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急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急症
中国中医急症

晁恩祥

月刊

1004-745X

zgzyjzyx@126.com

023-67064128,63521390

400021

重庆市江北区盘溪七支路6号

中国中医急症/Jour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升降散体外抗流感病毒A/PR8/34/H1N1株的作用研究

    郭雨菲于会勇秦欣欣刘国星...
    189-193,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升降散体外抗流感病毒A/PR8/34/H1N1株的作用.方法 以磷酸奥司他韦作为阳性对照药物,在狗肾细胞株水平上,测定流感病毒的病毒滴度,计算流感病毒的半数细胞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测定阳性对照药和升降散的细胞毒性,得到药物的最大无毒浓度(TC0)和半数中毒浓度(TC50);通过3种不同的给药方式体外观察升降散对甲型流感病毒PR8感染的细胞病变效应(CPE)的作用影响,采用CCK8法计算升降散对甲型流感病毒PR8感染的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计算药物的抗病毒有效率(ER);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给药后12、24、48 h动态检测细胞内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升降散抗病毒作用机制.结果 病毒滴度测定流感病毒PR8的TCID,.为10-520;药物毒性测定得到磷酸奥司他韦和升降散的TC0分别为0.25、6.25 mg/mL,TC5.分别为0.76、9.69 mg/mL;3种给药方式下的升降散组和磷酸奥司他韦组的细胞存活率高于病毒对照组(P<0.05),在最大无毒浓度下升降散直接灭活抗流感病毒的ER为52.37%,通过预防病毒侵入细胞来抗病毒的ER和治疗病毒穿入细胞来抗病毒的ER低于50%;升降散组细胞在12、24、48 h的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基因mRNA表达均被显著下调(P<0.05).结论 升降散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且能通过抑制流感病毒感染诱导的细胞凋亡起作用.

    甲型流感病毒升降散体外抗病毒细胞凋亡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扶正解毒方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作用机制

    贺梦雪封继宏吴清原马悦宁...
    194-199,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扶正解毒方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TCMSP、UniPort数据库筛选扶正解毒方的药物活性成分及相对应的靶点蛋白;应用GeneCards、OMIM和Disgent数据库中检索出CAP相关靶基因.应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CB-Dock对网络中度值较高的药物成分与核心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得到扶正解毒方治疗CAP重要活性成分215个,核心靶点113个,确定扶正解毒方治疗CAP的主要通路,分子对接中活性成分与靶点具有较为稳定的结合活性.结论 扶正解毒方具有多因素协同调控的作用特点,这为进一步阐明扶正解毒方治疗CAP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思路与依据.

    社区获得性肺炎扶正解毒方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

    益心泰颗粒对慢性心衰(心气虚兼血瘀水停证)大鼠AMPK、PGC-1α的影响

    雷洋郭志华刘承鑫魏佳明...
    200-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益心泰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心气虚兼血瘀水停证)大鼠AMPK、PGC-1α的影响.方法 采用丙硫氧嘧啶灌胃及阿霉素腹腔注射复制CHF(心气虚兼血瘀水停证)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与益心泰低、中、高剂量组和曲美他嗪组;另设正常对照组.灌胃4周后观察心肌组织病理结构,检测LVEF、血清NT-proBNP及心肌组织FFA、ATP/AMP、LAC、pAMPK、AMPK、PGC-1α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益心泰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及曲美他嗪组LVEF、心肌组织ATP/AMP值、心肌组织p-AMPK、AMPK、PGC-1α相对灰度值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血清NT-proBNP及心肌组织FFA、LAC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 益心泰颗粒能促进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兼血瘀水停证)大鼠AMPK、PGC-1α表达,改善心肌能量代谢.

    慢性心力衰竭益心泰颗粒心气虚兼血瘀水停证单磷酸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大鼠

    大半夏汤提取物对食管癌EC9706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JAK1/STAT3通路的影响

