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健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健康
智慧健康

旬刊

智慧健康/Journal Smaaart Healthca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西那卡塞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

    郑强
    163-16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血液灌流联合西那卡塞对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3月在本院行血液透析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n=26)、B组(n=26)、C组(n=26),A组采取血液透析,B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C组在B组的基础上口服西那卡塞,对比三组患者皮肤瘙痒状况及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后,B组瘙痒率低于A组,C组瘙痒率低于A、B组(P<0.05);治疗后,三组相关指标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C组低于A、B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每月一次血液灌流合并口服西那卡塞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减轻患者皮肤瘙痒程度,降低相关指标,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血液灌流西那卡塞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与髓外固定疗效比较

    葛志勇
    16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治疗时对比分析髓内固定以及髓外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2023年5月沭阳南关医院医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5例共分为两个组别,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接受髓外固定治疗方法,观察组(38例)接受髓内固定治疗方法.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术后患肢负重、住院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髓内固定治疗方法,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效果较为显著,能够缩短临床各项所需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在临床治疗方案中值得大范围推广与实施.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固定髋关节功能并发症

    苯磺酸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时决振
    170-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苯磺酸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连云港市东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依据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组别为参照组(n=37)与观察组(n=38).参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苯磺酸瑞马唑仑麻醉,对两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诱导前(T1)时刻相比,参照组睫毛反射消失后(T2)时刻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降低,观察组MAP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2时刻,观察组MAP、SpO2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开始后1min(T3)时刻,观察组HR、SpO2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结束时(T4)、清醒时(T5)时刻,观察组的心率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出现的不良反应概率显著较参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苯磺酸瑞马唑仑的麻醉效果优于丙泊酚,且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苯磺酸瑞马唑仑丙泊酚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

    咬合诱导+肌功能训练在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中的应用

    吴莹莹
    174-176,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咬合诱导结合肌功能训练在早期矫正儿童错牙合畸形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0例儿童错牙合畸形接受早期矫正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咬合诱导联合肌功能训练.观察矫正前后咬合功能变化和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矫正后,患儿咬合功能水平较矫正前咬合功能水平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后,患儿前牙覆合水平、前牙覆盖水平、上牙弓拥挤度、下牙弓拥挤度在矫正后均改善,显著低于矫正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儿上牙弓宽度水平和下牙弓宽度水平在治疗后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咬合诱导联合肌功能训练可明显纠错牙合畸形患儿的咬合功能,同时改善患儿上下牙弓宽度以及上下弓拥挤度,在早期矫正中效果较好,矫正方式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咬合诱导肌功能训练

    中药热奄包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宋毅荣
    17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热奄包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滨海县中医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术后热敷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中药热奄包组,n=30)与对照组(常规热奄包组,n=30),比较两种方法对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整体的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GAS及MTL水平比对照组高,其整体的胃肠道恢复情况评分也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热奄包热敷有效帮助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胃肠功能的恢复,明显改善患者胃肠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热奄包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影响

    急诊科室医护人员心电图知识培训方法与效果探讨

    刘新苗
    181-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多种形式联合培训法在急诊科室医护人员心电图知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参与心电图知识培训的44名急诊科室的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22名.常规培训组应用常规培训,多种形式联合培训组应用多种形式联合培训,比较两组医护人员培训效果.结果 培训12周后,多种形式联合培训组的急诊科室培训管理质量评分、心电图知识培训考核成绩分数、心电图培训操作技能分数、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水平评分、临床思维能力水平评分、培训满意度(培训模式、培训环境、培训内容、培训老师态度、自主学习评价)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培训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多种形式联合培训法,用于急诊科室医护人员心电图知识培训,更利于提高急诊科室培训管理质量水平,利于医护人员掌握心电图知识、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让医护人员对心电图知识培训更满意.

    多途径培训法急诊科室心电图知识培训效果

    情景教学法联合PBL教学在乳腺外科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王宇
    185-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外科实习护士带教过程中实施情景教学法联合问题为中心(PBL)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乳腺外科实习护士118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实习批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9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情景教学联合PBL教学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实习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出科考试成绩(出科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实习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较对照组偏高(P<0.05).干预前,两组实习护士组间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出科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出科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出科时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情景教学联合PBL教学模式可提升乳腺外科实习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并有效提高其出科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

    情景教学联合问题为中心教学乳腺外科实习护士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满意度

    基于肿瘤外科学云教学模式的探究

    周潇逸王颢唐群科李兰...
    18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理念也与时俱进,信息化教学方式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当今的教学过程中,授课不仅只是利用电脑通过PPT进行教学,从发展总体趋势看,适应时代的"互联网+教学"新思路是授课模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肿瘤外科学是具有高度专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如何将云教学系统科学地运用于肿瘤外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借助云教学系统积极开展问题式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性教学,将互动教学与传统授课模式有机地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乐于思考的热情,提高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云教学教学模式肿瘤外科学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教学中不同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

    许洋
    193-196,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教学中不同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月本校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学生60名,依据不同教学的方式细分为观察组(案例式教学模式),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每组30名.比较分析学生考核成绩、带教的满意度、教学效果评价、管理质量评分、教学有效率等.结果 观察组操作考核、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学生应对问题、团队协作、思维拓展、激发兴趣、提升综合技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践操作流程、服务态度、检验技巧、应急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学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学生实施案例式教学模式,将明显改善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学生的教学效果评价指标,提升带教的满意程度,理论和临床实际操作成绩、管理质量评分均明显提升,同时能够提升教学效率,适合应用推广.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教学模式效果评估

    个体化护理在慢性伤口门诊处理中对风险管理的影响分析

    曹英芳
    197-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伤口门诊处理过程中,采用个体化护理的效果及对风险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本院门诊收治的64例慢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码,并将奇数号牌患者作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将偶数号牌患者作为观察组,实行个体化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伤口面积、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四个方面的差异性进行比较观察,分析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更低(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伤口面积改善,观察组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模式运用在慢性伤口门诊处理中的效果非常突出,可明显缩小伤口面积,纠正患者负面心态,避免不良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个体化护理慢性伤口门诊处理风险管理并发症伤口面积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