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AI-1基因多态性与烧伤感染脓毒症的关联

    杨娟黄蓉蓉刘娜晏娜...
    1060-1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基因多态性与烧伤感染脓毒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3年3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烧伤整形科的150例皮肤表面烧伤面积大于30%的患者,选择75例出现烧伤后感染脓毒症患者作为试验组,另外75例烧伤后并未出现脓毒症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AS-PCR)检验PAI-1基因多态性,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验血浆中PAI-1的指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PAI-1的4G/4G基因型携带率变大(P<0。05),5G/5G基因型的携带率变小(P<0。05),4G等位基因频率(P<0。05)变大;试验组PAI-1指数(65。23±14。56)μg/L 较对照组 PAI-1 指数(44。26±11。58)μg/L 高(P<0。05)。结论 PAI-1 启动子区 4G/5G多态与烧伤感染脓毒症的发生密切相关,4G纯合子为高风险因子;在烧伤感染脓毒症患者血浆中PAI-1指数变高。

    PAI-1基因多态性烧伤脓毒症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对特应性皮炎患者色氨酸代谢的影响

    朱琪逄凤
    1064-1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对特应性皮炎患者体内色氨酸代谢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收治的特应性皮炎患者106例和健康受试者89名。采集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皮肤样本,病变样本为病变组,非病变样本为非病变组,健康受试者皮肤样本为对照组。检测3组样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载量、金黄色葡萄球菌CC1株和CC30株的比例、皮肤屏障理化性质、色氨酸代谢产物水平[吲哚-3-丙烯酸(IA)、吲哚乙酸(IAA)、吲哚-3-乳酸(ILA)、吲哚-3-丙酸(IPA)、吲哚-3-甲醇(I3C)、吲哚-3-甲醛(IAId)、L-色氨酸(Trp)、5-羟色氨酸(5-HTP)、L-犬尿氨酸(KYN)]。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和非病变组,病变组皮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载量较高、CC1株比例较高、CC30株比例较低(P<0。05),皮肤屏障理化性质下降(P<0。05),色氨酸代谢产物IA、IAA的水平升高(P<0。05),色氨酸代谢产物ILA、IPA、IAId的水平下降(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载量、CC1株比例和CC30株比例均与皮肤屏障理化性质存在相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载量、CC1株比例和CC30株比例均与色氨酸代谢产物IA、IAA、ILA、IPA、IAId存在相关性;皮肤屏障理化性质均与色氨酸代谢产物IA、IAA、ILA、IPA、IAId存在相关性。结论 特异性皮炎患者皮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载量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水平与皮肤屏障理化性质、色氨酸代谢物产物IA、IAA、ILA、IPA、IAId存在相关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应性皮炎色氨酸代谢皮肤屏障理化性质吲哚-3-丙烯酸吲哚乙酸吲哚-3-乳酸

    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与NLRP-3炎性小体通路及HMGB1和MMP-3的关联

    蔡晨雨王林李静夏英杰...
    1070-1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与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通路、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关联。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3年3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病例组,根据所选患者是否感染牙龈卟啉单胞菌将其分为感染组(25例)和未感染组(78例),同时根据所选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43例)、中度组(32例)和重度组(28例),另选115名同期收治的牙周健康者的临床资料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阳性率,病例组和对照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慢性牙周炎患者、感染组和未感染组牙周膜组织NLRP-3炎性小体通路相关指标及血清HMGB1、MMP-3水平,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与牙周膜组织NLRP-3炎性小体通路相关指标及血清HMGB1、MMP-3水平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阳性率为24。27%,高于对照组的11。30%(P<0。05);病例组牙周膜组织NLRP-3信使核糖核酸(mR-NA)、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mRNA、接头蛋白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mRNA及血清HMGB1、MMP-3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牙周膜组织 NLRP-3 mRNA、Caspase-1 mRNA、ASC mR-NA及血清HMGB1、MMP-3水平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中度组上述指标高于轻度组(P<0。05);感染组牙周膜组织NLRP-3 mRNA、Caspase-1 mRNA、ASC mRNA及血清HMGB1、MMP-3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与牙周膜组织NLRP-3 mR-NA、Caspase-1 mRNA、ASC mRNA及血清HMGB1、MMP-3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膜组织NLRP-3 mRNA、Caspase-1 mRNA、ASC mRNA及血清HMGB1、MMP-3水平呈高表达,且其参与患者病情进展过程,并与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密切相关。

