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健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健康
智慧健康

旬刊

智慧健康/Journal Smaaart Healthca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研究

    朱家茂梁晓聪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治疗的麻醉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21年3月—2023年2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9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麻醉用药类型的不同对这90例患者进行分组。参比组应用0。25%罗哌卡因30mL双侧腰方肌阻滞(n=45),联合组应用0。25%罗哌卡因30mL+0。5ug/kg右美托咪定双侧腰方肌阻滞(n=45)。比较两组术中阻滞及麻醉效果及术后的麻醉效果。结果 联合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参比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短于参比组,感觉阻滞评分低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参比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参比组,但运动阻滞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联合组术后2h、4h、8h及12h的疼痛水平较参比组低(P<0。05);但两组在24h疼痛水平比较差异不大(P>0。05);两组在术后2h、4h、8h、12h及24h的ramsay评分比较差异不大(P>0。05)。联合组舒芬太尼用量、有效按压次数及实际按压次数少于参比组,镇痛满意评分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毒副反应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中,在超声引导下应用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双侧腰方肌阻滞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镇痛效果,同时还可减少两种药物的用量。

    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

    应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分析

    朱文攀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应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本院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系统随机抽取原则划分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研究样本25例,参照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固尔苏治疗。治疗后围绕血气指标、呼吸参数指标、治疗时长以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展开讨论分析。结果 经不同治疗方法干预后,试验组患儿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呼吸参数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时长明显短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应用固尔苏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身体机能和治疗效果,利于患儿快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固尔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与全麻联合神经阻滞麻醉运用于下肢远端骨折患者的比较

    凌媛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下肢远端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前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案与全麻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方案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8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远端骨折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划分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方案,观察组实施全麻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方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期间及术后恢复情况,分别监测各组患者麻醉期间血压、心率指标变化,观察各组患者麻醉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具体表现,统计总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术后镇痛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10min、30min及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手术治疗下肢远端骨折疾病可采取全麻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方案,相比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更佳,优点是术后疼痛轻,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无需留置导尿管等,值得推广。

    腰硬联合麻醉全麻联合神经阻滞麻醉下肢远端骨折效果

    抗抑郁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于洋何玉晶夏文翠
    139-14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建湖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表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抑郁药物基础上加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郁症程度(HAMD评分)、不良反应以及治疗依从性(MARS量表)。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减少抑郁症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抑郁症药物不良反应HAMD评分依从性

    抗菌药物在B族链球菌感染妊娠晚期中的临床疗效

    孙丽华邱柳媛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抗菌药物干预对B族链球菌感染妊娠晚期凝血功能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从2019年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66例B族链球菌感染妊娠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复方氯化钠治疗,观察组胎膜破裂或临产后使用青霉素钠治疗,观察两组凝血功能、母婴结局。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浆凝血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纤维蛋白原(FIB)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胎儿窘迫等妊娠结局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上呼吸道感染例数比对照组更少,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B族链球菌感染妊娠晚期患者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凝血功能,母婴结局良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抗菌药物B族链球菌感染妊娠晚期凝血功能母婴结局

    虚拟仿真技术在护理教育中应用的现状及挑战

    陈婕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护理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培养出大量优秀的护理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以及多种新型的现代信息化技术也开始逐步与护理教育发生深度融合,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训练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升其护理技能等方面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虚拟仿真技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新型信息化技术,近年来在护理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对虚拟信息技术及其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回顾以往虚拟仿真技术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所面临的挑战。

    虚拟仿真技术护理教育应用

    虚拟仿真实验在心肺复苏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

    黄艳娟潘翠龙玫蒋双双...
    150-153,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虚拟仿真实验在心肺复苏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2021级药学三年制大专60名学生,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研究组采用线上虚拟仿真实验+线下心肺复苏仿真模拟人混合式教学,对照组采用线下心肺复苏仿真模拟人传统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对心肺复苏教学满意度、心肺复苏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成绩。结果 心肺复苏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显示:研究组教学模式满意度、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增强动手能力、教师授课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肺复苏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核成绩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虚拟仿真实验在心肺复苏混合式教学中可以提高医学生心肺复苏教学满意度和理论考试、技能考核成绩,为心肺复苏教学培训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方法。

    虚拟仿真心肺复苏仿真模拟人心肺复苏混合式教学教学满意度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混合式教学在护理学导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惠静周菊邓清红来平英...
    154-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混合式教学在护理学导论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高校大专护理学专业大一2个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方式,将一个班作为干预组(n=49),另一个班作为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干预组采用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混合式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职业认同感得分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结果 干预组的职业认同感得分(t=3。486,P<0。05)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t=3。051,P<0。05)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将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混合式教学应用于护理学导论课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学业自我效能感。

    课程思政护理学导论混合式教学职业认同学业自我效能

    基于递进式教学方法的感染性疾病科护理教学分析

    王守花何翠崔珍珍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递进式教学方法应用在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教学工作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6月—2023年3月感染性疾病科实习的护理人员30名进行随机分组,分组比1∶1,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接受递进式教学模式。调查两组实习护生对不同项目的担忧情况以及对教学工作的满意情况,同时评定两组实习护生对感染性疾病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传染性疾病防护措施、科室实际工作的掌握情况,比较分析教学效果。结果 除医疗事故担忧外,其他担忧项目指标提示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对教学工作总满意率显著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在感染性疾病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传染性疾病防护措施、科室实际工作的掌握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递进式教学模式用于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教学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实习护生对相关情况的担忧度,增强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更加认可和满意护理教学工作。

    递进式教学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满意度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探析

    王婷玉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策略以及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60名进行研究。所有学生接受不同的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常规组未改进教学措施,实验组针对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分析对比教学成绩和师生对于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实践和理论教学成绩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师生对于教学模式的评价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而言,临床检验基础属于专业的必修课程,其教学重点在于实验操作技能教学,强化基础技能训练、改进教学内容,通过多方面措施提高专业教育质量,值得推广。

    临床检验教学教学管理相关问题教学模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