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双月刊

2095-5707

tsqb@mail.cintcm.ac.cn

010-64089577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查看更多>>《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ISSN 2095-5707,CN 10-1113/R)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办,是中医药信息、图书、情报的教学和科研领域的专业学术性期刊,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药信息数字化专业委员会会刊。本刊关注中医药信息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科研教学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在中医药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促进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学术交流及人才培养,为中医药信息及图书情报研究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耳穴疗法治疗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选穴规律

    唐捷怡梁泳彤林碧蓝刘继洪...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耳穴疗法治疗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9月5日耳穴疗法治疗CINV相关文献,采用Excel2019建立数据库并统计耳穴使用频次,利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利用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层次聚类分析,采用Cytoscape3。9。1软件展示耳穴共现网络。结果 纳入文献201篇,涉及耳穴治疗方法4种,涉及耳穴27个,常用耳穴有胃、神门、交感、脾、皮质下等;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以神门、胃、交感、脾为核心的穴组;聚类分析得到6个有效聚类群。结论 耳穴治疗CINV选穴多以局部取穴结合西医神经、内分泌功能调节取穴为主,结合疏利肝胆、食道,通腑降浊等加强作用。

    耳穴疗法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数据挖掘选穴规律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偏头痛中医证素规律

    晏和国杨博张恒艳谢招虎...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偏头痛病位、病性、证素的分布情况和组合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昭通市中医医院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偏头痛患者相关信息,按照《证素辨证学》进行证素辨识。采用R4。1。2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利用Cytoscape3。9。0软件展示复杂网络,总结证素规律。结果 纳入病例501例,男性患者121例,女性患者380例,男女比为1∶3。14;涉及中医证素19种,其中病位证素6种,包括肝、脾、经络、肾、脑、胆,偏头痛发作关键病位为肝、脾、肾;病性证素13种,包括血瘀、痰、阳亢、气虚、气滞、火(热)、阴虚、动风、寒、血虚、外风、湿、精亏;涉及65条关联规则,支持度排名靠前的组合为肝→阳亢、肝→血瘀、经络→血瘀、经络→痰、血瘀→经络;男性与女性偏头痛患者证素聚类存在差异,男性患者证素可聚为6类,女性患者证素可聚为5类。结论 偏头痛核心证素为肝、经络、血瘀、痰、阳亢、气虚,且男女偏头痛证素组合规律不一致。

    偏头痛证素规律数据挖掘R语言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温病派治疗胃痛用药规律

    骆瑞玲姚新成罗茂艳伊忠泽...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分析和总结温病派代表医师治疗胃痛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查阅经典古籍,收集温病派代表医师治疗胃痛的医案和方剂,并构建方剂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2。4。3进行药物频次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方剂152首,中药227味,使用频次前5位药物为茯苓、半夏、桂枝、川楝子、陈皮,频次≥20的药物以利水渗湿药、化痰药为主;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辛、苦、甘为主;归经以脾经、肺经、胃经为主。药物关联分析中排名前3位药对为半夏→茯苓、茯苓→半夏、茯苓→桂枝。结论 温病派医师治疗胃痛以清热化湿、理气和胃为主要治法,多用茯苓、半夏、桂枝、川楝子、陈皮,达到祛湿泄热功效。

    温病派胃痛医案处方分析用药规律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幼幼新书》儿童癫痫用药规律

    陈银珍张莹张艳如刘华...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幼幼新书》治疗儿童癫痫的思路和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儿童癫痫及新药研发提供思路。方法 以《幼幼新书》中治疗儿童癫痫的方剂为研究对象,使用WPS14。10。1软件建立组方数据库,运用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进行药物频次统计及系统聚类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构建中药共现核心复杂网络,筛选联接紧密的中药集群。结果 高频药物为牛黄、大黄、黄芩、炙甘草、麝香。药物类别主要为平肝息风药、清热药、安神药。寒性药使用频次最多(78次,41。94%),温性、平性药次之。药味分析中,苦味药最多(78次,41。94%),辛味、甘味药次之。归经分析发现,入肝经药最多(95次,51。08%),入肺经、胃经药次之。常用药对有钩藤-蚱蝉、黄芩-升麻;常见药组有钩藤-升麻-黄芩、大黄-蛇蜕-蚱蝉等。聚类分析得到新的中药组合6组和1个单味药芒硝。结论 刘昉治疗儿童癫痫以祛邪扶正为治则,祛除内外之痰邪,扶持先天之不足。同时善用虫类药及金石药,并且重视调畅情志。

    儿童癫痫古籍用药规律中医药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清热剂中成药用药规律

    林石明梁邦就唐银燕黄金莲...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品功效分类属于清热剂中成药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筛选整理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收录的清热剂中成药,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5统计清热剂中成药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172首中成药处方,涉及348味中药,用药频次≥10的中药有32味,前3位为黄芩、甘草和冰片;药性以寒性、温性为主,药味以苦味、辛味和甘味为主,归经以肺经、胃经、心经和肝经为主;支持度设为0。10时,得到核心药对8对,其中出现频次最多、置信度最高药对为黄芩-栀子;聚类分析得到14个核心药物组合和7个潜在新方。结论 清热剂中成药的核心药物组合主要由苦辛味、寒性、归肺心经中药组成,功效以清热解毒、泻火解毒为主。

