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冠心病合并Hp感染患者糖脂代谢和斑块特征及miR-146a、IL-33、ST2水平

    崔玉凤马红岩沈志方常国栋...
    1649-1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冠心病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糖脂代谢和斑块特征及微小RNA-146a(miR-146a)、白细胞介素-33(IL-33)、致瘤性抑制因子2(ST2)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22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单纯冠心病(未合并Hp感染)患者86例作为未感染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Hp感染患者60例作为感染组;比较两组糖代谢相关指标[空腹血糖、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生长抑素(SS)、胰岛素]、脂代谢相关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斑块特征、miR-146a及血清IL-33、ST2表达水平,对比不同感染程度患者以上指标.结果 感染组空腹血糖、胰高血糖素、TG、TC较未感染组高,而SS、HDL-C较未感染组低(P<0.05);感染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比未感染组高(P<0.05);感染组混合斑、硬斑较未感染组少,软斑较未感染组多(P<0.05);感染组miR-146a、血清IL-33、ST2水平均高于较未感染组(P<0.05);随冠心病合并Hp感染者的感染程度增加,miR-146a及血清IL-33、ST2水平均增加(P<0.05).结论 Hp感染可导致冠心病患者糖脂代谢出现紊乱,斑块稳定性下降,miR-146a及血清IL-33、ST2水平升高,促进病情进展.

    冠心病幽门螺杆菌斑块特征miR-146a白细胞介素-33致瘤性抑制因子2

    床旁超声在老年脓毒症患者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盛莉李海平丁俊琳
    1654-1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床旁超声在老年脓毒症患者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ICU收治的老年脓毒症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脉搏指示剂持续心排血量法(PICCO)进行液体复苏;超声组通过床旁超声监测下进行液体复苏,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等临床资料;监测治疗前和治疗12 h后对照组和超声组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值(MAP)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统计两组治疗6、12 h后液体复苏目的达标率和液体复苏用量;比较两组治疗12 h后心功能指标;记录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入院28 d时存活状况.结果 治疗12 h后,两组MAP、CVP和ScvO2升高,且超声组MAP、CVP和ScvO2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2h后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12 h后,超声组液体复苏目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液体复苏用量小于对照组(P<0.05);超声组心脏排血量(CO)、射血分数(EF)高于对照组,二尖瓣E波速度和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比值(E/e')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d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床旁超声指导老年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治疗中,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提高液体复苏目的达标率,减少液体复苏用量.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脓毒症心功能预后

    木犀草素对反复尿路感染大鼠模型尿路上皮屏障的影响

    樊进军吕中一于宪芹许娟...
    1658-1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木犀草素对反复尿路感染大鼠模型尿路上皮屏障的影响.方法 选取SPF级SD雌性大鼠45只,其中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各10只;空白组、模型组只进行生理盐水灌胃,不做其他任何处理,低剂量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给予木犀草素10 mg/kg灌胃,高剂量组给予40 mg/kg灌胃;检测尿量、尿白细胞水平、炎症因子、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尿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尿路上皮屏障功能情况及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尿量情况、E黏钙蛋白(E-cadherin)、闭合小带蛋白-1(ZO-1)水平降低,尿白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IL-8、SIg A、NAG水平、TLR4、NF-κB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尿量、E-cad-herin、ZO-1水平升高,尿白细胞、IL-6、IL-8、SIgA、NAG、TLR4、NF-KB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尿量、E-cadherin、ZO-1水平升高,尿白细胞、IL-6、IL-8、SIgA、NAG、TLR4、NF-KB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结论 木犀草素能对反复尿路感染大鼠尿路上皮屏障情况进行改善,减轻炎症情况,提高排尿功能,调节免疫功能,通过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能反映出对反复尿路感染的干预效果.

    反复尿路感染木犀草素尿路上皮屏障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尿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炎症因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评价

    王舒王娟刘冰陈宛丽...
    1663-1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并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评价.方法 收集2021年4月-2023年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48例M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102例)和未感染组(446例);分析MDS患者医院感染现况、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法归纳MDS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MDS并发医院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染色体核型是MDS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骨髓原始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是MDS患者医院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将上述模型筛选出的5个因素纳入模型,构建MDS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经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结果显示,x2=4.453,P=0.616,模型拟合的准确度较好;将上述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预测模型:logit(P)=-0.864+侵入性操作×0.678+抗菌药物使用时间×0.735-骨髓原始细胞×0.826-ANC×1.129+染色体核型×2.222;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当logit(P)>0.176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911,诊断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为85.65%.结论 MDS患者医院感染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构建预测模型预测MDS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价值较高,可早期筛查高危患者,并进行预防性干预.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医院感染现况危险因素模型预测价值

    鹑鸡肠球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1例并文献复习

    王庆芬聂建东唐雯郑佳佳...
    1668-1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鹑鸡肠球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鹑鸡肠球菌致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 本例患者反复发作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腹膜透析液培养致病菌为鹑鸡肠球菌,两种抗菌药物足疗程联合应用腹膜炎治愈.鹑鸡肠球菌所致腹膜炎较为罕见,易复发且预后不良,必要时需拔除腹膜透析管.结论 鹑鸡肠球菌是导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少见条件致病菌,指南经验性治疗方案未能覆盖此病原体,需及早识别并合理治疗.