    马燕凌叶子豪晏菲魏武杰...
    204-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大半夏汤提取物对食管癌EC9706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JAK1/STAT3通路的影响,以期为食管癌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分别以半夏汤提取物(200、100、50、25、12.5µg/mL)、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Stattic,4、3.5、3、2.5、2μmol/L)处理,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拟合细胞抑制率-浓度曲线计算50%抑制浓度(IC50).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大半夏汤组、Stattic组与大半夏汤+Stattic组.大半夏汤组、Stattic组分别以IC50浓度的大半夏汤提取物及Stattic干预,大半夏汤+Stattic组予以大半夏汤提取物及Stattic联合干预,空白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GES-1细胞侵袭能力;qRT-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JAK1/STAT3信号通路相关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随着大半夏汤提取物、Stattic干预浓度的增加,EC9706细胞的抑制率增加(P<0.05);拟合细胞抑制率-浓度曲线,结果显示大半夏汤提取物与Stattic的曲线拟合优度结果均为优(R2=0.957、0.961),其IC5.值分别为98.50 μg/mL、3.82 μmol/L.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半夏汤组、Stattic组、大半夏汤+Stattic组的OD值、迁移率和侵袭数量更低(P<0.05);与Stattic组及大半夏汤组比较,大半夏汤+Stattic组的OD值、迁移率和侵袭数量更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半夏汤组、Stattic组、大半夏汤+Stattic组的JAK1 mRNA、STAT3 mRNA表达量更低(P<0.05);与Stattic组及大半夏汤组比较,大半夏汤+Stattic组的JAK1 mRNA、STAT3 mRNA表达量更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半夏汤组与大半夏汤+Stattic组p-JAK1、p-STAT3蛋白表达量更低(P<0.05);与大半夏汤组比较,大半夏汤+Stattic组p-JAK1蛋白表达量更低(P<0.05);与Stattic组及大半夏汤组比较,大半夏汤+Stattic组的p-STAT3蛋白表达量更低(P<0.05).结论 大半夏汤提取物能抑制食管癌EC9706细胞的侵袭、转移和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1/STAT3通路的激活有关.

    食管癌大半夏汤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补肾和脉方对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下丘脑蛋白质组学的影响

    史琳杨传华
    209-214,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寻补肾和脉方治疗老年自发性高血压病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16月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补肾和脉方组[10只,补肾和脉方生药浓度14.22 g/(kg·d)]和模型组(10只,生理盐水2mL/d),以10只同龄雄性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2 mL/d),共灌胃干预8周.定期观察并监测记录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干预结束后,取各组大鼠血清、下丘脑.ELISA法检测血清中神经肽(NPY)、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Label-free定量蛋白组学测序分析方法筛选下丘脑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通过生物信息学对差异蛋白进行GO富集分析,并对差异蛋白的分子功能、细胞成分和生物学途径3个方面进行功能方面的注释;对差异蛋白进行KEGG通路分析得到补肾和脉方靶蛋白及其涉及的信号通路;同时建立差异蛋白的互作网络综合分析补肾和脉方的药理机制,进而为研究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寻找新的药物标志蛋白提供理论和思路.结果 1)补肾和脉方能够稳步降低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和平均动脉压;降低大鼠血清NPY、NE、CRP、Ang Ⅱ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血压的血管重塑.2)与模型组相比,应用补肾和脉方干预后的大鼠下丘脑中共检出2 753个差异蛋白点,其中316个蛋白有统计学差异(P<0.05),201个蛋白表达升高,115个蛋白表达降低;差异蛋白主要富集于转运酶活性和离子通道活性方面.3)补肾和脉方干预老年SHR下丘脑的节点蛋白Cdc42、SIRT2、Ptk2b的表达与蛋白组学一致.结论 补肾和脉方治疗老年自发性高血压的分子机制可能与其促进神经元细胞活力,维持动脉血管的稳定性等有关.

    老年自发性高血压病补肾和脉方下丘脑蛋白质组学大鼠

    四神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5-H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魏星旭易梦妮邓娜蔺晓源...
    215-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四神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5-羟色胺(5-H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其治疗IBS-D的内脏敏感机制.方法 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神丸组和得舒特组,采用番泻叶灌胃联合避水应激法制备IBS-D大鼠模型,给药14 d后进行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评分,依据腹壁撤退反射评定内脏疼痛阈值,ELISA法检测血清5-HT、SERT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5-HT的阳性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肠组织5-HT4R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评分升高,内脏疼痛阈值降低,血清中5-HT含量增加、SERT含量减少,结肠组织中5-HT的阳性表达升高、5-HT 4R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神丸组大鼠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评分降低、内脏疼痛阈值升高,血清5-HT含量减少、SERT含量增加,结肠组织5-HT的阳性表达降低、5-HT4R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或P<0.01),且对5-HT、5-HT4R表达的影响四神丸组优于得舒特组(P<0.05).结论 四神丸治疗IBS-D的内脏敏感机制可能与调节5-HT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四神丸5-HT信号通路内脏敏感性大鼠

