍的特征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SIMCA 14.1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结果:与杭白芍的醋炙品比较,毫白芍的醋炙品颜色浅,L*偏高、a*、b*偏低,水溶性浸出物含量较高,且不同批次毫白芍的醋炙品浸出物间亦有差异;10批醋白芍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共标定6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838~0.999;共有峰经指认分别为没食子酸、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PCA、OPLS-DA将10批醋白芍聚为两类,并筛选出a*、L*、峰4(芍药苷)峰质比、b*、峰2(儿茶素)峰质比为引起不同批次醋白芍质量差异的指标成分.结论:醋白芍的外观性状和内在质量受白芍饮片产地的影响,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固定饮片的产地是有必要的.

    醋白芍产地色度值特征图谱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炮制

    芒柄花黄素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评价

    李梦园彭帅军刘辉许二平...
    6441-6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芒柄花黄素经口给药对小鼠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方法:ICR小鼠,雌雄各半,单次灌胃超大剂量芒柄花黄素(2 000和4 000 mg/kg)后观察随后14 d的动物状态.在亚急性毒性试验中,各组小鼠连续灌胃芒柄花黄素(50、100、250、500、1 000 mg/kg)14d后,观察小鼠体质量、各脏器指数、血液学、肝功能、肾功能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在急性毒性实验中,芒柄花黄素对小鼠无明显毒性和致死.在亚急性毒性实验中,芒柄花黄素对小鼠体质量、血液学参数无明显影响.芒柄花黄素500和1 000 mg/kg组雌性小鼠血浆肌酐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P<0.01),芒柄花黄素1 000 mg/kg组雌性小鼠卵巢指数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但组织病理学显示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芒柄花黄素经口毒性实验无可见有害作用水平值>4 000 mg/kg,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但提示长期高剂量芒柄花黄素对雌性小鼠卵巢和肾脏可能有潜在影响.

    芒柄花黄素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卵巢肾功能无可见有害作用值安全性

    市售自然铜饮片质量与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

    李佳王贤书周军温尹...
    6446-6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全面探讨市售自然铜饮片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其重金属污染等级及对成人、儿童的健康风险.方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评价样品外观质量,测定铁(Fe)含量;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物相;联合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技术测定其主量元素,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其重金属污染等级,计算每日最大可耐受摄入量、靶标危害系数、危险性指数、致癌风险和总致癌风险等指标评估其健康风险.结果:10份自然铜饮片样品中有5批次样品外观质量不符合规定,2批次样品Fe含量低于规定.市售自然铜饮片主要物相为FeS2、Fe2O3、Fe3O4、Fe7S8、SiO2,其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平均单项污染指数为砷(As)>铅(Ph)>铜(Cu)>镉(Cd),除Cd为中度污染外,其余均为重度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处于重度污染等级,且As具有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结论:市售自然铜饮片重金属及有害元素超标严重,建议加强市场监管改善自然铜饮片质量并积极探索自然铜炮制加工新技术.

    矿物药自然铜质量评价重金属有害元素污染评价健康风险评价炮制

    针刺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改善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

    闫隆李虹王猛钱玉林...
    6454-6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针刺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及其衍生物改善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6~8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每组12只,C57BU6小鼠12只作为对照组.针刺小鼠膻中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单次治疗30 min,每周6次,共治疗4周.以Morris水迷宫作为评价认知能力的行为学指标.Western Blot测定小鼠β-淀粉样蛋白(Aβ)含量,ELISA测定脂多糖(LPS)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血脑屏障通透性,16S rDNA基因测序观察肠道微生物结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较长,通过象限次数降低,平均速度升高,A β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脑内及血清中IL-6、IL-1β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而IL-10、IL-4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脑内、血清及结肠中LPS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逃避潜伏期降低,通过象限次数升高,平均速度降低,A β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脑内及血清中IL-6、IL-1β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而IL-10、IL-4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P<0.01),脑内、血清及结肠中LPS显著降低(P<0.01),且肠道微生物群结构发生改变.结论:针刺能够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群的结构功能降低APP/PS1小鼠海马区A β沉积并其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阿尔茨海默病针刺肠道微生物群脂多糖血脑屏障机制β-淀粉样蛋白炎症因子

