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健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健康
智慧健康

旬刊

智慧健康/Journal Smaaart Healthca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在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周秋霞邓浩荣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发育迟缓患儿以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方式进行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6月本院收治的50例发育迟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采用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分析两组患者的训练效果。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儿各发育能区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流态度、动作性题目、语言理解能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交流态度、动作性题目、语言理解能力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发育迟缓患儿予以其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其智力、各发育能区等均可得到改善,有助于其预后成长及生长发育。

    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发育迟缓效果

    莫沙必利联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

    王丹丹
    40-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莫沙必利联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对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为合理用药提供一定借鉴。方法 本研究采用对照分析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伴Hp感染的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摸取号码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观察组则采用莫沙必利联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4周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TNF-α、IL-8和IL-6)。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4周时血清炎症因子指标(TNF-α、IL-8和IL-6)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4周时血清炎症因子指标(TNF-α、IL-8和IL-6)较低(P<0。05)。结论 莫沙必利与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并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该联合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莫沙必利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症因子

    内镜下不同止血方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对比

    杨惠
    43-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对比内镜下金属钛夹与内镜下注射止血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非静脉曲张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等比例随机摸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基础治疗方面保持一致,对照组接受内镜下注射止血治疗,而观察组则实施了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血常规指标以及各项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即时止血率和止血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术前,两组RBC、Hb和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术后1周两组RBC、Hb和PLT升高(P<0。05);并且术后1周观察组RBC、Hb和PLT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呕血消失时间、大便潜血转阴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内镜下金属钛夹的止血效果优于内镜下注射止血,能进一步改善血常规指标,缩短恢复时间。

    内镜下金属钛夹内镜下注射止血上消化道出血

    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对急性胸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及心血管保护效果的研讨

    朱懿中陈月嫦宏峰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对急性胸痛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降糖疗效及心血管保护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胸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二甲双胍+达格列净,n=50)和参照组(二甲双胍+达格列净以外的其他口服降糖药,n=50)。对各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心功能、NT-ProBNP等指标均比参照组优异(P<0。05)。结论 急性胸痛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治疗过程中,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方案,能够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且还可调节糖脂代谢异常,利于保护心血管。

    2型糖尿病急性胸痛达格列净二甲双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的临床效果观察

    马青
    50-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进行分组。其中,接受缩宫素治疗的患者归入对照组,而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患者则归入观察组,随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剖宫产术中出现宫缩乏力的药物,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的副作用,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药物。

    剖宫产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血栓弹力图联合凝血功能检测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作用研究

    蒋章进王晓刚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栓弹力图联合凝血功能检测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2023年1—10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试验指标对两组的凝血功能进行评估,并对所得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凝血酶形成时间、凝血反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α角、血栓最大振幅、凝血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的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栓弹力图联合凝血功能检测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联合检测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血栓弹力图凝血功能检测脑梗死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者治疗中连花清瘟的应用效果分析

    冯芸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者治疗中连花清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10月在本院就诊的9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连花清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用时更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NF-α、IL-6、hs-CRP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者应用连花清瘟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临床症状和炎症因子水平,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连花清瘟应用效果

    脑梗死应用依达拉奉+血塞通治疗的效果分析

    赵晶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脑梗死应用依达拉奉+血塞通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血塞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4);观察组NIHSS评分、MRS评分比对照组低,Barthel指数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应用血塞通,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进一步改善神经功能,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梗死依达拉奉血塞通治疗效果

    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诊断及治疗方法

    韩爱莲
    63-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106例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将106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详尽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妇科超声波检查、血液检测以及激素水平测定等手段对其进行诊断。观察组接受药物治疗联合无痛性诊断刮宫术,而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随后,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治疗效果以及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治疗方案在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与治疗中展现出显著成效。该方案通过联合应用药物治疗与无痛诊刮术,能够切实控制术后出血状况,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症状,进而提升治疗的整体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异常子宫出血诊断治疗

    优化急诊抢救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急救的效果及对策

    李兵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抢救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急救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接诊的108例急诊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充分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不同的急救措施。患者及家属自愿选择急救措施,根据急救措施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组(接受常规急救,54例)和优化组(采用优化急救措施,54例),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组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各项指标均低于优化组,常规组抢救成功率低于优化组(P<0。05);优化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躯体健康及社会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更为理想(P<0。05);优化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急诊部门工作中,针对胸痛患者,将急诊抢救流程优化,可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升急诊抢救水平与质量,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可促进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很大程度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可全面推广使用。

    优化急诊抢救流程胸痛急救措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