    数据挖掘清热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药用药规律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用药规律

    赵新伟梁爱武黄宝特何慧丽...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5,对中医文献中有关中医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处方进行分析,挖掘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录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经典医案。将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5,构建方剂数据库。运用统计报表系统导出中药四气、五味、归经数据。采用复杂熵聚类法、互信息法及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运用数据分析系统导出中药使用频次、组方规则及新方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处方182首。涉及中药241味,高频中药有甘草、芦根、薏苡仁、鱼腥草等,其药味以甘、苦、辛味为主,药性多为寒、温、平性,归经多属肺经、胃经、脾经、肝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对25对,其中提升度最高的为芦根-冬瓜子。聚类分析得到16组中药核心组合及8个新处方。复杂网络分析共涉及5味中药,节点度最高为鱼腥草-冬瓜子→芦根。结论 经过对高频中药、常用中药组合及新方分析,可知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常用方剂为千金苇茎汤,常用治疗方法为化痰排脓法。

    支气管扩张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医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李宜瑞教授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用药规律

    蔡凯纯林弘恺庄桐粧赖东兰...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李宜瑞教授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提供思路。方法 收集2018年6月1日-2023年6月1日李宜瑞教授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门诊中药处方数据,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2。3。7对筛选出中药处方进行药物频次、性味归经、药物功效统计,并进行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结果 共纳入病案160则,处方160首,涉及中药89味,排名前12位高频中药按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石菖蒲、远志、太子参、合欢皮、茯神、郁金、丹参、龟甲、磁石、龙骨、益智仁、法半夏,药性以平、温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心经、肝经为主。关联分析获得远志-石菖蒲、太子参-石菖蒲、太子参-远志等。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组方为石菖蒲、远志、太子参、合欢皮、茯神、郁金、丹参、龟甲、磁石、龙骨、益智仁、法半夏,为开心散合孔圣枕中丹加减。结论 李宜瑞教授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以运脾养心补肾、祛痰开窍、消食化积、行气活血、潜阳安神为法,具有四脏同调、补虚泻实、标本兼顾的特点。

    孤独症谱系障碍数据挖掘古今医案云平台中医药用药规律李宜瑞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灸治疗肩袖损伤选穴规律

    张莉霞易玮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针灸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建库至2023年8月1日针灸治疗肩袖损伤相关文献,采用Excel2016、SPSS Statistics 26、SPSS Modeler 18。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总结选穴规律。结果 共纳入文献57篇,提取处方58首,涉及腧穴42个,使用频次前3位的腧穴是肩髃、肩贞、肩髎,腧穴主要集中在上肢部,以交会穴、五输穴为主,多采用前后配穴法、本经配穴法;高频经脉为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以肩髃、肩贞、肩髎、肩前为核心的组方。聚类分析获得6类处方,分别为①肩髃-肩髎-肩贞-肩前-天宗-阿是穴;②曲池-阳陵泉;③臂臑-肩井;④秉风;⑤条口;⑥巨骨。治疗以针刺或电针结合康复训练为主。结论 针灸治疗肩袖损伤取穴集中在上肢部,常用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腧穴,推荐以肩髃、肩髎、肩贞、肩前、天宗、阿是穴为主穴。

    肩袖损伤针灸数据挖掘选穴规律文献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治疗带下病用药规律

    马媛媛王洪高雅蓓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5挖掘现代文献中带下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治疗带下病的中医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5进行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处方127首,涉及中药198味,高频药物为黄柏、茯苓、泽泻、牡丹皮、山药等;药性以寒、温、平、凉性为主,药味苦、甘、辛味为主;归经以脾经、肝经、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获得以茯苓、泽泻、牡丹皮、黄柏、山药、知母、苍术、苦参为核心的药物组合;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到17首新处方。结论 中医治疗带下病治法以滋阴清热、清热利湿、健脾渗湿为主,药物组成以知柏地黄丸、龙胆泻肝汤、完带汤为主。提示阴虚夹湿、湿热下注、脾虚湿蕴是带下病的主要病机。

    现代文献带下病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用药规律

    叶新萌彭波叶静毛景泽...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中医药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用药规律,以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建库至2023年10月9日收录的中医药治疗UACS文献,将筛选后的处方建立数据库,运用Excel2019对药物进行频次、功效及性味归经分析,分别运用SPSS Modeler 18。0及SPSS Statistics 26。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纳入有效处方186首,涉及中药209味,高频药物为甘草、辛夷、桔梗、苍耳子、苦杏仁等;药物类型以解表药、化痰平喘止咳药、清热药、补益药为主;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辛、苦、甘为主;归经以肺经、胃经、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得出11组核心药对,聚类分析将高频药物分为8类。结论 中医药治疗UACS多从风痰论治,采用祛风解表、化痰通窍、止咳平喘、燥湿理气等治法,常用苍耳子散、止嗽散、小青龙汤、玉屏风散、二陈汤。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中医药治疗数据挖掘用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