    慢性牙周炎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Nod样受体蛋白-3高迁移率族蛋白1基质金属蛋白酶-3

    HPV感染宫颈病变危险因素及cGAS/STING/TBK1信号通路基因表达水平

    刘洁罗春艳王小兵郭艳琴...
    1076-1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环鸟嘌呤核苷酸腺嘌呤核苷酸合成酶/干扰素激活蛋白/TANK结合激酶1(cGAS/STING/TBK1)信号通路基因在HPV感染宫颈病变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易感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3年3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51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为研究组,151例同期无HPV感染的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法分析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的易感因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cGAS、STING、TBK1 mRNA表达水平;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cGAS、STING、TBK1 mRNA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GAS、STING、TBK 1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既往宫颈炎病史、性生活频率高、未使用避孕套、性生活前后无外阴清洗、初次性生活年龄≤20岁、有宫颈癌家族史、初中及以下文化、性伴侣个数≥2个均是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的易感因素(P<0。05);研究组cGAS、STING、TBK1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GAS、STING、TBK1水平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2,高于各项单独检测(P<0。05),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2。80%和82。10%,诊断价值均较高。结论 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后cGAS/STING/TBK1信号通路被激活;联合检测cGAS、STING、TBK1有助于诊断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与患者年龄、宫颈炎病史、性生活频率等多种因素有关。

    宫颈病变人乳头瘤病毒危险因素环鸟嘌呤核苷酸腺嘌呤核苷酸合成酶干扰素激活蛋白TANK结合激酶1诊断价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盆腔炎患者SULT1A1基因rs9282861位点多态性及不同病原体感染情况

    宋晓霞杨火梅廖莹刘行...
    1081-1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病情程度盆腔炎患者磺基转移酶A1(SULT1A1)基因rs9282861位点多态性及不同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8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盆腔炎患者纳入研究组,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37、49、30例,另择同期健康女性125名作为对照组。分析研究组、对照组以及不同病情程度盆腔炎患者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淋球菌感染情况以及盆腔分泌物菌群分布,SULT1A1基因rs9282861位点多态性,分析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淋球菌感染、SULT1A1基因rs9282861位点多态性与盆腔分泌物菌群分布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SULT1A1基因rs9282861位点AA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淋球菌感染率,阴道菌群密度Ⅰ+Ⅳ、阴道菌群多样性Ⅰ+Ⅳ、微生态异常比例、病原菌总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盆腔炎、中度盆腔炎、重度盆腔炎患者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淋球菌感染率,阴道菌群密度Ⅰ+Ⅳ、阴道菌群多样性Ⅰ+Ⅳ、微生态异常比例、病原菌总检出率呈升高趋势(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结果显示,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淋球菌感染、SULT1A1基因rs9282861位点AA基因型与阴道菌群密度Ⅰ+Ⅳ、阴道菌群多样性Ⅰ+Ⅳ、微生态异常呈正相关(P<0。05)。结论 SULT1A1基因rs9282861位点AA基因型盆腔炎易感性更高,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淋球菌感染为盆腔炎症的发生及发展的重要因素,且其与盆腔分泌物菌群分布密切相关。

    盆腔炎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淋球菌菌群分布病情程度

    母体携带HCMV-DNA对母乳喂养HCMV感染患儿生长发育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

    陈玉李莉吴伟伟陈震...
    1086-1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母体携带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对母乳喂养HCMV感染患儿生长发育、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45例母乳喂养HCMV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母亲的母乳中HCMV-DNA是否为阳性分为阳性组(n=82)和阴性组(n=6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患儿尿液及母乳中HCMV-DNA含量。入院时,由儿科医师测量并记录患儿头围、身高和体质量。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患儿发育商(DQ);采用耳声发射听力(DPOA)检查患儿听力;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量表(NBNA)评价神经发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结果 阳性组和阴性组母乳喂养HCMV感染患儿头围、身高、体质量、DQ 值、NBNA 值、DPOA、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母体携带HCMV-DNA对母乳喂养HCMV感染患儿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不显著。

