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赵伟

旬刊

1004-9290

cvate1632@vip.188.com cvatezbs@163.com

010-58556724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慧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6层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ournal 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一份综合性中文期刊,集政策指导性、学术理论性和应用服务于一身,是教育部指导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是服务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的主要阵地,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战线上发行量最大的国家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内涵、功能与建设策略

    李政
    3-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数字教材是以职业教育教与学的需求和规律为设计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内容和结构蓝本,基于数字工具开发和数字终端运行的,满足课内外教师、学生与知识间沉浸式交互的官方媒介。教学嵌入、官方认可、沉浸交互、课标引领、数字赋能是数字教材的五个最关键特征。优秀的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应能服务基于教学逻辑和基于需求逻辑的两类知识关系的构建、服务抽象知识的生动表达、服务教学情境的有效驱动、服务多元主体的互动生成。未来需要重点解决四类数字教材建设的风险和问题:一是处理好教材公益性和市场性的关系,缓解技术公平矛盾;二是处理好数字教材作为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关系,解决技术安全问题;三是处理好先进性与普及性的关系,降低技术门槛效应;四是处理好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关系,解决超限开发和应用问题。

    职业教育数字教材数字技术

    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的内涵、问题及路径探究

    徐晔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数字化的推进,职业教育数字教材作为数字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深刻影响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在理清职业教育数字教材边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存在的问题,包括教材建设整体规划不够、教材标准规范缺失、教材内容的知识图谱缺位、教材质量监控体系不足。聚焦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生命周期,提出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的路径:统筹规划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一体化开发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立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监控体系,系统推动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助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职业教育数字教材教材管理教材开发教材监控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数字教材开发与应用:机遇、挑战与实践探索

    张雅楠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教材是服务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载体和未来方向。深入探讨数字教材在教育数字化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提升教学效率、实现个性化学习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显著潜力。同时,详细分析了数字教材在开发与应用中遇到的挑战,如缺乏统一标准、实践探索不足、专业工具缺失、技术门槛、师生适应性问题以及版权和数据安全风险等,并提出了推动制定和实施相关标准、构建多维度集成资源的研发平台、提供智能化和专业化的服务,以及构建教育大模型、探索数字教材与应用的协同机制等针对性策略。

    数字教材教育数字化教育生态人工智能个性化学习

    职业教育省级规划教材的建设定位与实施路径

    陈沛酉李薪茹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省级规划教材在提高高技能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以及优化职业教育教材体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省级规划教材应定位于对接职业学校学生教育性需求、职业教育外部适应性需求以及职业教育内部延展性需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通过组织编写、遴选修订和立项培育等方式,明确建设标准、规范编修程序、严格教材审核,协同多方参与,综合采取激励与问责、更新与淘汰、评价与督查等机制,积极推进省级规划教材高质量建设。

    职业教育省级规划教材教材管理建设定位实施路径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高职院校高质量教师思政工作研究

    李梦卿李兴海刘晶晶
    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工作是高职院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教师思政工作被摆在高职院校工作的重要位置。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标准(试行)》后,对高职院校教师思政工作提出了系统化的要求,为高职院校教师思政工作提供了实践指导。将教育家精神与教师思想工作相结合,构建教育家精神引领高职院校高质量教师思政工作的体制机制,塑造教育家精神引领高职院校高质量教师思政工作的良好生态,明确教育家精神引领高职院校高质量教师思政工作的目标导向,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教师成为"经人合一"的时代大先生、"德技并修"的工匠引路人、"兼爱天下"的灵魂工程师,有助于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思政素养,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职教力量。

    职业教育教育家精神高职院校高质量教师思政工作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的问题剖析、内涵澄清与行动路径

    柳叶青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缺乏历史观照、系统思维不足、类型认识不充分的思维困境,职业院校应坚持类型定位,充分认识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多维性与复杂性,妥当处理好继承与发展、阶段与类型的关系,兼顾教学体系和德育体系的规律特征,围绕理念、主体、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环境7个关键要素,从学校、专业、课程、课堂四个层面依序构建各学段纵向衔接,各专业横向配合,教育内容逐层递进、螺旋上升的一致性连贯体系。

    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基本要素行动路径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治理的运行机制与行动框架

    杨旭吉标
    5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治理是课程管理的优化和升级,是整体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和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具有跨界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企业与学校联姻、职业场与教育场的融合、工作场与学习场的交叠。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需要引导多方参与,深入推进集体审议、过程监控和效能评价,构建完善的课程治理机制,以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深化职业教育体系改革,需要不断倡明治理价值、打造主体共识互动链,再造治理结构、形成课程主体利益网,变革治理技术、推动数智化赋能治理,从而更好地构建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课程治理体系。

    职业教育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课程治理职业院校

    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内涵澄明与实施策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

    郝俊琪闫智勇吴全全姜艳...
    60-6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尚未形成学术共识,导致推广效度不高。因此,有必要从核心内涵、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对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进行理念澄明,并从社会、教育和主体三个维度探讨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即根据学习者工作水平进行学情分析、按照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依托工作互动进行教学实施、借助职业标准进行教学评价、参照工作任务组织教学资源。

    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典型工作过程普适性工作过程

    数字教材研发背景下职业教育学生深度学习的目标、挑战与实践路向

    王秋
    7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职业教育教学领域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深度学习"希望达成的目标也愈发丰富。其中,数字教材的研发和快速应用,为深度学习"获取"和"建构"提供了便利与基础,也给学生深度学习带来挑战,如隐蔽的有效使用鸿沟、减少学习者思维加工和主动建构、无法替代真实的沟通和信息交换等。在教材、学生、教师组成的深度学习场域中,基于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领域在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下对教学范式变革的理解,运用认知神经科学和心理学领域关于学习机制的研究,沿循教育技术学领域关于数字资源的研发设计思路,探讨数字教材支持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路向,需要从拓展教材研发思路和突显类型教育特征,关注学生内部学习过程和培养数字素养,发挥教师多方面育人作用等维度助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职业教育数字教材深度学习

    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构成要素、现实困境与策略优化

    袁晓华张淼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文本分析法,运用Nvivo12。0 plus软件对78项申报书进行开放编码、轴心编码、选择编码,得出职业教育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的构成要素是以职业能力分析与调研为起点,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教学改革为契机,以人员素质提升为目标,以软硬件改造为支撑、以制度机制为保障。职业教育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存在的现实困境包括各类利益相关者参与度不高,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师资队伍数字化素养不高,课程建设效果不理想。推进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需要提高各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度,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教师队伍数字化素养,推进数字化课程建设。

    职业教育职业院校专业升级数字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