    鹑鸡肠球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

    2011-2023年南阳市临床检测呼吸道病原体流行趋势及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

    汪海霞张学东张舒林冯扬帆...
    1672-1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本地区临床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流行变迁及新冠疫情对呼吸道病原体流行变迁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23年6月111 029例发热患者和南阳市结核病防治所2011-2021年结核病监测数据65 651例患者数据,采用回顾性分析,从时间维度和年龄分布动态分析各呼吸道病原体和结核分枝杆菌(MTB)的流行变迁、新冠疫情前后的流行改变和患者年龄分布特征.结果 临床送检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标本量集中在每年5-8月和12月前后,肺炎支原体(MP)常年流行,腺病毒(ADV)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大流行发生于2012-2014年间,乙型流感病毒(IBV)和副流感病毒(HPIVs)交叉或同时段流行;呼吸道病原体流行趋势在疫情前后均发生显著变化且具有各自流行特征,MP感染阳性率在疫情前、中、后期分别为16.72%、27.11%、18.23%,阳性构成比分别为60.61%、90.83%、90.19%;MP合并IBV感染阳性率由疫情前7.75%降至疫情后期0.03%,IBV感染阳性率在疫情前、中、后期分别为4.21%、0.54%、0.31%,HPIVs感染阳性率在疫情前、中、后期分别为1.94%、1.50%、0.52%,ADV和RSV感染阳性率分别由疫情前的3.11%和1.38%改变为疫情后期的0.28%和2.37%;MTB感染随患者年龄增加患病率随之升高,但7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降至6.98%,以55~64岁年龄段感染患者最多;在MTB感染患者数量逐年下降的情况下,实验室检测出现涂阳患者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 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患者年龄分布和流行变迁各具特征,新冠疫情及防控措施改变了呼吸道病原体流行趋势,以期为呼吸道病原体有效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呼吸道病原体流行病学南阳市新冠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年龄分布结核分枝杆菌

    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期间大学生焦虑与抑郁现况调查

    孙鹏霄蒋雪松
    1679-1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的大学生焦虑与抑郁情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横断面研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64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大学生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64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640名大学生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籍贯、年级及专业,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640名大学生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进行多因素分析中,年龄、籍贯、年级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期间大学生焦虑与抑郁情况在不同的年龄、籍贯、年级具有差异性,需进行科学分析和解读,正确引导舆论,明确预防方法,改善大学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大学生焦虑抑郁新冠病毒感染现况调查

    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深部胸骨切口感染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

    陈丽丽金玲玲徐海霞
    1683-1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心脏外科患者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DSWI)病原菌分布及其流行病学.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1例心脏外科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DSWI患者(研究组)与55例心脏外科术后未发生深部胸骨切口感染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深部胸骨切口感染DSWI的病原菌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两组患者流行特征及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深部胸骨切口感染DSWI患者不同分型的临床表现.结果 31例DSWI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3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7株占54.84%,革兰阳性菌12株占38.71%,真菌2株占6.45%,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均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耐药率>80%,对哌拉西林和亚胺培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耐药,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酗酒史、吸烟史、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DSWI患者中,Ⅰ型、Ⅱ型、Ⅲ型分别有8、16、7例,以Ⅱ型为主;Ⅰ型临床表现以白细胞计数(WBC)>10×109/L、切口红肿疼痛为主,Ⅱ型临床表现以体温>38 ℃、WBC>10×109/L、切口红肿疼痛、切口化脓或裂开、低白蛋白血症、X光检查纵膈增宽为主,Ⅲ型临床表现以切口化脓或裂开为主.结论 心脏外科患者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DSWI临床分型中占比最多的为Ⅱ型,且不同分型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存在一定差异.

    心脏外科手术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病原菌流行特征分型临床表现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TLR7 mRNA和IL-23与IL-17及其预测价值

    贺小望钱颖玲刘娟黄海波...
    1687-1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CH)并发肺部感染患者Toll样受体7(TLR7)和白细胞介素-23(IL-23)与IL-17 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5月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387例HCH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发生肺部感染的感染组(77例)和未发生肺部感染的非感染组(310例);比较两组血清TLR7、IL-23、IL-17信号通路指标水平,分析HCH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血清TLR7 mRNA、IL-23、IL-17对HCH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感染组TLR7 mRNA、IL-17、IL-23高于非感染组(P<0.05);吸烟史、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入院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入院后持续颅内高压及血清TLR7 mR-NA是HCH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TLR7 mRNA、IL-23、IL-17联合预测HCH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IL-17敏感度高于TLR7、IL-23(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高于TLR7、IL-17(P<0.05).结论 HCH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有吸烟史、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入院GCS评分、入院后持续颅内高压及血清TLR7 mRNA,同时TLR7 mRNA、IL-23、IL-17联合对HCH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高血压脑出血肺部感染Toll样受体7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危险因素

    人乳头瘤病毒16/18感染与乳腺癌患者TLR4、STAT3、MCM7阳性率的关联

    薛莎李彦泽黄晓晨
    1692-1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18(HPV16/18)感染与乳腺癌患者Toll样受体4(TLR4)、信号转导因素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CM7)阳性率的关联.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2023年7月运城市中心医院临猗分院和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盐湖分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24例作为研究组,根据HPV16/18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59例)和未感染组(65例),另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127例良性乳腺疾病切除病变周围正常乳腺组织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HPV16/18感染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TLR4、STAT3、MCM7阳性表达情况;比较两组组织TLR4、STAT3、MCM7阳性表达情况;比较两组组织TLR4、STAT3、MCM7阳性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法分析HPV16/18感染与乳腺癌患者TLR4、STAT3、MCM7阳性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患者中HPV16/18感染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研究组组织TLR4、STAT3、MCM7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组织TLR4、STAT3、MCM7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LR4、STAT3、MCM7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HPV16/18感染呈正相关(r=0.703,0.739,0.752,P均<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中HPV16/18感染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且感染后TLR4、STAT3、MCM7阳性表达率升高,TLR4、STAT3、MCM7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HPV16/18感染密切相关,且呈正相关.

    乳腺癌人乳头瘤病毒Toll样受体4信号转导因素和转录激活因子3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