    苍术酮通过调节Nrf2-NLRP3通路减轻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实验研究

    陈天阳李鹏程严佳郑佳萍...
    219-22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苍术酮调节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Nrf2)-NLRP3通路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构建ALI小鼠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苍术酮低、中、高剂量组.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通过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重(W/D),评估其水肿程度,检测肺组织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酮(MDA)含量以评估其体内抗氧化损伤的作用;HE染色法检查肺损伤情况,并进行评分;RT-qPCR测定各组小鼠肺组织Nrf2、HO-1、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 mRNA水平.结果 苍术酮对LPS诱导的小鼠ALI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降低小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iβ、IL-6水平和W/D比值、肺组织MPO、MDA及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 mRNA水平,提高血清IL-10水平及肺组织GSH-Px、SOD及Nrf2、HO-1 mRNA水平,明显改善肺组织学病理表现,降低肺组织病理评分,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 苍术酮可通过调节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以缓解ALI小鼠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rf2-NLRP3通路有关.

    急性肺损伤苍术酮Nrf2NLRP3小鼠

    优化炎调方治疗脓毒性休克(热毒内盛证)的临床研究

    徐童严佳郑佳萍金源源...
    223-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优化炎调方治疗脓毒性休克(热毒内盛证)患者的效果并探寻其作用机制.方法 65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加安慰剂颗粒鼻饲或口服,试验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加优化炎调方颗粒剂鼻饲或口服,疗程均为14 d.分析比较评价两组28 d生存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反应蛋白(CRP)]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乳酸(Lac)、(HBP)]等.结果 试验组患者第28天生存率为78.79%,高于对照组的43.75%(P<0.05),危险度RR=2.652.试验组治疗14d后SOFA和APACHE Ⅱ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均P<0.05),而对照组SOFA和APACHE Ⅱ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别不大(均P>0.05),且试验组SOFA和APACHE 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第14天后,试验组WBC、N%、CRP、Lac、PCT、TNF-α、IL-6、IL-8、HBP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且试验组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优化炎调方能够提高脓毒性休克(热毒内盛证)患者28 d生存率,改善患者炎症指标,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脓毒性休克优化炎调方热毒内盛证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的疾病分型与中医辨证要素的回顾性研究

    曾瑞峰赖芳杨苏仪陈国聪...
    227-230,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寻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AKI)患者疾病分型与中医辨证要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病区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2018年6月至2023年5月的SA-AKI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160例SA-AKI患者,按诊断标准分为短暂性SA-AKI和持续性SA-AKI.收集患者纳入当时的一般情况、中医临床四诊信息、实验室指标、危重症评分、基础疾病、感染部位等.结果 短暂性SA-AKI和持续性SA-AKI比较,年龄[(69.48±15.72)vs.(75.90±12.03),P=0.007]、肌酐[137.70µmol/L(115.50,197.25)vs.156.20 μmol/L(133.00,238.25),P=0.031]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证候分型方面,急性虚证占比最多(50.63%),其次为毒热证(18.75%)、腑实证(16.88%)、血瘀证(13.75%),短暂性SA-AKI与持续性SA-AKI在不同证型占比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虚证患者与非急性虚证患者比较,SOFA评分[5.00(3.00,9.00)vs.4.00(3.00,6.00),P=0.044]更高.结论 SA-AKI的早期理化特征无法预测患者的AKI分型.证型方面急性虚证占比最多,且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更差.病机方面,短暂性SA-AKI以邪盛正虚为主,持续性SA-AKI以正虚受邪为主.

    脓毒症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急性虚证证候分析回顾性研究

    清热养阴法阻断社区获得性肺炎转化重症的回顾性分析

    张旸袁思成芮庆林蔡蕊...
    231-235,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院内发生重症肺炎(SP)的相关因素,同时探究早期运用清热养阴方对减少SP发生及相关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2018年6月至2023年3月间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病房收治的CAP病例资料,分析院内SP的发生情况,以及影响SP发生的因素,并根据住院前5 d完整运用清热养阴方中药参与治疗,定义为中药组,其余为对照组,分析中药治疗对减少SP发生与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研究病例1 235例,其中院内14 d内发生SP 79例,其中,年龄≥65(OR=3.673)、中药治疗(OR=2.683)、低氧血症(OR=5.788)、白细胞(OR=1.592)、降钙素原(OR=0.491)、胆碱酯酶(OR=0.998)为影响中低危CAP院内发生SP的因素;中药组680例,对照组555例,在倾向性匹配后,各497例纳入分析,中药组院内S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1),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25).结论 中低危CAP病患中,年龄≥65岁,PSI评分、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高,胆碱酯酶低,合并低氧血症可增加院内发生SP的风险,同时清热养阴方早期运用可减少重症的发生,并对预后有积极意义.

    重症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清热养阴法肺炎严重度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