    人巨细胞病毒母乳喂养感染生长发育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围产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危险因素

    陈静孙昌历袁燕张琳媛...
    1091-1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感染对围产期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其易感因素,为GBS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615例围产期孕妇分为感染组(92例)和非感染组(523例),分组依据为围产期是否发生生殖道GBS感染。统计两组妊娠结局,分析围产期孕妇生殖道GBS感染的易感因素。结果 感染组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质量儿、早产发生率更高(P<0。05);有妊娠糖尿病、年龄≥35岁、有阴道炎、有流产史、Nugent评分≥4分、阴道清洁度Ⅲ~Ⅳ度、酸碱度(pH)值≥5。0均为围产期孕妇生殖道GBS感染的易感因素(P<0。05);孕前检查是围产期孕妇生殖道GBS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生殖道GBS感染可增加围产期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风险,其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可据此对有以上特征的孕妇进行针对性治疗或干预,降低其围产期生殖道GBS感染的风险,改善其妊娠结局。

    孕妇围产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妊娠结局危险因素

    血清FABP4和PPARγ与miR-31-5p对子痫前期并发Hp感染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张霞陈艳洁戴方娣
    1095-1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微小核糖核酸-31-5p(miR-31-5p)在预测子痫前期(PE)并发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妊娠结局中的应用价值,为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98例PE并发Hp感染患者,分为结局不良组(75例)和结局良好组(123例),分组依据为妊娠结局。统计PE并发Hp感染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基础资料、血清FABP4、PPARγ、miR-31-5p水平,分析上述血清学指标对PE并发Hp感染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198例PE并发Hp感染患者总不良妊娠结局发生例数75例,总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37。88%;结局不良组分娩孕周更短,剖宫产率更高(P<0。05);结局不良组血清FABP4、miR-31-5p水平更高,血清PPARγ水平更低(P<0。05);血清FABP4、PPARγ、miR-31-5p联合预测PE并发Hp感染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结论 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PE合并Hp感染患者孕期较短且多为剖宫产分娩,血清FABP4、PPARγ、miR-31-5p水平对其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预测价值较高。

    子痫前期幽门螺杆菌脂肪酸结合蛋白4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微小核糖核酸-31-5p妊娠结局

    流感病毒感染与川崎病发病的关系及患儿外周血细胞因子和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

    马忠正石和丝康伟莉张宁宁...
    110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流感病毒感染与川崎病发病的关系及患儿外周血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方法 将2018年10月-2023年3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川崎病合并流感病毒感染者32例纳入合并组,川崎病98例纳入川崎病组,流感病毒感染患儿102例纳入流感病毒感染组,回顾性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对比合并组、川崎病组临床表现,合并组、流感病毒感染组病毒类型,三组实验室指标、外周血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相较川崎病组,合并组肛门皮肤脱皮、冠脉损害、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情况占比高,发热持续时间更长(P<0。05);与流感病毒感染组比较,合并组副流感病毒3型占比更低,腺病毒占比更高(P<0。05);合并组全血血小板数(PLT)、CD8+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高于川崎病组、流感病毒感染组(P<0。05);合并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淀粉样蛋白酶A(SAA)水平高于流感病毒感染组、川崎病组,流感病毒感染组血清ALT、SAA水平高于川崎病组(P<0。05);合并组全血CD4+、CD4+/CD8+水平低于川崎病组、流感病毒感染组(P<0。05)。结论 川崎病合并流感病毒感染患儿病毒类型与流感病毒感染患儿存在差异,合并流感病毒感染可加重临床表现,川崎病的发生可能与流感病毒引起的外周血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紊乱有关,可作为临床诊治的依据。

    川崎病流感病毒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全血细胞计数肝功能

    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姚宏武李佳熹索继江霍瑞...
    1105-1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全国倡导"智慧医院"的时代背景下,介绍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情况,以及其对医院高质量发展内涵的支撑意义。方法 采取文献查询、情况调研、总结分析等方式,结合研究团队的工作经验与见解,对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成果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结果 本文重点围绕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的意义、面临的挑战、主要成果以及未来需求等方面,系统地阐述其概况与影响,同时论证了其对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助力作用。结论 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医院感染管理与防控效能,推动全国医院感染同质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关键举措,也是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促进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监控系统互联互通高质量发展