    益气化痰活血方调控SIRT1/NLRP3信号通路抑制细胞焦亡改善AIT小鼠炎症损伤的机制

    赵卓刘子玉金哲李品...
    6460-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探讨益气化痰活血方通过调控细胞焦亡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小鼠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0只NOD.H-2h4小鼠分为对照(NG)组、模型(MG)组、益气化痰活血方(YG)组及西药硒酵母(SeG)组,每组10只.NG组饲蒸馏水,其余各组饲0.05%碘化钠水8周后,依据分组灌胃给药8周.HE染色观察甲状腺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含量;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甲状腺SIRT1、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胱天蛋白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白细胞介素(IL)-1β 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与NG组比较,MG组小鼠甲状腺淋巴细胞明显浸润,血清TGAb、TPOAb含量及甲状腺组织NF-κB p65、NLRP3、ASC、Caspase-1、GSDMD、IL-1 β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SIR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MG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甲状腺病理损伤程度有所改善,血清TGAb、TPOAb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甲状腺组织NF-κB p65、NLRP3、ASC、Caspase-1、GSDMD、IL-1β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除SeG组ASC蛋白外)(P<0.01),SIR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结论:益气化痰活血方可缓解AIT小鼠甲状腺炎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SIRT1,去乙酰化NF-κB,进而抑制了NLRP3介导的细胞焦亡有关.

    益气化痰活血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去乙酰化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细胞焦亡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机制

    基于短链脂肪酸受体通路探讨逍遥散调节慢性应激大鼠糖代谢异常机制

    李红红王浩崔子龙王少贤...
    6466-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短链脂肪酸受体通路探究中药复方逍遥散调节慢性应激模型大鼠糖代谢的变化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逍遥散组,每组12只,适应性喂养1周,模型组、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大鼠采取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方法造模,同时每天灌胃相应药物.观察各组大鼠血糖、行为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和结肠组织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酪酪肽(PYY)含量,qRT-PCR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G蛋白偶联受体(GPR)41、GPR43、GLP-1、PYY 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GPR41、GPR4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行为学中央区穿格次数、开放臂进入次数显著减少(P<0.01),空腹血糖第2~6周显著升高(P<0.01),糖耐量实验中在0、30、90 min时点显著升高(P<0.01);结肠组织中GLP-1、PYY、GPR41、GPR43 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5,P<0.01);血清及结肠组织中GLP-1、PYY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结肠组织中GPR41、GPR4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干预后大鼠中央区穿格次数、开放臂进入次数显著增加(P<0.01),空腹血糖在第2、4、5、6周显著降低(P<0.01,P<0.05),糖耐量在30 min时点显著回调,结肠组织GLP-1、PYY、GPR41、GPR43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5),血清和结肠组织中PYY、GLP-1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结肠组织GPR41、GPR43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P<0.05).结论:逍遥散可通过调节结肠组织中GPR41、GPR43、GLP-1、PYY表达变化,进而改善慢性应激引起的抑郁大鼠糖代谢异常.

    逍遥散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糖代谢异常抑郁短链脂肪酸受体

    山蜡梅叶颗粒通过调控Th1/Th2平衡缓解变应性鼻炎大鼠炎症反应的机制

    钱星毅王勇平董伟肖家欢...
    6472-6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山蜡梅叶颗粒缓解变应性鼻炎(AR)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鼻炎灵片,0.432 g/kg)、山蜡梅叶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山蜡梅叶颗粒,3.15、6.30、12.60 g/kg).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卵清蛋白(OVA)滴鼻建立AR模型.对各组大鼠鼻部症状行为学进行评分;给药结束后取血,进行血细胞分析并通过吉姆萨染色对全血中嗜酸粒细胞计数分析;ELISA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和组胺(HIS)含量及大鼠鼻腔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鼻中隔鼻黏膜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和RT-qPCR分别检测鼻黏膜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6、STAT4、GATA结合蛋白3(GATA3)、T细胞表达的T盒(T-bet)、p65、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IκB-α)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喷嚏和挠鼻等行为学分数显著增加(P<0.01),血液中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P<0.01),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P<0.01),嗜酸性粒细胞数升高,血清中IgE和HIS水平、鼻腔灌洗液中TNF-α、IL-10和IL-4含量均显著上升(P<0.01,P<0.05),鼻黏膜组织中STAT6、STAT4、GATA3、T-bet、p65和IκB-α 的表达差异显著(P<0.01):鼻黏膜组织间水肿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山蜡梅叶颗粒各剂量组给药后上述行为学指标均改善,大鼠行为学评分、白细胞计数显著降低(P<0.01),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减少,血清中IgE和HIS水平显著降低(P<0.01),山蜡梅叶颗粒高剂量组鼻腔灌洗液中TNF-α、IL-10、IL-4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IFN-γ含量显著增加(P<0.01);鼻黏膜组织中STAT6、GATA3、T-bet和p65的表达都有着显著差异(P<0.05),各给药组大鼠鼻黏膜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减轻.结论:山蜡梅叶颗粒对AR大鼠的炎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辅助性T细胞(Th)1/Th2免疫平衡有关.

    山蜡梅叶颗粒辅助性T细胞炎症反应变应性鼻炎机制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